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有哪几方面规定?

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有哪几方面规定?

全部回答

2014-07-06

139 0
可参阅以下链接: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6-07/12/content_333420.htm。

2014-07-06

157 0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是学校管理的法规性文件,是第一个以10部委部长令的形式发布的有关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文件;是第一个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配套的法规性文件。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十分重视,全社会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中小学幼儿院安全管理办法》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内容全面。  既规定了校内安全管理制度与管理要求,也规定了校园周边安全管理职责与管理要求;既规定了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安全管理职责,也规定了其他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内容比较全面,涵盖了中小学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
   二是注重制度建设。规定了有关部门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设专章规定了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三是针对性很强。《办法》认真总结近年来新出现的学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和特点,力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
   四是规定非常具体,可操作性很强。《办法》对学校的安全管理措施作了具体的规定,比如,针对集中上下楼梯时易造成学生踩踏事故,《办法》提出“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并安排人员巡查”。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较好地体现和贯彻了《义务教育法》关于学校安全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义务教育法》第23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办法》专设“校园周边安全管理”一章,有针对性地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履行的校园周边安全管理职责作出明确规定,有利于安全管理中依法管理、各负其责方针的落实。   第二,校内安全管理。
  结合《义务教育法》第24条第1款关于加强校内安全制度建设和安全管理、以及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等规定的精神与要求,《办法》分设“校内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三章,以比较多的条款,对校内安全问题作出全面具体的规定,为落实关于校内安全的法律规定提供了较好的工作基础。
     第三,校舍安全管理。校舍是保障义务教育实施的重要的、基本的条件,校舍安全也是比较突出的实际问题,亟需解决。《义务教育法》第24条第2款以及法律责任一章中的第52条对政府保障校舍安全的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办法》则主要从学校加强安全工作的角度,对进行校舍安全检查和危房报告作出了规定,有利于各有关义务主体全面贯彻落实法律的规定,共同保障校舍安全和师生生命安全。   作为战斗在教育工作最前线的老师,我会依法履行自己的安全管理职责,与其他老师一道,共同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认真为学生服务,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让家长放心。
   学生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的探讨 1、坚持以防范为主的处理方针。鉴于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对学生本人及学生家庭所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对学校、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一定要把立足点放在事故的防范上,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具体对策包括:一是要在学校、教师、家长中大力强化事故防范意识,切实落实各项安全保护措施;二是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设备。很多事故的发生,都与学校的设备陈旧有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三是加强教师工作责任心,端正教育思想,增强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切实履行承担教育工作者岗位职责,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坚持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和及时、妥善处理原则。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救治受伤害学生,把伤害后果降到最低限度;与当地公安机构做好配合,及时处理事故善后。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关于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责任认定、责任承担、赔偿标准、处理方式等,实事求是地判定各方责任的承担,依法确定赔偿数额,必要时寻求司法途径救济。
     3、健全事故调解制度。4、加强立法建设。目前北京、上海、江苏、福州等省市均经各级人大审议,出台了相关学生安全防范和事故处理法规,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校内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的确立、学校的责任义务范围、责任承担等,为此类事件的解决提供了明确的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法律依据,值得我们借鉴。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