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人因工程的应用

求一篇关于人因工程的应用的演讲稿,其中要举几个例子说明

全部回答

2010-04-23

222 0
    人因工程概述及应用举例 ----- 在一些好莱坞的科幻大片里,未来的世界充斥着生硬冷漠的巨型建筑、和横行无阻的巨无霸机器人,人类成了一群柔弱渺小的蝼蚁,面对自己的造物一边作无力的挣扎,一边也对此前的技术狂热作绝望的反省。
  另一方面,我们也见到近来有些厂商,尤其在计算机和家具产品领域,把 “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质来重点宣传。  如何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产品和环境的设计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涉及到人因工工程的领域。
  人因工程的基本研究对象是人的工作,有趣的是,其许多原理认识之后常常显得非常浅显,而认识之前又常常难以发现或者易于忽视。 就日常的熟悉程度,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青少年的学习姿势和近视眼问题。  为了防止青少年写字时驼背和近视眼,人们曾设计出各种姿势纠正器具,来限制弓腰,使学生写字时保持直坐姿势。
  这些器具也许会吸引家长掏腰包,但我要怀疑它们是否会得到学生的欢迎。难题实际上在于,人的眼睛是向前长在脸上的,而不是向下长在下巴上的,而人的眼睛又倾向于对对象作正面的观察。  这样,看作业本就就要求面部向下倾斜,这时要挺直脊柱,必然导致颈部弯曲角度的加大;如果又要挺胸又要直颈,学生就只好使劲向下撇眼睛。
  对此王小波在《白银时代》里有一段生动的描写:“只要不是工间操时间,我们都要挺胸垂着头写稿子,那样子就像折断了颈骨悬在半空中的死尸。长此以往,我们都要像一些拐杖了。  ”所以相比之下,在作业中自然形成的适度的驼背姿势,把这个角度的扭曲交由脊柱、颈部和眼睛来共同分担,倒可能是更适合人的生理特性的姿势。
  这个问题合理的解决办法之一,是让桌面具有适当的斜度,及椅座具有所谓瀑布形的前缘,总之某种姿势的自然形成,是离不开相应的桌椅设计为诱导和支持的。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操作计算机的上机姿势中。
  在现行的上机条件下,操作员常常是手臂向前悬空着来操作键盘和鼠标的。手臂的悬空形成了肩颈部的静态疲劳,使得操作员不便背部后靠在椅子靠背上作业(后靠姿势会加大悬空的手臂的前伸程度,从而增大肩部所需的平衡力矩,加快肩颈部的疲劳),而当操作员脱离靠背又手臂悬空时,体重就全部需要由脊柱来承担,其结果或者是腰背的疲劳酸痛,或者是腰肌放弃维持直坐姿势而塌腰驼背,或者是把手腕抵在桌沿而引发腕管综合症。
    如此等等,使得计算机操作员的作业姿势,大都不是打字教科书中推荐的正确姿势。这里问题的关键和前面类似,即如果书本推荐的正确姿势没有适当设计的桌椅的支持,就会是一种费力的姿势,而各种错误的姿势由于其省力而易于维持,便会成为人们事实上的作业姿势。
   如何通过合理得设计使人和自然、技术合理的结合已经成为一个时尚的话题,通过对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现实的改进范围是很广阔的,下面将重点介绍一个产品的人因设计的例子。   全世界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儿童因车祸而丧生或者受到严重伤害。
  教育父母如何保护儿童乘车安全是件艰巨的工作。不过,提高父母及其他人对儿童乘车安全的认识是可以做到也是非常必要的。有的父母出于好心,让孩子坐在自己的怀里,用双臂保护着。其实即使在车速很慢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也起不到保护作用。
    显然,如果懂得一个孩子在高速行驶下的轿车内就成为一个极易受伤害的动态物体这个道理,大人们就会把车内的儿童正确的固定在座位上。儿童在乘车时有权利获得保护,他们至少应该像成年人一样受到保护。
  因为在发生车祸时儿童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动力而发挥作用。当车速达到每小时50公里时,一个体重40公斤的儿童就相当于动力达到一吨的运动物体。  要是车速增加到每小时70 公里,这个动力也就增加到一吨半。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没有系安全带的儿童一旦发生车祸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儿童不是一个小个子成年人当我们用双臂抱住一个新生婴儿时,我们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必须小心而正确地托住婴儿的头部。因为婴儿的头部很重而其颈椎却十分脆弱。
    产生这种感觉并不奇怪。因为婴儿的头部重量相当其全身重量的一半!成年人的头部和身体重量的比例就显然不同,头部仅占整个体重的约6%。三岁儿童和六岁儿童头部的比重分别为整个体重的18%和16%,也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别。
  除了儿童头部比重大需要额外保护外,另一个原因是儿童的颈部肌肉和韧带尚未完全发育。  同样需要知道的另一个要点是,儿童成长到10岁-12岁之前,他们的骨盆也尚未发育完全。 因此在车上靠父母的保护是不能够保证孩子的安全 必须借助一定的保护措施。
  下面分析一种产品的设计上采取的通过人因工程的设计方法可以达到的保护性。 安座宝(SAFETY BABY)是一种车上使用的保护儿童得座椅。  由瑞士的一家公司研制,具体图片如下: 功能介绍: 适合6个月至4岁 1、五点式安全带 2、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3、轻巧美观,方便提携 4、椅套采用高弹海绵及透气面料制做 5、进口高抗冲击塑胶原料一次射注成型 人因设计的介绍 1 座椅材料的选用以及抗危险的原理 从图片上以及说明中可以知到,此座椅采用椅套采用高弹海绵及透气面料制做,由进口高抗冲击塑胶原料一次射注成型,采用5点设计。
    轻盈可靠,便于携带。椅子本身采用高弹性抗冲击的材料制成,可以从各个方面抵消减弱冲击带来的损伤。成人的安全座椅,一般是气囊式的,在判断可能出现危险以后,迅速的燃烧某种气体,充满气囊,达到保护作用,但是这个不能用于儿童,儿童身体弱、没有判断和应付危险的能力。
  顾材料上直接选择抗冲击高弹性的材料制作,安全可靠。   2 其它方面的介绍 本座椅除了选用材料以外,还采用5点安全设计方案,从小孩的头部、身体、屁股等方面切实保证安全。汽车在运行到转角时会产生侧冲力,使孩子的头部剧烈的偏向相反方向,故在孩子的头部两侧设置缓冲装置,如图片所示。
  汽车启动或者急停时,会产生向前或者像后的冲力,因此采用双肩固定的方法将孩子固定住。  双肩采用安全的弹性较好的材料组成,而且在着力点采用加宽的方式,避免双肩受到国强的伤害,较好的保证了孩子在受到冲击时候的安全。
  另外可以通过调节间带的长度保证孩子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造成的不适感觉。坐垫的设计也一样充满了人性化,孩子小没有能力自己判断危险、采取紧急措施,所以坐垫上面加上一个屁股样的缓冲垫,以来缓冲再不屏道路上行使造成的上下颠簸的冲力,二来可以在上面放上保护用的纸,在不方便停车的情况下解决孩子的生理需要。
    椅子的下办部分是通过系统的调查此年龄阶段孩子的身体特征,按照平滑曲线做出来的,孩子的腿可以书是自然的搭放下来,不会有不伸展的感觉。 人因的应用贯彻整个设计, 流畅、舒适、便于携带,稳妥的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可以说这是人因工程的成功例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