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驱逐舰?我发现越现代的战舰
从风帆时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在研究军舰上的火炮应该采用怎样的布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由于早期的火炮十分简陋,射程和精度都很差,方向调整也不易,因此当时战舰上的火炮大都采用固定安装方式,即在战舰的侧舷集中布置大量的火炮。 海战中双方在近距离内平行相向,以舷侧火力对轰,依靠火力的密集度来弥补精确度的不足。这种作战方式在西方海军中流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当时绝大多数海战的标准模式,战列舰一词也由此而来(“战列舰”一词的英文原文为Battleship,这个名字起源于风帆时代的“战列线战斗舰”,当时海战的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上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对射。 ...全部
从风帆时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在研究军舰上的火炮应该采用怎样的布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由于早期的火炮十分简陋,射程和精度都很差,方向调整也不易,因此当时战舰上的火炮大都采用固定安装方式,即在战舰的侧舷集中布置大量的火炮。
海战中双方在近距离内平行相向,以舷侧火力对轰,依靠火力的密集度来弥补精确度的不足。这种作战方式在西方海军中流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当时绝大多数海战的标准模式,战列舰一词也由此而来(“战列舰”一词的英文原文为Battleship,这个名字起源于风帆时代的“战列线战斗舰”,当时海战的方式为交战双方的舰队在海上各自排成单列纵队的战列线,进行同向异舷或异向同舷的舷侧对射。
可以参与此种作战的舰船都称为战列舰)。
但是1805年10月21日发生的特拉法尔加海战彻底动摇了这种经典的海战方式。英国海军名将霍雷肖。纳尔逊在海战中将传统的“T”字形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指挥舰队横切法西舰队,使英国舰队获得了数个“T”字横头的有利阵势,英国舰队得以集中全部侧舷火力对法西联合舰队迎头痛击,而法西舰队因为火炮无法取得合适的射击角度遭受重大损失。
这场海战后,各国海军对主力战舰的火力指向灵活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开始在设计上从一味增强战舰的火力向着增强火力指向灵活性的方面转变。
1862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海军界的海战,南军的佛吉尼亚号装甲舰(CSS Virginia)和北军的莫尼特号装甲炮舰(USS Monitor)之间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的决斗,战斗中莫尼特号上的封闭式旋转炮塔给各国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可以灵活调整射击方向的旋转式炮塔被广泛采用,从此成为战舰火炮设计的主流。
早期的战舰排水量较小,一般只在舰首尾的中轴线上各布置一座炮塔。但这种布局在射击正前或正后方目标时火力十分薄弱,于是设计师们又在战舰的左右舷中部各增加一座炮塔,形成菱形布局,这样无论战舰向前后左右射击时,都能保证有3座炮塔可以同时发扬火力。
这个时期的主力舰一般混装两种口径的火炮,一级主炮布置在舰艇中轴线上,用于对抗对方主力战舰,二级主炮装设在中部两舷侧,用于对付巡洋舰及轻型军舰。这种布局方法迅速走红,几乎成为当时主力战舰的标准设计。
中国北洋水师的定远和镇远采用的就是这样的布局。
1894年,中国北洋水师和新崛起的海上劲旅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主力舰决战。这场战斗严重挑战了传统的火炮布局设计,并间接催生了一种著名的战舰。
海战中主要装备大口径火炮的北洋水师舰队遭到装备中小口径速射炮的日本舰队的重创。事实证明,大口径火炮的威力对于军舰是致命的威胁,但在当时的火控手段下,军舰上装备的区区几门射速缓慢的大口径火炮根本无法形成毁伤目标所需要的火力密集度,中小口径火炮虽然射速较高,能够形成压制火力,但在对付有强大装甲保护的目标时威力明显不足。
随后在1905年发生的对马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又以相同的手法将沙俄帝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一举消灭在朝鲜和日本九州之间的对马海峡。这两场战役在当时震惊了全世界,对传统的大炮巨舰理论产生了极大冲击。
英国皇家海军的专家们在认真分析了这场海战的经验和教训后一致认为:主力舰上的大口径火炮要达到有效的火力密集度,最少要有8门火炮同时向舷侧射击。此外,强大的装甲对于军舰的生命力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基于这些理论,在英国海军大臣费舍尔勋爵的推动下,英国建造了著名的无畏型战列舰。
无畏舰可说是人类战舰史上的划时代的进步,它取消了同时期战列舰普遍配置的6英寸(150毫米)副炮,破天方装备了清一色的5座双联12英寸(305毫米)主炮。
炮塔的配置为舰首一座,舰尾两座,两舷中部各一座。这样,无畏型战列舰从任何一舷都能够发挥8门主炮的威力,火力之强可见一斑。为了能够搭载这5座巨大的炮塔和厚重的装甲,无畏级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21845吨,堪称巨舰。
而为了能够推动这么庞大的舰身,又采用了4台以煤和重油为燃料的蒸汽轮机,替代了单纯烧煤的往复式蒸汽机。由此可见火炮配置对于军舰设计的巨大影响。
一战前,西方列强展开了疯狂的造舰竞赛,为了压倒对方,不但要在军舰数量上占优,单舰的火力也不断强化,因此军舰上炮塔的数量不断增加,这种思想在日本1912年建造的扶桑和伊势级战列舰上发展到了极致,这两级军舰上的炮塔数量达到了6个。
但是这种不惜血本的配置方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首先是装设在上层建筑中的2座炮塔射界极其有限,然后又发现这两座炮塔射击时产生的炮口冲击波会对上层建筑产生极大的危害,最后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舰体结构根本无法承受12门主炮齐射所产生的冲击。
此外,双联多炮塔结构固有的缺陷还有:多炮塔促使舰身加长,瘦长的舰体虽然对提高航速有利,但对舰体结构强度不利,同时长舰身使军舰侧投影面积增大,增加了受弹面积;多炮塔布局在使舰身加长的同时,也大大延长了舰体主装甲带的长度,导致排水量猛增,如果限制排水量,则会导致装甲防护水平大幅下降。
针对上述缺陷,多联炮塔应运而生。采用多联装炮塔可以减少炮塔的数量,缩短舰身长度和主装甲带长度。以常见的三联装炮塔为例,为达到有效的火力密度,双联炮塔数量必须有4座,火炮总数为2X4=8门,而采用三联炮塔只需3座,火炮总数为3X3=9门,少了一个炮塔,火炮反而多了一门。
三联炮塔虽然比双联炮塔要重,但是三座三联炮塔的总重却要少于四座双联炮塔的总重,那么节省下来的重量又能够运用到装甲防护上。多联炮塔的最大弊病在于炮塔宽度较大,军舰的总宽也相应要增大,再加上舰身长度缩短,对航速十分不利。
但作为新兴海军强国的美国认为主力战舰的航速并不需要太高,快速任务可以由高速的战巡和巡洋舰来承担。因此军舰的火炮配置也逐渐形成两条不同路线:双联多炮塔一般用于强调高速度的舰艇上,比如战列巡洋舰,英国从1909年建造的狮级战巡开始,此后的声望级、胡德级战巡以及后来作为高速战列舰的前卫级,采用的都是这种布局(注:声望级的原设计也是4座双联15英寸炮塔,后由于进度原因而改为3座);而多联炮塔主要用于强调高防护高火力的主力战列舰,一战后建造的大部分美国主力战舰都采用这种设计,如著名田纳西、南达、北卡、新墨西哥等。
正如前文所说,速度并不是最初美国战列舰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20年代以后,其他国家的许多战列舰都能够航行在24节航速以上,而美国的战列舰仅勉强突破20节,这与他采用的炮塔是有很大关系的。多联炮塔最著名的恐怕应当是英国海军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了,他原计划装备三座四联装14英寸炮塔,总计12门火炮,但4联炮塔的重量和尺寸都十分惊人,最后不得不将B炮塔的火炮改为双联。
乔治五世级的设计并不成功,巨大的炮塔重量导致其航海性能极差,为增加数量而采用较小口径的火炮又使其威力明显不足。这也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火炮布局对军舰总体设计的巨大影响。
二战结束后,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火炮在军舰上的地位逐渐被取代。
今天大多数军舰上的主炮更多地是被作为一种辅助武器来使用,火炮武器作为海战主角的时代一去不返了,而火炮布局对于军舰的影响也不再起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的战舰上 导弹威力巨大 所以火炮已经退位
现代军舰的主要火力 来源与 大威力 远射程的反 舰导弹!
长盛不衰: 美国"鱼叉"
“鱼叉”反舰导弹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后期装备部队,此后不断改进。
该型导弹最大射程270多公里,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加固体火箭推进器,制导方式为惯性加雷达寻的。
美国“鱼叉”反舰导弹
“鱼叉”反舰导弹为较小型的亚音速导弹,可一弹多用,节省研制经费。
本身可用作空对舰、舰对舰或岸对舰的反舰导弹已有多种,但既可用作空对舰和舰对舰、又能用作潜对舰的反舰导弹目前还只有“鱼叉”一种。该导弹适应性好,可从多种发射平台发射,因此能大量装备部队,迅速形成战斗力。
导弹发动机进气口潜隐弹体内,适合潜艇标准鱼雷发射。导弹水下发射运载器是一种无动力运载器,在水下运行无声音,隐蔽性好,不易被发现。该型导弹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在现有同类反舰导弹中,“鱼叉”导弹在海战中使用得最多。
首次使用是在两伊战争期间,美国使用该型导弹击沉了伊朗护卫舰和快艇。在美国对利比亚的战争以及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鱼叉”导弹都有出色的战绩。因其优越的作战效能,“鱼叉”反舰导弹受到了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海军的青睐。
世纪新星: 挪威NSM
挪威NSM型反舰导弹
挪威的NSM型导弹是一种亚音速低空导弹,可从挪威的护卫舰和快速攻击艇上发射。这种导弹配备了全球定位系统和先进的红外导引头,以使其能够对舰艇和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该弹由康斯柏格宇航公司在1993年开始研制,计划在2004年或2005年用它来代替“企鹅”1型。NSM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导弹,动力装置为固体助推器和涡轮喷气发动机。这种以亚音速飞行的导弹射程超过100公里,将装备在护卫舰、巡逻舰上。
如果经费得到解决,挪威还将研制岸舰型和空舰型的NSM。
功成名就: 法国"飞鱼"
法国“飞鱼”反舰导弹
MM-40“飞鱼”舰对舰导弹弹长5。78米,直径350毫米,翼展1。
13米,最大射程70公里,马赫数0。93,战斗部系半穿甲爆破型。它具有超视距攻击能力,先由直升机探测目标,然后将测得的目标数据转发给发射舰。由于扇面发射角大,所以如果舰的两端都装有发射架,不管目标出现在什么方位都可以及时发射导弹实施攻击。
它采用折叠弹翼和圆柱形储运发射箱,减少了导弹的外廓尺寸,提高了舰上载弹量,从而增强了作战火力。
AM-39“飞鱼”空对舰导弹弹长4。68米,射程50~70公里,马赫数0。9,单发命中率90%%。
AM-39采用了一弹多用的设计原则,不但适于装备多种固定翼飞机,而且也适于装备水面舰艇和潜艇。它采用机载远程雷达探测目标,作用距离可达80公里,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该导弹功成名就于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
阿根廷用AM-39“飞鱼”击沉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大西洋运输者”号运输船。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用该导弹攻击了伊朗的油船和石油设施,还击中一艘美国的驱逐舰。
北欧豪门: 瑞典RBS
瑞典RBS-15反舰导弹
瑞典是北欧的军工强国,号称“北欧豪门”。
瑞典著名的萨伯动力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地研制了RBS-15舰舰、空舰导弹,随后又在1993年着手研制3型RBS-15。3型RBS-15反舰导弹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为减小雷达反射面积,采用了新形状的导弹头部和进气口;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计算机自动驾驶仪和高度表;三是采用新的导引头信号处理软件,它可提高对目标的分辨能力和抗电子干扰能力。
3型RBS-15反舰导弹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其射程可达200公里。3型RBS-15反舰导弹的基本型是舰舰导弹,还将发展潜舰型和对陆攻击型。如果研制计划执行顺利,3型RBS-15反舰导弹将在21世纪初装备部队。
航母克星: 俄罗斯“花岗岩”
俄罗斯“花岗岩”反舰导弹
“花岗岩”SS-N-19反舰导弹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它可以从水面舰艇发射,也可以从潜艇发射。
弹体长10米,射程在500公里以上,发射重量为7吨,可装填各种型号的弹药。导弹在高空的飞行马赫数达到2。5,末端飞行马赫数可达3。5。
“花岗岩”导弹的制导方式可谓别出心裁。在一次发射的10多枚导弹中,有1枚“指挥弹”,它在2。
5万米高空飞行,把目标数据通过弹间数据链传输给在低空飞行的其他导弹,以保持低空导弹的隐蔽性。一旦“指挥弹”被击落,马上有一枚导弹升高负责继续“指挥”。进入敌方视界后,弹群才散开,各自开启导引头进行末端攻击。
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过杀”(重复攻击同一目标),另一方面可选择航母的关键位置攻击。
“花岗岩”装备有大威力战斗部。因为航母拥有空前的抗打击能力,所以为保证导弹击中目标后能造成足够大的破坏力。
“花岗岩”反舰导弹上装的是一吨重的战斗部。
自研制以来,“花岗岩”的具体情况一直受到俄罗斯的严格保密。它从未公开透露过详情和照片。直到2000年8月13日,俄海军“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出事沉没,该核潜艇上装载的“花岗岩”反舰巡航导弹才不得不揭开神秘的面纱。
2001年9月的《简氏防务周刊》上登出了首张“花岗岩”导弹的实物照片。 (轻舟)
现在的 战舰 战斗力 和 主要的攻击武器已经不再是 火炮
大舰巨炮的 时代一去不返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