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军乐队乐器有哪些 乐器名称
圆号――广泛使用于军乐队中的中音铜管乐器,又名法国号。细长的圆锥形管身卷成圆形,号嘴为漏斗形。现代最常用的是F调圆号,军乐队中常用降E调。较流行的还有F和降B双调圆号。这种圆号设有一个由左手拇指控制的降B附管的阀键,按下可从F调转入降B调。
圆号起源于原始号角。古罗马号角科尔努卢尔(古代S形铜号)都是现代圆号的远祖,这些号角通常是在作战,狩猎和仪典中使用。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铜管、木管、弦乐器的声音都能融合。为了变换音色和音量,在演奏中常用阻塞音和弱音器,阻塞音和弱音器使用后音量减小,弱奏时音色温柔,暗淡,有远距离效果,强奏时则发出粗犷破裂般音质。
小号――最初以兽角、...全部
圆号――广泛使用于军乐队中的中音铜管乐器,又名法国号。细长的圆锥形管身卷成圆形,号嘴为漏斗形。现代最常用的是F调圆号,军乐队中常用降E调。较流行的还有F和降B双调圆号。这种圆号设有一个由左手拇指控制的降B附管的阀键,按下可从F调转入降B调。
圆号起源于原始号角。古罗马号角科尔努卢尔(古代S形铜号)都是现代圆号的远祖,这些号角通常是在作战,狩猎和仪典中使用。圆号声音柔和,丰满,和铜管、木管、弦乐器的声音都能融合。为了变换音色和音量,在演奏中常用阻塞音和弱音器,阻塞音和弱音器使用后音量减小,弱奏时音色温柔,暗淡,有远距离效果,强奏时则发出粗犷破裂般音质。
小号――最初以兽角、海螺等作号,供传讯、祭祀、驱鬼、治病时用,为能吹出两个以上的泛音,将管身加长。随着工艺的发达,以金属管代之,开始为直筒式,后因演奏需要,将管身进一步加长,能演奏更多的泛音。
由于管身太长,携带很不方便,遂将管身制成‘S’形。最后弯曲成扁环形似军号形状,称之为自然小号。以后,为能奏出半音阶,曾作过多次尝试。有的在管身上开孔,称‘康纳多’;有的在管身与号嘴连接处制成滑管,可自由伸缩以改变音高,称‘滑管小号’。
巴赫在《康塔诺》一曲中曾使用过这种小号。有的在小号管身上临时插上所需调的弯管,所以也被称为‘接管小号’,还有一种在管壁上开孔的‘键孔小号’。海顿及J。N。胡梅尔的小号协奏曲均为键孔小号而作。1788年,C。
克拉格特发明半音阶小号,将D调和E调的两支号管用一活瓣(阀键的前身)连在一个号嘴管上,以便转调,1815年由H。施特尔策尔和F。布吕默尔发明阀键,先制成两阀键小号,后增加至三阀键。这样,小号能演奏出完整的半音阶。
以后又经不断改进,才使小号具有良好性能。
小号除在军乐队中担任和声衬托加强乐队的气势和音量外,也担任独奏,它既能吹奏辉煌壮丽的乐句也能演奏抒情优美的曲调,被称为最具有阳刚之气的铜管乐器。
短号――短号的前身是邮号。
它和军号一样,无阀键,只能吹出几个有限泛音,是旧时邮车卫兵作讯号用的乐器,在欧洲常制成圆圈形,负于肩上吹奏。
短号是军乐队中的高音乐器,在法国,尤其受到偏爱,它在吹奏上较小号灵活,象单簧管、长笛等乐器一样可以演奏快速华丽的乐句,使用梨形弱音器可以奏出遥远的回声效果。
长号――15世纪的一种自然小号装上伸缩管发展而成的。从15世纪后期绘画中,可以看出它已具备现代长号的全部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长号叫萨克布特,管位和喇叭口都比现代长号小,管壁较厚音色柔和,一直沿用到17世纪,这种长号在16世纪的军乐队中采用。
现代军乐队常用的长号有下列四种:
一、降B调次中音长号:这是长号中最常用的乐器。音色丰满,富有威力,可奏出刚劲、明快、柔和以及长号特有的滑音效果。
二、F调低音长号,音域比次中音长号低四度,虽然音色优美,但管身较长,伸缩管不易掌握,吹奏也费劲。
今已让位于次中音――低音长号。
三、降B-F调次中音――低音长号:或称双调长号,系1839年由莱比锡乐器制造家C。F。萨特勒改革的混合型长号。保留了低音长号较粗的管径和较大的号嘴,而采用次中音长号的管长使伸缩把位的距离减小,易于吹奏,并增设降低纯四度的附管,可直接转成F调,它具有低音长号的音域和音色,又有次中音长号演奏上的灵活性,现已完全取代了低音长号。
四、降B调低音长号:较次中音长号低八度。
大号――从古老的奥非克莱德号演变而来。奥非克莱德的前身,是16世纪末意大利所创制的蛇形大号。近代定型的第一个大号,约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于德国。
初期缺点甚多,音响粗糙刺耳,使用不灵活。后传入法国,1845年经A。萨克斯之手加以改革,才广泛使用于军乐队。大号由于管长径粗,耗气量大,吹奏快速乐句非其所能,仅在中音区才宜吹奏歌唱性曲调,一般用作支撑全乐队坚实丰满和声的基础低音。
萨克斯管――比利时乐器制造家A。萨克斯在1845年所创制的一套铜管乐器。主要用于军乐队。它为军乐队提供了一套音色谐和统一的乐器。代替了以往采用的类型混杂的不同音色的铜管乐器。萨克斯号的号嘴为杯形,管形为圆锥形,管径较粗,易于发音。
高音号近于常见的小号形,与小号的音域相同,音色比小号更柔和,今日已很少应用。中音萨克斯号相当于圆号的音域。低音号的音质更富有弹性。
萨克斯管的音色异常丰富,高音介于单簧管与圆号之间,中音介于人声和大提琴之间,低音兼有英国管的幽柔和大号的庄重感,特别在强奏时,可以产生一种令人兴奋的情调。
长笛――管乐器中,长笛出现最早。公元前二世纪的古希腊和伊鲁里亚国就知道横笛。接着有记载的是印度、中国和日本。最早的长笛是用禾木科植物的茎做成的,而且是直吹的欧洲由于缺少这种植物,改用木料制造,并转变成横吹。
在欧洲,关于横笛的记载最早在公元1100年左右。到了十八世纪横笛已成了人们普遍喜爱的乐器。后来英国人戈登和德国人波姆,把横笛的制法和式样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创造了新圆锥形长笛,并根据音响学的原理,使用新的音孔排列。
更重要改革则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慕尼黑的T。伯姆作出。
长笛的音区,低音区音色丰美醇厚,唯穿透力较为逊色。中音区音色清澈透明,高音区光辉明亮,穿透力极强。
短笛――小型长笛。管长仅为长笛之半,记谱与长笛相同,而实际上则高八度,为所有吹管乐器中的最高音乐器。
音色尖脆、欢快活泼,在配器上,无论规模多大的乐队,用一支足可扩展音域,增大纵深能力。军乐队普遍使用,常用于欢欣鼓舞的热烈场面。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终乐章的胜利进行曲,用它来增巍然屹立、勇往真前的气概。
《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用短笛来描绘雷电轰鸣的场景,M。H。穆索尔斯基的交响诗《荒山之夜》中,用它来描绘群魔乱舞时阴森凄历的哭声……。
单簧管――中国俗称黑管。18世纪初由德国J。C。凳纳根据古老的法国芦管“沙吕莫”加以改制而成。
1810年,I。米勒又改为13键,并进行一系更改造。1860年又经比利时人E。阿尔贝增加C键,并在指法上加以完善,被称为阿尔贝制。1839年由法国演奏家H。E。克洛塞与乐器师L。A。比费合作,将长笛的伯姆制移植到单簧管上,其发音通畅、音键灵活、指法方便,所以也被称为伯姆制单簧管。
单簧管演奏的灵活性大,快速乐句及强弱变化均可适应,自然音阶,半音阶,十二度大跳及各种分解和弦等奏法都灵敏动听,悠长的连续乐句的表现力超乎长笛这上,力度强弱变化幅度大,能奏各种颤音。世界上许多著名作曲家都为单簧管写过《协奏曲》,如20世纪丹麦作曲家C。
尼尔森写的管乐五重奏(1922)和一首单簧管协奏曲(1928)技巧较难,从低音的圆润丰满直到最高音的尖锐刺激,发挥了全部音域的性能。
双簧管――双簧管是军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可独奏,重奏。
十七世纪末成为乐队编制中的固定乐器。1805年贝多芬在《菲德里奥》中所用的双簧管仅有两键。1820年有六键,1839年增加到十键。到十九世纪,参照伯姆式长笛的指孔排列与指键的机械装置,对其中作了几次重要的改进,才更趋完善。
双簧管的音色富有田园风味,具有民间牧笛和芦笛特色,音响穿透力强,渐强与渐弱易于控制,演奏的持续性胜过其它木管乐器,常担任独奏的旋部分,尤其表达连绵性歌唱音调为其所长。
次中音号――是在新式大号发明之前,为寻求音质上与其他铜管乐器更为协调,参照短号和翼号(一种有活塞的军号),由瓦格纳发明的一种小型的有活塞的低音铜管乐器。
它在现代军乐中担任中音部与低音部之间的一个声部。它的中音区明亮、园润,高音区弱奏时非常优美,音色温柔悦耳,可与其他乐器的音色融合在一起,在军队中经常用它演奏乐曲中高音区漂亮的副旋律。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