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公务员考试

对往年真题不同版本的解析的疑问

  例如: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试题中的第一部分的第一题: 1,我们的一些科普文章常常激不起公众的兴趣,原因之一便是枯燥。要是科普文章写得"郁郁乎文哉",就需要作家的笔。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写作提供了一座富矿。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
  这段文字谈论的是( ) A 科普文章对作家的依赖 B 科学和文学的互相激励作用 C 科学和文学互相依赖的关系 D 科学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华图"版"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历年真题及名师详解"的解析为: 答案为B:前两句讲到科普文章要靠作家写得好才能激起公众兴趣,也即文学能够促进人们追求科学,探讨科学,而后两句则讲到科学发展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从而促进文学的发展。
  这两者是互相激励作用的表现,故选B。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卷及详解"的解析为: 答案为C:第一,二句的意思是好的科普文章对于作家文笔的依赖,第三,四句则是指科学的发展为文学提供了素材,将两部分的意思结合起来考虑。正确答案选C。 这样有疑义的题目很多,我只举其中一例。
  因真题的解析对考生的答题思路非常重要,特恳请专家予以解答。谢谢 。

全部回答

2006-06-02

0 0
中央部委的公务员考试从来没有公布过标准答案。 而中央公务员考试之所以说难,这也是一个很客观的表现,一个题目可以切入理解的点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考察的面很广。 所以解题这个东西,专家也是人,不要把他们放到神的地位,看书需要的是学习,而是知其所然。 培养出自己的能力才是硬道理,考公就是考能力,所以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锻炼自己的解答能力就是王道。

2006-06-02

32 0
其实公务员考试的题并不是都有固定的答案的,如果你看书多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不要太较真,只要理解的正确,考场上正常发挥就可以。答案不能全信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公务员考试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职业教育
公务员考试
会计资格考试
职业培训
远程教育
自考
司法考试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