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帮助我妈妈···急!!!我妈
一,关于颈椎病与颈椎骨质增生的说明
骨质增生,其实质上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据统计,人类的骨关节早在20岁前后就已开始发生退变;月30岁前后开始骨质增生;40岁以上的人有45~50% 会出现骨质增生。 60岁以后,80%以上的人或多或少会出现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 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少,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度较大的颈、腰 关节。损伤的关节软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 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 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 化,这就是骨质增生,也叫骨刺。事实上只要骨刺逐渐适应了关节活...全部
一,关于颈椎病与颈椎骨质增生的说明
骨质增生,其实质上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据统计,人类的骨关节早在20岁前后就已开始发生退变;月30岁前后开始骨质增生;40岁以上的人有45~50% 会出现骨质增生。
60岁以后,80%以上的人或多或少会出现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 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少,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度较大的颈、腰 关节。损伤的关节软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
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 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 化,这就是骨质增生,也叫骨刺。事实上只要骨刺逐渐适应了关节活动的需要,骨刺就不会再 生长了。
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显示,颈椎可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许多学者认为这些增生物并非颈椎病的主因,也不认为就是颈椎病。
颈椎骨标本实体检测发现,常见增生部位在颈椎4-6,以颈椎5的增生率最高,达83%各部位增生 率以钩突。
椎体上下缘和关节突为最多,是因为颈脊柱屈伸活动时的应力集中于该部位,因而易 发生劳损。
那么,这些骨质增生即骨刺,是否需要手术予以切除呢?
有部分患者由于某种原因的长期存在,骨刺骨赘物向椎骨内生长,形成临床上的脊髓型颈椎病, 经手术确有不少成功的病例,但是,手术难度大,医疗设备要求多,周围软组织创伤大,整个手 术过程充满着危险,患者不易接受,即使手术成功,术后的护理、功能的恢复至少在半年以内, 其术3年复发率仍高达四分之一以上。
为此手术治疗不是最好的方法,最积极最有效的防治方法还 是经常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
二,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临床表现
日期:2006-1-5 11:09:45 来源:资料
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病不是一回事。
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而颈椎病属于疾病;颈椎在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可出现颈椎间盘病变,韧带损伤,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才能称为颈椎病。根据增生的颈椎对颈部神经、血管压迫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5种类型:
(1)神经根型:由于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了相应的表现。
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
诊断要点:
①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②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③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
④患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⑤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2)椎动脉型:增生的骨质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
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15%。
诊断要点:
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于头颈部位改变而出现眩晕、偏头痛、视力障碍、发音障碍、耳鸣、耳聋和猝倒者。
②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受限,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③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脊髓型:多为增生的骨质及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而引起,约占10%~50%。
诊断要点:
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
②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膝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
③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椎管狭窄,造影检查有梗阻现象。
(4)食管型:由于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食管后壁所致。
此型较少见。
诊断要点:
①中年以上年龄。
②病人有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
③X线片显示有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5)交感神经型: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椎两旁的交感神经。
此型也较少见。
诊断要点:
①中年以上年龄。
②眼裂一侧大一侧小,瞳孔不等大,有时视物不清。半边颜面部干燥,出汗少等。
③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样改变。
三,骨质增生病人应注意的事项
日期:2006-7-10 14:01:49 来源:资料
骨质增生好发于35-70岁的年龄段,从事教师、会计、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发病率高,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运动和劳动多,关节磨损重,使关节产生退行性骨变。
病变程度与年龄大小身体强弱关系密切。人是总要运动的,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没有新陈代谢,生命就完结了。但是患病的骨关节,就不宜进行过渡运动和活动,以免诱发新的骨质增生。为了保护病重的负重关节,患者要适度运动,不要过度运动。
也就是说当你患某一部位骨质增生时,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适或疼痛,在活动时不至引起患处疼痛的运动称主动运动;骨质增生了,受伤的部位活动时疼痛,不顾疼痛,拼命地活动,这样就加快了增生部位的损伤,医学上称机械性损伤。
生长出的骨刺损伤,进入肌肉和组织内,在医学上称为游离死骨,可长期刺激肌肉组织,使上述症状加重。不良的体位和不均衡磨损,诱发骨质增生,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腰椎管狭窄造成行走困难、卧床不起,由此导致丧失生活自理能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这些患者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另一方面要以坚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对待,亲属也要通过无微不致的关心、体贴、照顾、使患者增强与疾病斗的信心。
----------------
>> 脑供血不足
一、什么是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疾病。
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国内、外医学家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都曾长期有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存在。
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二、脑供血不足病因病理
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供能也随即减少;脑组织只要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
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这就是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这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再加上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三、脑供血不足症状
1、先兆症状
①头晕,特别是突感到眩晕。
②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③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④肢无力或活动不灵。
⑤与平日不同的头痛。
⑥突然原因不明的跌交或晕倒。
⑦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⑧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⑨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⑩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嗜睡状态。
⑾一侧或某一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⑿突然但暂时出现的视物不清
2、发病症状
1) 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这一类先兆征象最常见。由于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的表现如突然嘴歪,流口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
2)感觉功能障碍 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器以及感觉神经纤维,常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入视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时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的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
3)精神意识异常 如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也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变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为多语急躁;有的可以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些都与脑供血不足有关。
四、脑供血不足诊断检查
1、症状和体征
2、血流变
3、脑CT
五、脑供血不足治疗方法
1)首先去除危险因素,如治疗高血压、戒烟、禁止过度饮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
这些危险因素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治疗脑缺血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烟酒是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特别是烟,酒的话可以少喝,一周不超过1两;高血压是由于血管变窄等众多原因造成的,血管变窄很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后续症状,因此也应在可以控制和治愈的范围内。
(2)抗血小板药物:首选阿司匹林,急性发作时可用300mg/d,2周后改为30-75mg/d。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凝聚成块,对血液循环有好处,有利于脑部的血液供应。
(3)抗凝血药物:当TIA发作频繁,持续时间较长时,可用低分子肝素0。4皮下注射,1-2次/天。 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相同,都可以使血液畅通,增加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脑缺血的发作。
(4)手术治疗:如颈动脉有严重狭窄(超过70%),可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状。 手术治疗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去做的,特别是动脉血管堵塞超过70%,这样引发脑缺血的几率会增加好几倍。
另外手术应和药物同时进行。
六,治疗脑供血不足的偏方
(1)按摩太阳穴治脑供血不足
去年经医院检查,我血液粘稠,常感头晕、心慌、气闷。今年5月10日晚,从椅座上站起来去拿书,这时,头晕,人打晃,站不住,心发慌,胸口堵得慌,我立刻扶着椅背,走到床前,平躺在床上,用两拇指指腹分别压住左右太阳穴,用力稍强,顺时针方向揉16圈,逆时针方16圈,顺时针揉吸气,逆时针揉呼气。
共揉两次,然后,再用两手掌轻轻抹胸脯,一分钟后连连打嗝,三分钟左右头不晕了,胸口也舒服多了,在床上躺片刻,就没事了。现在我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揉完太阳穴,顿觉大脑轻松,眼睛也清亮多了。
(2)推压寸关缓解脑供血不足性头痛!
10多年前,我因动脉硬化患有脑供血不足性偏头痛。
一年老女医生教我:用右手大拇指在左腕(因多患左偏头痛)大拇指根部的“寸关”穴连续向上推压,能够促使脑部血液的良性循环,可缓解或消除因脑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偏头痛。10多年来,我坚持用此方法,非常奏效。
我还戒了烟并忌食花生米,如今我的偏头痛已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以上篇方均由病友提供,仅供参考。专家提醒您:脑供血不足患者,还是应以科学药物治疗加康复锻炼为主。
七,如何治疗脑供血不足
发布时间: 2008-01-30 11:04
慢性脑供血不足没有控制可发展成为脑机能障碍(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老年痴呆症,主要治疗措施是改善脑血流循环、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脑代谢、保护神经细胞等。
1。及时治疗:主要是改善脑血液循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恩必普等。
2。早期预防:对脑供血不足的防治重点在脑血管方面,尤其是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要对症处理。
3。合理饮食:平时多吃新鲜蔬菜 如洋葱、西红柿、水果、鱼、黑木耳、少量醋等,可以起抗氧化作用,延缓脑动脉硬化的发生。
4。适当的户外活动: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钟,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极拳、垂钓、登山等。要根据自身体质来决定运动量。
5。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用脑:平时看看电视、报纸;做些手工劳作或家务事;也可以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如唱歌、跳舞、书法、打球等,陶冶性情,增强脑的思维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