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临时人员工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有时需要雇佣一些临时人员。这些临时人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具有"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通常是指企业长期或季节性聘用的一些从事生产经营的临时人员。另一种属于"非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 通常是企业属于接受企业以外的人员提供劳务。准确地说,"非雇佣关系"人员不能称之为"临时人员",但习惯上,人们将两类人员统称为"临时人员"。两类临时人员在税收上具有不同的待遇。一些企业由于操作上的失误,往往被税务机关将雇员认定为非雇员,而遭致税收上的损失。
由于"非雇佣关系"人员为企业临时提供劳务,属于营业税的纳税人,在提供劳务后,应到税务机关开具发票,并按规定缴纳营业税、城...全部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有时需要雇佣一些临时人员。这些临时人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具有"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通常是指企业长期或季节性聘用的一些从事生产经营的临时人员。另一种属于"非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
通常是企业属于接受企业以外的人员提供劳务。准确地说,"非雇佣关系"人员不能称之为"临时人员",但习惯上,人们将两类人员统称为"临时人员"。两类临时人员在税收上具有不同的待遇。一些企业由于操作上的失误,往往被税务机关将雇员认定为非雇员,而遭致税收上的损失。
由于"非雇佣关系"人员为企业临时提供劳务,属于营业税的纳税人,在提供劳务后,应到税务机关开具发票,并按规定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凭税务机关开具的正式发票,作为原始凭证据以入账,并支付劳务费。
如果每次收入在800元以上的,企业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代扣代缴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这部分劳务支出,按规定可以获得税前扣除。
与企业具有"雇佣关系"的临时人员,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4条的规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应税劳务,不属于营业税提供应税劳务的范畴,不征营业税。
由于存在雇佣关系,企业对临时人员的工资支出,可以凭自制凭证(工资表) 作为合法的原始凭证据以入账。当临时人员的月工资超过了税法规定的免征额(月收入800元)时,企业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19条的规定,"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由此可见,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也将临时人员作为计算计税工资职工人数的范围。
例如,某公司聘请企业外甲、乙、丙三名人员为企业进行产品宣传,按照其散发宣传品的数量计算报酬。一个月后,甲、乙、丙3人,分别取得收入3000元、4000元、5000元。公司支付劳务费时,采取临时人员工资表的形式进行发放。
税务机关检查后认为,这三名人员属于企业外人员,应到税务机关开具发票据以入账,并认定公司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情形,决定对公司处以5000元罚款。公司认为,甲、乙、丙三人属于企业的雇员,临时人员工资表属于合法的原始凭证。
处理上述案例的关键问题在于,企业与外聘人员之间究竟是否具有"雇佣"关系。如果没有"雇佣关系",说明税务机关的做法是正确的。如果存在"雇佣关系",则说明公司的理由是正确的,不应受到处罚。
那么,应如何界定"雇佣关系"与"非雇佣关系"呢?从形式上来说,确立雇佣关系必须通过单位与个人签订劳动合同。反之,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雇佣",则被认定为"非雇佣"。从实质上来讲,具有雇佣关系性质的临时人员的劳动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其取得的收入在性质上属于工资,而非雇佣关系人员的劳动所得,属于独立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其取得的收入纯粹是一种劳务报酬。
从时间上看,雇佣更具有长期性或至少是一段时间,而非雇佣则具有暂时性、一次性。从提供劳务的方式上来讲,雇佣人员提供劳务往往在受雇企业进行,有时也根据受雇企业的要求,在指定的地点和空间进行,而非雇佣则不一定,根据自已的意愿,可以在受雇企业进行,也可以不在受雇企业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判别是否具?quot;雇佣关系"与"非雇佣关第"更多地采用形式判别法。如果企业与受雇临时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则被定为法律意义上的"临时人员",否则将视为非企业临时人员。
企业雇佣临时人员具有普遍现象。
如果从实质上具有雇佣关系,企业应当注意与纳税人签订劳动合同,从而以法律的形式对雇佣关系加以确立,以减少纳税风险和避免遭致不必要的处罚。
参考文献:AsiaEC亚商财税频道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