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电脑/网络 硬件

光盘盘片中保存数据的层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8-11-21

0 0
叫记录层,是加入了相变材料,可以通过转换其状态来达到多次擦写的目的。在进行写入操作时,激光照射强度提升至最大,使写入区域的相变材料迅速超过熔点温度,之后立即停止照射进行冷却后,该区域就变为非结晶状态。在进行数据擦除时,用中等功率的激光对非结晶状态的区域进行相对长时间的照射,当该区域超过结晶温度时就调低功率,之后该区域就恢复为结晶状态。

2018-11-21

0 0
    其实对DVD刻录盘来说,正确的保存方式很重要。DVD存储的数据更多,如果损坏,丢失的数据也就越多。所以建议大家使用专门的CD保护袋、CD盒以及CD包等保存刻录盘。存放盘片时应该避免重叠存放,应该采用竖立存放,长期平放会使光盘变形。
  盘片存放环境应该避光、防高温和潮湿。  紫外光会加速盘片染料氧化;高温则易引起光盘变形;潮湿则易让光盘变质,甚至起层,产生霉点,最终让光盘报废。标记盘片时,也应该使用专用笔,避免溶剂对盘片产生腐蚀,破坏数据,也不要在盘面粘贴标签等东西,影响盘片在转动时的平衡。
  不要去接触刻录面,拿取盘片时,将中指插入盘片中央孔中并用拇指夹住盘片的边缘。  盘片上有灰尘,也应该用柔软的绒布从盘片中心呈放射状向外擦拭。

2018-11-21

0 0
    CD光盘原理在使用CD(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的时候,盘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质量的问题直接影响到CD音质的好坏,再好的音乐源如果用了很差的盘片,那么播放出来的效果可能是“惨不忍睹”的。
  要知道盘片的质量如何,首先要知道CD盘片的原理。   光盘物理结构一般的盘片有两种,即大批量生产出来的压制盘和个人用计算机制作出来的刻录盘。这两种标准盘片一般直径为120mm、厚度为1。
  2mm。在光盘的印刷面(也就是正面)。从里到外分别是直径为15mm的中心孔、宽度为2mm的透明圆形内环、宽度为7mm的透明圆形高压区、宽度为1mm的透明圆形止胶沟槽、宽度为40。  5mm的圆形印刷面,最外围是宽度为1。
  5mm的圆形内环。其不同之处在于径向截面,大规模生产出来的盘片其径向截面共有三层:第一层是聚碳酸脂做的透明衬底;第二层是反射层;第三层是漆保护层。而刻录盘其径向截面共有4~5层:第一层是聚碳酸脂注塑成型的衬盘;第二层是在衬盘上镀的一层很薄的有机材料记录层;第三层是用抗腐蚀的金膜做反射层;第四层是涂漆保护层,有些CD-R光盘在涂漆保护层之上还用吸墨材料做第五层印刷层,用户可用喷墨打印机直接在CD-R光盘背面打印,也可用软笔进行标注。
    CD的盘片上的信息是通过光盘上的细小坑点来进行存储的,并由这些不同时间长度的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组成了一个由里向外的螺旋轨迹。一般来说,两个相邻螺旋轨迹之间的间距约为1。
  6μm。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由通道码(把数据转换之后得到的代码)来确定。CD盘片等高密度数字存储器都使用0和1表示的通道码。  当激光光束扫描这些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面组成的轨迹时,由于反射的程度不同,产生了计算机里面的0和1,通过将通道码还原之后,就得到了所要的数据。
  一张刻满信息的CD光盘其播放时间约为74min,展开的螺旋轨迹长度可接近6km。由于CD盘片是单面的盘片,因此,光盘有一面专门用来印刷标签,而另一面用来存储数据。  在读取过程中,激光束必须穿过透明衬底才能到达凹坑,读取数据,因此,盘片上存储数据的那一面表面上的任何污痕都会影响数据的读出性能。
  光盘数据结构CD盘片同磁盘、磁带一类的数据记录媒体一样,受到盘的制作材料的性能,生产技术水平、驱动器以及使用人员水平等的限制,从盘上读出的数据很难完全准确。  据有关研究机构测试和统计:一张未使用过的只读光盘,其原始误码率约为3E-4,有伤痕的盘约为5E-3。
  针对这种情况,一般的CD盘片存储采用了功能强大的错误码检测与纠正措施。采用的具体对策归纳起来有三种:1。错误检测码EDC。采用CRC码检测读出数据是否有错,但没有开发它的纠正功能,因此只能用它来检测错误。
    2。错误校正码或称为纠错码ECC。采用里德-索洛蒙码CIRC。这个码可以理解为在用RS编译码前后,对数据进行插值和交叉处理。光盘材质分析下面来说说CD盘片中至关重要的反射层。
  一张盘片上的坑点与坑点之间的平面都是被制作在反射层上的。因此,反射层的好坏就关系到了整张盘片质量的好坏。  通常,普通盘片的反射层都是由铝和铝加金(这里的含金量很少,没有什么回收价值)组成,反映出来的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银盘和金盘;而CD-R用来写入数据的记录层和反射层的组成通常有四种:有机材料酞菁的记录层与银的反射层所做成的金盘,有机材料花菁的记录层与黄金的反射层所做成的绿盘以及金属化AZO有机材料和银的反射层所做成的蓝盘。
    在选购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究竟是刻录盘好还是批量生产的盘好?批量制作的盘中金盘好还是银盘好?一般来说金盘好与银盘,而银盘又好与刻录盘:由于金盘在反射层中使用了黄金,因此其反射性能比银盘好,而且在强光的照射下,金盘上数据的误码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而刻录盘在第一层和第三层之间多了一层有机材料记录层,它的存在阻碍了光的传播,激光头的反射功率就要减小。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CD播放器读取不了CD-R光盘的缘故。银盘则处于上述两种盘之间,但基本上日常的应用已经足够了。
  在挑选批量制作的盘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呢?如果有条件,把盘片拿出来对着光源看看,如果能透出后面的光则说明反射层太薄,这对于数据读取和激光头的保养都不利;再者,把盘片放在水平桌面上,看看是否平整,有无凹下和突起,如果有有上述情况则容易使驱动部件受损;最后,用手掂掂分量,质量好的盘片其分量都比较大,这是由于聚碳酸脂做的透明衬底比较厚,而有些盘片的透明衬底比较薄,因此质量比较小,这种盘片对于长期保存是极为不利的。
    最后,给出一点盘片使用的建议:1。有条件最好使用正版的盘片,无论是长期保存还是对机器都是有好处的;2。最好买批量制作的金盘,刻录盘能不用则尽量不用;3。盘片不用时最好放在单独的光盘盒内,最好不要放在光盘册里面,以免刮坏。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电脑/网络
硬件
电脑装机
程序设计
互联网
操作系统/系统故障
笔记本电脑
反病毒
百度
软件
硬件
硬件
键盘/鼠标
主板
显卡
显示器
CPU
硬盘
内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