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君主权力更替和卿大夫的兼并斗争有哪些?
春秋时从周王室到各个侯国,君权不强者占大多数。鲁、宋、 郑、齐、晋等国的君权日益衰弱,而主宰国家命运的卿大夫为了争权 夺利,又不断地展开激烈的兼并斗争。
鲁国在僖公时,由桓公之子季友秉政,其后代称季孙氏。 季友之 兄庆父、叔牙之后为孟孙氏、叔孙氏。这三家皆为桓公之后,故称三 桓。僖公以后到春秋末,鲁的政权基本上由三家所把持。襄公时,季 孙宿执政,三分公室,鲁君实力被削弱。到昭公时,昭公被逐出鲁 国,流浪在外七年而卒。 《左传》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 勤。”由于季氏颇得民心,故鲁国出现“民不知君”的现象。但随着 三桓势力的过于强大,三桓的家臣也非同一般。在春秋晚期,南蒯、 阳虎...全部
春秋时从周王室到各个侯国,君权不强者占大多数。鲁、宋、 郑、齐、晋等国的君权日益衰弱,而主宰国家命运的卿大夫为了争权 夺利,又不断地展开激烈的兼并斗争。
鲁国在僖公时,由桓公之子季友秉政,其后代称季孙氏。
季友之 兄庆父、叔牙之后为孟孙氏、叔孙氏。这三家皆为桓公之后,故称三 桓。僖公以后到春秋末,鲁的政权基本上由三家所把持。襄公时,季 孙宿执政,三分公室,鲁君实力被削弱。到昭公时,昭公被逐出鲁 国,流浪在外七年而卒。
《左传》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 勤。”由于季氏颇得民心,故鲁国出现“民不知君”的现象。但随着 三桓势力的过于强大,三桓的家臣也非同一般。在春秋晚期,南蒯、 阳虎、侯犯等先后起来反对季氏和叔孙氏,像阳虎就一度执掌鲁的大 权,即所谓的“陪臣执国命”。
由此又反映出三家也在走向衰微。
宋国的卿大夫和鲁一样,以公族子孙为主,如有戴公之后的华、 乐、老、皇四家,后来有桓公之后的鱼、荡、鱗、向四家。整个春秋 时期,宋国的执政不出于戴、桓两族,其中尤以戴族为多。
各大族的 倾轧很激烈,到春秋晚期,桓氏势力被铲除,剩下戴族的乐、皇几家。
郑国的执政以穆公后人为主。穆公有十三子,其中罕、驷、丰、 游、印、国、良七家为强族,即所谓的七穆。从春秋中期到晚期,任 郑执政者不出这七家。
齐国在春秋早期由国、高二氏掌握大权,以后又有崔、庆二氏, 这四家都是齐的公族。属于异姓贵族者有姬姓的鲍氏和妫姓的田氏。 田完本为陈国的公子,后逃到齐,桓公使其为工正。齐庄公时,田氏 渐渐得势。
景公时,田乞为大夫。田氏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其收 赋税于民,以小斗受其粟,予民以大斗”,以此来笼络人心,抬高田 氏在齐国的声望。景公死后,田氏灭国、高二氏,田乞专齐政。到其
子田常时,鲍氏、晏氏也为田氏所除,田氏占有的土地比齐君的封邑 还大。
到田盘时,田氏的宗族“尽为齐都邑大夫”。田氏在外则和晋 通使,成为齐国的实际统治者,齐宣公则有名无实。后田氏废康公 (宣公子),代替姜氏而统治齐国。
晋国从献公时起,不许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公子、公孙只好离 晋而仕于他国。
这就是所谓的“晋无公族”,为春秋时他国所无的现 象。排斥公族,导致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文公、襄公 时,狐、赵、先、郤、胥等氏颇有权势,以后又有韩、魏、栾、范、 荀氏等强大宗族。春秋中期以后,卿大夫之间兼并激烈。
从厉公时 起,郤氏、胥氏、栾氏被翦除,到春秋晚期只剩下最强的赵、魏、 韩、范、中行氏。后来赵又灭范、中行氏。春秋末年,智氏最强,赵 联合韩、魏而消灭智氏。晋长期的卿大夫兼并斗争到此告一段落,晋 国也被这势均力敌的三家所瓜分。
到战国初年,三家得到周天子的认 可,晋国乃分成赵、魏、韩三国。
以上几个国家都因为存在强大的同姓或异姓贵族势力,致使君权 削弱,“权去公室,政在家门”。卿大夫为了争权夺利,引起内乱频繁 发生。
但并非诸侯国皆如此,如楚王的宗族虽强盛,却未形成像鲁、 晋那样实力很大并能控制君主的强家,故楚的君权较许多中原国家为 强。秦的情况和楚也有某些相像之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