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低年段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全部回答

2018-01-02

53 0
    郑振锋先生说:“对于儿童,旧式的教育家视之无殊成人,取用的方法,也全是施之于成人的,不过程度略浅些而已。全心全意要将儿童变成了‘小大人’。正像我们在新年的时候在街上看见走过的那些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马褂,足登薄底缎鞋的,缩小的成人型的儿童一般无二。
  ”在这种儿童观的驱使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往往以成人心理取代儿童心理,以成人意志取代儿童意志,以成人文化取代儿童文化,以成人的阅读经验支配儿童的阅读检验,最终倒霉的只能是儿童。  其结果,往往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己,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儿童纯洁的童心,丧失了属于儿童时代的幻想世界和精神乐园。
  现实中很多老师喜欢按照字的构字规律分类来让学生识字,或是一组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或是一组字形相近的形近字或音近字。这看是科学的方法,其最大的缺陷是剥离了汉字间表义的关系,孤立了汉字,以认为的环境代替了活生生的语境,因此识字也就成了师生心目中最枯燥厌烦的事了。
    教育心理学认为,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活动中反复多次和字见面,让课文生字的出现和讲解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这样的识字,不仅仅是识字,它就是阅读,识字的目的是阅读,其过程也是阅读,从理性的角度看,综合的识字就是阅读中识字,就是阅读与识字有机的结合。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单纯地认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
  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  加上一年级识字采用多认少写的原则,对要求会写的100个字可以用上述的方法考察其字形的掌握情况,而对其余400个只求会认的字便不能操作了。
  而一旦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考察,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近年来一些专家在语言认知心理研究中发现,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以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纬度进行的。
    因此,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如:①以“超市”一词为例子,低年级孩子对“超市”一词的概念不是很清楚,通过“超市”里东西真多。
  “在超市买东西真方便。”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他们就基本了解“超市”的意思。  通过一定的反复后,对这两个字的掌握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在考察时如带上这个语言环境“我在超市里买了许多文具。
  ”要学生认读“超市”一词,学生会比较容易认出。识字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识字,并不在让学生仅认识出现在固定的某篇课文中的字,而必须使学生做到当这个字出现在别的语言环境也能正确认读,基本了解意思。
    因此可以把每一单元的字编成儿歌、故事,让学生认读。如:古诗《一去二三里》一文中教师在教完课文后,可以结合课文将生字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打到小松鼠,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正是在这反复多次的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当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识字情况的形式还有很多,比较简便可行的方法是出一系列有生息、富有儿童情趣的语句,组成试题,让学生认读、试做。
  二、在指导阅读中帮助学生识字在拼音教学告一段落之后,就可以开始引导孩子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儿童读物。只要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激励他们更多地识字。  “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卷”,引导孩子在课余进行诗文经典诵读,既提高了孩子在语文的素养,又提高了记忆贮存。
  我们的孩子经常在课外诵读《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一个学期下来,有不少学生都能背诵二、三十首古诗。经典的智慧或先人的智慧语言不断输入幼儿纯净的心灵,日后必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积累语言。
    而目前最显著的作用就是通过古文诵读,能大大促进孩子识字,课外阅读宝贵的识字资源可以说是取之不竭,源远流长。三、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生活是学生识字的广阔天地,家庭,街道,商店,学校都是学生的识字环境。
  生活用品上的汉字,电视字幕上,广告上的汉字都能激起学生识字的欲望。如在教学《语文园地》中认识牌匾一题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去认识路标及牌匾或街头广告上的生字。  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也可引学生到自选商场走一走,多多认识商品包装上的汉字,让孩子们逐步养成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
  四、在人际交往中识字刚刚开学不久,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都还比较陌生。虽是起始阶段,但老师们都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多识字,老师让孩子们制作名片,写上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家里的电话号码,并配以精美的图案,张贴在课桌一角,鼓励孩子与他人多交际,互相认名片,比一比谁认识的新朋友最多,谁认识的姓名最多。
    五、在习作中识字提早习作:从学生学习写字后,就练习写作。从写词开始到写句,从写一句话到写两句、三句,从写几句到写一段、两段。写的要求:写一个词就要写正确,写一句话就要写完整,写一段话就要写通顺。
  写的形式:主要有贴图写话、画图看图写话、观察生活写话、听记、摘抄、用一个词说一句话并将其写下来、还可以将课后生字组成一句话等。  在写话的过程中,巩固了学过的生字。不会写的字,想办法会写,又学了新的字。
  从识字方面来说,写一遍比读一遍记忆的效果更好。识字、写作相互促进,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共同提高。六、在情境中识字在课堂上,通过再现生活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再现菜园图,模拟情况:让卡车送蔬菜到教室。
    接着,老师出示实物,让孩子们上来摸一摸,看一看,认一认蔬菜的名称,并找出相对应的词卡,帮助大家认读生字。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识字的过程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而且识字的效率还特别高。
  七、在游戏中识字1、设游戏多识字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像“白鸽送信”“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等游戏,特别喜欢,百做不厌。
  如“白鸽送信”让孩子扮演小白鸽信使,手中拿着生字卡,送到讲台上,带领其他孩子来认读。“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的游戏,就是设置道道关卡,每过一道需认识生字,顺利通过道道关卡,就能夺取最后的红旗。
  在教学《口耳目》时,因为书中是以古代的象形字来引出现代汉字。  于是我就让孩子来玩“兑门票”的游戏。老师手中持“象形字”门票,孩子们手中持生字门票,老师一出示门票,孩子们就马上要拿出生字门票,对号入座。
  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不正是孩子们所期盼的吗?2、猜字谜,编儿歌巧识字刚开始,教师编些字谜让学生来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学生自己也可以浓度来编编儿歌,自创谜语来识字生字。
  在教学“闪”字,学生马上就能编出:一个小人门里坐。教学“大”字,就编出:一人张开大腿就是“大”……这一类的游戏激活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创造力,巧妙地识记生字。3、想像识记生字低年级的学生最擅长形象记忆,让孩子联系一些具体的直观形象也有助于他们识字。
    如学习“燕”字时,教师出示燕子图,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燕”这个字进行了形象识记。从“燕”字的各个部件,联想到“廿”是燕子的头部;“口”是燕子的身体,“北”是燕子的翅膀。
  展开丰富联想,进行形象识记,是帮助孩子识字的好方法。八、评价方式科学化,巩固学生主动识字在以往的评价中,评价方式是非常单一的,唯一能对学生的识字作出评价的就是期末的语文检测。  这一学期,我改进了一些评价方式,尽量作到评价方式多元化、科学化,让老师、家长,甚至高年级的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
  生字的检测,在平时的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每教完一个单元,老师先检测四人小组组长认读生字的情况,再让组长去检测组员。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应对生字回生的现象。  课外识字的评价由家长、老师共同进行。
  平时的检测由家长进行,定期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检测,把结果记录到家校联系卡上,告之老师。期末,孩子们就把课外认识的生字全部打印成册,让老师对他们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并及时评价,评选班内的识字小能手并发放喜报。
  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课外识字更落到实处。  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识字,大量识字,为学生的尽早阅读铺开道路。同时通过这系列的评价,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识字教学是开放的。一是识字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决不把孩子禁锢在课堂,而是放飞孩子学习的翅膀,让他们在各种各样的渠道中识字,让识字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二是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开放。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多元开放的识字方式,与孩子们共同创造识字方法。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