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紫禁城里的“后寝”包括那些地方?

全部回答

2009-05-15

0 0

    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乾清宫 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  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恚虏愕デ痰グ何宀榷?恚谓鹆顽舨驶涣饣ǜ羯让糯啊5钅诿骷洹⒍鞔渭湎嗤ǎ骷淝伴芗跞ソ鹬杭芙峁刮踔煨问剑岳┐笫夷诳占洹:箝芰浇鹬渖杵粒燎吧璞ψ髁缴壹湮螅箝苌柘陕ィ骄〖湮┨茫赏ń惶┑睢⒗つ5钅谄誊鹱5钋翱沓ǖ脑绿ㄉ希笥曳直鹩型辍⑼住⑷贞小⒓瘟浚吧桷探鹣懵?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十余个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时,企图勒死他的“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  泰昌皇帝妃李选侍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清代康熙皇帝以前,这里沿袭明制,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
  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  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
   交泰殿  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交泰殿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恚鸿适瘟锖顽舨驶K拿婷骷淇牛涣?盗饣ǎ锶拱甯羯让鸥?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
  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内西次间一侧,设有一座自鸣钟,这是嘉庆三年制造的。
  皇宫里的时间都以此为准。自鸣钟高约6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清朝,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方玉玺都有专门的用途。  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
  清世祖鉴于明代宦官专权的教训,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立、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坤宁宫 坤宁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  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仿盛京清宁宫,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原??扇门改为双扇板门,其余各间的棂花??扇窗均改为直棂吊搭式窗。
  室内东侧两间隔出为暖阁,作为居住的寝室,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与门相对后檐设锅灶,作杀牲煮肉之用。  由于是皇家所用,灶间设棂花扇门,浑金毗卢罩,装饰考究华丽。
     坤宁宫改建后,即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坤宁宫的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时的洞房。房内墙壁饰以红漆,顶棚高悬双喜宫灯。洞房有东西二门,西门里和东门外的木影壁内外,都饰以金漆双喜大字,有出门见喜之意。
    洞房西北角设龙凤喜床,床铺前挂的帐子和床铺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织绣,上面各绣神态各异的一百个玩童,称作“百子帐”和“百子被”,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
  如果先结婚后当皇帝的,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个皇帝用过这个洞房。  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
  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雍正皇帝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东西六宫 东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   东六宫指景仁宫 钟粹宫 承乾宫 景阳宫 永和宫 延禧宫   西六宫指储秀宫 翊坤宫 长春宫 永寿宫 启祥宫 咸福宫   分别位于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即后三宫的东西两侧,对称而建。
       东六宫在故宫中轴线东侧的东一长街,是一组由6个相同形式的院落组成的建筑。   景仁宫-光绪帝珍妃寝宫。   承乾宫--据说是顺治帝爱妃董小鄂的寝宫,董小鄂深受顺治宠爱,死后据说被追封为皇后,顺治也因此而出家避世。
  后来此宫成为养鱼养鸟之所。   钟粹宫--原名咸阳宫,为太子所住。  清末为光绪帝隆裕皇后的寝宫。末代皇帝溥仪入宫后也曾在此宫住过。   延禧宫--数次遭受火烛之灾,遂在后来改名为水晶宫。
  张勋复辟时此宫被毁,后来在原址上建了一座新式库房,这是故宫中第一座钢筋水泥建筑。   永和宫--原为永安宫,崇祯时改叫此名,光绪帝的瑾妃曾居于此。  现与承乾宫同为历代陶器馆。
     景阳宫--明孝靖皇后曾居此宫,康熙25年改为藏书之所。   现在东六宫大都改为古代艺术品陈列馆,其中有明清工艺美术馆、陶瓷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绘画馆、珍宝馆。以参观珍宝馆和钟表馆的人数最多。
  钟表馆设在奉先殿,珍宝馆设在东北角的乐寿堂。   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  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奉先殿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建,后又多次修缮。     奉先殿为建立在白色须弥座上的工字形建筑,四周缭以高垣。
  前为正殿,后为寝殿。前殿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225。00㎡。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檐下彩绘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前檐中5间开门,为三交六?盗饣ǜ羯让牛箝苤?间接穿堂,余皆为槛窗。殿内设列圣列后龙凤神宝座、笾豆案、香帛案、祝案、尊案等。
    后殿面阔9间,进深2间,建筑面积755。00㎡。黄色琉璃瓦单檐庑殿顶,外檐彩画亦为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前檐中5间接穿堂,余为槛窗。殿内每间依后檐分为九室,供列圣列后神牌,为“同殿异室”规制,各设神龛、宝床、宝椅、??啵吧韫┌浮⒌崎选G昂蟮钪湟源┨孟嗔纬赡诓客ǖ馈J夷诮砸越鹱┢痰兀虢鹆ㄋ菸铺旎ā5钋霸绿ǹ?0。
    00m,深12。00m,总面积500。00㎡,陈设日晷、嘉量。须弥座及月台四周设栏板、龙凤纹望柱。无配殿、庑房,仅在殿前奉先门外正南有群房13间,为神库、神厨。东一小院,内有一座3间的小殿,为明嘉靖帝朱厚?形钇涓感讼淄踔斓v?z而建。
   皇极殿 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
     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其造型与乾清宫相仿。殿坐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  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檐出廊,枋下浑金雕龙雀替。
  明间,左、右次间设殿门,余各次间下砌槛墙。后檐明、次间辟为殿后门,可达宁寿宫,余各间砌墙。殿中四根沥粉贴金蟠龙柱,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下设宝座,品级仅次于太和殿。殿内左置铜壶滴漏,右置大自鸣钟,制作考究。
     殿建于青白石须弥座上,前出月台。  御路与甬道相接,直贯宁寿门,四周通饰汉白玉石栏板。月台左右及甬道两侧各设台阶。殿两侧为垂花门、看墙,分别与东、西庑房相接,将院落隔为前后两进。
  庑中开门,东为凝祺门,西为昌泽门。   皇极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体现皇权的重要陈设。御道两侧各有六方须弥座一个,座上置重檐六角亭,亭身每面镌篆体寿字各三。  石座中心有铸铁胆,每年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日,则改立灯杆于其中,是古代多用途基座实例,今仅存其座。
  另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曾成造并安设铜龟、铜鹤各一对,鼎炉两对,今皆不存。 养心殿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  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
  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养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存其心养其性以事天",意思就是涵养天性。为了改善采光,养心殿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
  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这里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  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贤”,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是专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
  玉壁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贵妃等人居住。  同治年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慈安住在东侧的“体顺堂”,慈禧住在西侧的“燕禧堂”,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确是十分方便。
  寝宫两侧各设有围房十余间,房间矮小,陈设简单,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养心殿前有琉璃门,曰“养心门”,门外有一东西狭长的院落,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此添建连房三座,房高不过墙,进深不足4m,为宫中太监、侍卫及值班官员的值宿之所。
     雨花阁   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廷外西路春华门内,是宫中数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处。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采纳蒙古三世章嘉国师胡土克图的建议,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成雨花阁,于其中供奉西天梵像,雨花阁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密宗佛堂。
    雨花阁为楼阁式建筑,外观三层,一、二层之间靠北部设有暗层,为“明三暗四”的格局。底层面阔、进深各3间,四周出廊,乾隆三十二年(1767)添建前檐抱厦3间;南面明间开门,次间开双交四?盗饣??扇槛窗4扇;屋顶南北为卷棚顶,东西为歇山顶,屋面覆绿琉璃瓦,屋脊和屋面剪边为黄琉璃;檐下采用白玛曲孜、兽面梁头等装饰,屋内天花装饰为六字真言及法器图案。
    二层面阔、进深各3间,东、西、南三面出平座;南面明间开门,次间安槛窗,黄琉璃瓦蓝剪边卷棚歇山顶。顶层面阔、进深各1间,正面开4扇??扇门,两侧为??扇窗;四面出平座,环以琉璃挂檐板;四角攒尖顶,屋面满覆鎏金铜瓦,四条脊上各立一条铜鎏金行龙,宝顶处安鎏金铜塔。
  龙和塔共用铜近一千斤,乾隆四十四年(1799)曾重造。  建筑形制独特,具有浓郁的藏式佛教建筑风格。 慈宁宫 慈宁宫位于北京故宫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
  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
   。

2009-05-22

215 0

    后寝部分有处于中轴线上的乾清、交泰、坤宁三座宫,它们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处理日常公务及举行内朝小礼仪的场所。三宫的两边有供太后、太妃居住的西六宫;供皇妃居住的东六宫和供皇太子居住的东西六所;供宗教与祭祀用的一些殿堂,供皇帝休息、游乐的御花园以及大量服务性建筑也散布在后寝区里。
    所有这些前朝、后寝两部分的各种建筑都按照它们不同的功能和性质分别组成一个又一个院落,前后左右并列在一起,相互之间既有分隔,又有甬道相联,组成庞大规模的皇宫建筑群。 乾清宫(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 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
    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乾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恚虏愕デ痰グ何宀榷?恚谓鹆顽舨驶涣饣ǜ羯让糯啊5钅诿骷洹⒍鞔渭湎嗤ǎ骷淝伴芗跞ソ鹬杭芙峁刮踔煨问剑岳┐笫夷诳占洹:箝芰浇鹬渖杵粒燎吧璞ψ髁缴壹湮螅箝苌柘陕ィ骄〖湮┨茫赏ń惶┑睢⒗つ5钅谄誊鹱5钋翱沓ǖ脑绿ㄉ希笥曳直鹩型辍⑼住⑷贞小⒓瘟浚吧桷探鹣懵?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里居住,也在平时处理日常政务。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十余个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时,企图勒死他的“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  泰昌皇帝妃李选侍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清代康熙皇帝以前,这里沿袭明制,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乾清宫与政务关系相当密切,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
  自雍正皇帝移住养心殿以后,这里即作为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  一些日常办事机构,包括皇子读书的上书房,也都迁入乾清宫周围的庑房,乾清宫的使用功能大大加强。
   乾清宫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
    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
   千叟大宴   在乾清宫曾经举行过两次盛大的千叟宴,分别是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和乾隆五十年(1785年)。  第二次的规模远大于第一次。凡是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的大臣、官吏、军士、民人、匠艺等,共有三千多人参加了乾隆皇帝举办的大宴会。
  席间,乾隆皇帝还召一品大臣和年龄九十岁以上的人到御座前,赐酒并赐予每人拐杖等物品。宴会上联句赋诗,共得诗数千首。 停灵之所   清代时,乾清宫还是皇帝死后停放灵枢的地方。  即使皇帝死在其它地方,也要先把他的灵枢(也称梓宫)运往乾清宫停放几天,再转至景山内的观德殿,最后正式出殡。
  顺治皇帝死在养心殿,康熙皇帝死在畅春园,雍正皇帝死在圆明园,咸丰皇帝死在避暑山庄,他们的灵枢都曾被运回乾清官,停放在这里并按照规定举行祭奠仪式。 金亭子   在乾清宫前露台两侧有两座石台,石台上各设一座鎏金铜亭,称做江山社稷金殿,口语也称其为金亭子。
    金殿深广各一间,每面安设四扇隔扇门,重檐。圆形攒尖式的上层檐上安有铸造古雅的宝顶,象征江山社稷掌握在皇帝手中。 老龙洞   在乾清宫露台南沿和御路、阶陛衔接处,有三个涵洞,高近两米左右,宽一米左右,名为"老虎洞"。
  据说,因为皇宫中等级森严,侍奉皇帝的内传不能登上露台和御路,只能在"老虎洞"中来往穿行。   南书房轶闻 乾清宫的南庑房有一南书房,据载,年少的康熙皇帝就在这里去除了鳌拜。
  当时康熙皇帝召见鳌拜,命赐茶。内侍用开水煮过的碗盛茶水,以盘端至鳌拜面前,鳌拜接茶时,因碗极热烫手,茶碗砰然坠地。鳌拜身后的内侍乘势一推原本做了手脚的椅子,鳌拜扑摔于地。康熙皇帝呼曰:"鳌拜大不敬"。
    一群健壮的少年立即涌出来将鳌拜擒获。 交泰殿 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约为明嘉靖年间建,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此殿,是年重建。
     交泰殿平面为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四角攒尖顶,铜镀金宝顶,黄琉璃瓦,双昂五踩斗?恚鸿适瘟锖顽舨驶K拿婷骷淇牛涣?盗饣ǎ锶拱甯羯让鸥?扇,南面次间为槛窗,其余三面次间均为墙。
  殿内顶部为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墁金砖。殿中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东次间设铜壶滴漏,乾隆年后不再使用。在交泰殿内西次间一侧,设有一座自鸣钟,这是嘉庆三年制造的。
  皇宫里的时间都以此为准。自鸣钟高约6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座钟。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清朝,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每方玉玺都有专门的用途。  每年正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吉时,设案开封陈宝,皇帝来此拈香行礼。
  清世祖鉴于明代宦官专权的教训,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皇帝大婚时,皇后的册立、宝安设殿内左右案上。交泰殿每年春季祀先蚕,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阅采桑的用具。 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坤宁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  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仿盛京清宁宫,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原??扇门改为双扇板门,其余各间的棂花??扇窗均改为直棂吊搭式窗。
    室内东侧两间隔出为暖阁,作为居住的寝室,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与门相对后檐设锅灶,作杀牲煮肉之用。由于是皇家所用,灶间设棂花扇门,浑金毗卢罩,装饰考究华丽。
   坤宁宫改建后,即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坤宁宫的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时的洞房。  房内墙壁饰以红漆,顶棚高悬双喜宫灯。洞房有东西二门,西门里和东门外的木影壁内外,都饰以金漆双喜大字,有出门见喜之意。
  洞房西北角设龙凤喜床,床铺前挂的帐子和床铺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织绣,上面各绣神态各异的一百个玩童,称作“百子帐”和“百子被”,五彩缤纷,鲜艳夺目。  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
  如果先结婚后当皇帝的,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个皇帝用过这个洞房。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
    雍正皇帝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清朝坤宁宫改作为祭神的场所 清朝皇室每年都要举行大大小小的祭祀。
  这也是皇帝皇后的重要职责之一。在这些祭祀中,有一些是要皇后进行的,而且地点就在坤宁宫中。  满族是一个极其敬重神明的民族,因此祭祀、祭神对于满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另外,满族的居住设计有着不同于汉族的特色,根据满族传统风俗,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
  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   由于满族人以西为上,故西墙供神或祖宗牌位。西炕一般不住人,南北炕以南炕为大,长辈住南炕,晚辈住北炕。 由于以上的原因,在顺治十二年,清朝对坤宁宫进行了改建,除东西两头的两间通道外,按满族的习俗把坤宁宫西端四间改造为祭神的场所。
  从东数第三间开门,并改成两扇对开的门。  进门对面设大锅三口,为祭神煮肉用。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动。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亲自祭神。每逢大的庆典和元旦,皇后还要在这里举行庆贺礼。
  每逢大的庆典和元旦,皇后还要在这里举行庆贺礼。 自此以后,坤宁宫就成了专门的祭祀场所,也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地方。  当然,它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就是皇帝大婚的新房。清朝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
  当然,如果皇帝在即位之前就已经结婚的话,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 因此说,清朝真正在坤宁宫里住过的皇后并不多,皇后们大多在东西六宫有自己的住所,比如说顺治孝惠皇后住在宁寿宫,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生前住在长春宫等等。
     坤宁宫的故事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面阔九间,原来是正面中间开门,有东西暖阁。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时,崇祯皇帝的皇后周氏就是在坤宁宫自缢身亡的。
   清代重建时,除东西两头的两间通道外,按照满族的习俗,将正门开在偏东的一间,改菱花格窗为直条格窗,殿内西部改为三面环形的大炕,使此殿的内外装修都不同于其他宫殿。  坤宁宫西端四间改造为祭神的场所。
  从东数第三间开门,并改成两扇对开的门。进门对面设大锅三口,为祭神煮肉用。每天早晚都有祭神活动。凡是大祭的日子和每月初一、十五,皇帝、皇后都亲自祭神,所祭的神像包括释迦牟尼、关云长、蒙古神等画像15—16个。
  每逢大的庆典和元旦,皇后还要在这里举行庆贺礼。   清代,坤宁宫的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时的洞房。房内墙壁饰以红漆,顶棚高悬双喜宫灯。洞房有东西二门,西门里和东门外的木影壁内外,都饰以金漆双喜大字,有出门见喜之意。
  洞房西北角设龙凤喜床,床铺前挂的帐子和床铺上放的被子,都是江南精工织绣,上面各绣神态各异的一百个玩童,称作“百子帐”和“百子被”,五彩缤纷,鲜艳夺目。  皇帝大婚时要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再另住其他宫殿。
  如果先结婚后当皇帝的,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了。所以清代只有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个皇帝用过这个洞房。 皇帝大婚极为豪华,挥霍十分惊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共耗费白银一千一百万两;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皇帝载??大婚,在国家极为贫困的条件下,仍然耗费白银五百五十万两。
    现在洞房内的装修和陈设,是光绪皇帝大婚时布置的原状。 坤宁宫原状陈列的布置   朱家?? 坤宁宫是明清两代皇后的中宫。明代皇帝住在乾清宫,所以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时,崇祯的皇后(周皇后)就是在坤宁宫自杀的①。
    到了清代,因为皇帝办公地点从外廷移进内廷的乾清官,寝宫西移养心殿,所以坤宁宫也就成为形式上的中宫了。皇后可以住在东西六宫随便选择一处居住,只有在皇帝大婚时才在坤宁宫和皇帝住上两天②。
  清朝的皇帝在即位以后才举行婚礼的,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朝。而根据《大清会典》能肯定皇后曾经在坤宁宫住过的,只有康熙、同治、光绪三朝。  此外,辛亥革命以后,溥仪举行婚礼时也曾在这里住过。
   除了婚礼之外,清代历朝的皇后在元旦、冬至和她的生日(叫作千秋),率领贵妃等去朝见太后和皇帝礼毕在坤宁宫休息,再到交泰殿升座,受妃嫔们的朝贺。坤宁宫经常的用途是祭神。每日朝夕祭、春秋大祭、求福祭、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等④,都在坤宁宫的明间举行。
     坤宁宫虽然基本上是明代的建筑,但在清代有很大改动。明代坤宁门在清代顺贞门的地方,今天的坤宁门在明代是一道围廊叫“游艺斋”,与御花园相接⑤。至于清代坤宁宫的室内格局,则完全依照沈阳故宫里清宁宫的样子⑥,保存着一部分满民族的风俗习惯。
  室内顺着山墙,有前后檐通连的大炕,窗纸糊在窗棂外面,在炕上祭神,在炕沿鼻柱上挂着弓矢,这些,和明代坤宁宫的室内装饰当然不会相同。   1959年,坤宁宫布置了原状陈列,这里把布置经过和陈列依据,作一简单的介绍。
   坤宁宫共九间,除东西两间为过道之外,室内七间。七间又可以分为三个单元,中间一个单元包括四间,是祭神、吃肉的地方;东面一个单元包括两间,即所谓坤宁宫东暖阁,是起坐的地方;西面一间是存贮佛亭的地方。
     这次布置的经过,是先研究资料,如1925年3月15日清室善后委员会刊行的《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内务府广储司所存的坤宁宫陈设档、乾隆年间纂修的《满洲祭天祭神礼》,以及《大清会典事例》《内务府办事则例》等等清代官书和清室善后委员会时期拍摄的一部分现场照片,并向曾经在坤宁宫吃过肉的老先生进行了访问⑦。
    结合这些资料,对坤宁宫以往的收藏物品进行了研究之后,才进行布置。 东暖阁的陈列 东暖阁最主要的用途是帝后合卺。清代皇帝婚礼,极尽铺张浪费之能事,内务府对于婚礼所置办的物品,其费用往往几十倍于市价⑧。
  室内的铺陈,最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布置清代皇帝婚礼期间的原状时,首先对东暖阁的室内环境和固定的装置进行研究。  东暖阁为敞两间,前檐通连大炕一座,后檐落地罩木炕每间一座,落地罩上面仙楼二间。
  据康熙四年礼部奏折,内有“……今奉太皇太后懿旨,中间合卺与神幔甚近,首间次间虽然间隔尚是中宫之正间内北炕吉”,显然,中间即指正中有“坤宁宫”匾额的一间,首间即指有煮肉锅灶的一间,次间的北炕,是指东暖阁靠西边的落地罩炕而言。
    又查会典载同治、光绪大婚一切具照康熙四年成案办理,可见从康熙时起这一个北炕就是这个用途。从清室善后委员会《故宫点查报告》第二册(坤宁宫部分)上面可以看出,在这个炕的范围内有“紫檀雕龙凤炕几二张,紫檀雕龙凤双喜字桌灯二对,红呢炕罩一件,黄氆氇炕垫一件”等物品。
  双喜字桌灯应该是婚礼时用的,龙凤炕几应该是平时和婚礼时都有的陈设,至于黄氆氇炕垫则仅仅是平时的铺陈(这件炕垫早已不存在)。  根据清代宫廷陈设的惯例,每一处所的陈设品,有些是长期的,有些是逢年过节才安设的,包括一些缂绣织锦的炕垫座褥等等杯内,它们有的存贮在本宫,有的收贮在广储司所属的各专库内,至于不常用的地方,陈设物品根本不齐全。
  《故宫点查报告》虽然是很好的参考资料,但也不能受它的局限,例如坤宁宫所有原存的物品中,根本没有适合这个北炕的炕褥,我们在库房中找出了与这个北炕尺寸正合的大红缎绣龙凤双喜字大炕褥一件,褥里有布条写着“东暖阁北大炕”字样,从质料图案风格等方面可以断定这件炕褥是清代晚期的制品,是为同治或光绪婚礼所特制的。
    同时选择了与此同一风格的大红缎绣百子图大座褥两件,正适合前檐大炕在炕桌两边的尺寸。这三件褥子,可以表现婚礼当时的举行情形。 自道光十五年至宣统二年,共有七册时期不同的坤宁宫东暖阁陈设档,可以看出东暖阁的陈设,前后大致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在举行婚礼时加上一整份大红绣龙凤双喜百子等图案的座褥炕垫帐幔地衣及喜字灯笼等物品。
    陈设档上所载的物品和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报告上的登录,大部分是相符的。例如前檐大炕东西墙上蒋廷锡和顾铨的画、案上的白玉盘、珐琅炉瓶盒(底有乾隆年制坤宁宫第一份十字款)、紫檀木嵌玉如意(柄上乾隆隶书嵌金丝坤宁宫铭)、案下的潮州扇、玻璃四方容镜、雕漆痰盒、竹帚以及墙上挂的钥匙口袋,自道光至宣统,一直是这些摆设,它们都是乾隆年间制品,结合墙上乾隆的题诗,这个陈设形式可以上溯到乾隆时代,不过我们所能找到的档案依据,最早只能及于道光而已。
    在点查报告上虽然这些物品不是像陈设档上那样集中而又有次序,但物品都还存在,这些陈列品都曾经对照过几种史料,彼此都没有矛盾。 有时,材料之间也不尽一致,例如关于北墙的东一个炕,《故宫点查报告》和七册陈设档上的记载都不同,前者说是双座,后者说是“紫垣内正宝座”,但是我们认为原状陈列应当按照长时期陈设档上设正座的形式,所以虽然《故宫点查报告》上记载得很确切,还有溥仪占居宫内时拍摄的照片为证,可是为了符合比较长久的陈设情况,就仍设正座,并且在北墙上恢复了坤宁宫铭的挂屏和几部书以及陈设(根据历年陈设档,这里有《盛京舆图》《经史讲义》《敬胜斋法帖》等书帖和陈设。
    这显然是为皇帝准备的)。又有一部分物品是陈设档所未载,而点查报告上所记载的物品和它的部位,都合乎历中情况的,例如炕沿鼻柱的大铜钉上挂着一份弓箭撤袋,虽则不是为了实用,但和坤宁宫的很多从生活实用品变成的象征性陈设品是协调统一的,因而还是摆上去。
     明间的陈列 明间的原状陈列,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为表现白天无所活动的状况,一即表现各种祭神礼节中之一种,现在陈列的属于后一种。  在各种祭神礼中从所掌握的物品来考虑以表现每日朝夕祭为宜,但朝夕二祭不能同时进行,所以只表现朝祭。
  而夕祭神位平时就在北炕上,陈设的物品也可以同时存在⑨。 朝祭的布置:故宫博物院从前有一个时期所陈列的坤宁宫祭神状况有个总的缺点,就是既非白天的状况,又不是祭时的状况,现在的布置是根据乾隆十二年《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卷二坤宁宫常祭仪注、坤宁宫常祭祝辞、卷五祭神祭天器用数目、卷六祭神祭天器用形式图的记载,对原藏坤宁宫的物品和原祭神库物品加以研究核对,有些物品已残缺不堪无法修复,例如“镶红片金黄云缎神幔”和“背灯青绸幕”已经腐朽污损,则保存原件,用复制品陈列。
     还有一些陈设,如:省猪(既杀猪)包锡红漆大桌,按制度应为两件(因为每次同时杀两只猪),但藏品只发现一张,原因是辛亥革命以后,每次改用一只猪⑩,所以多年来只剩下一张包锡红漆大桌了。
  朝祭神位所供的,据《满洲祭礼》载,为释迦牟尼(在髹金小亭内)、菩萨像、关帝像(画像轴挂神幔上),现在仅存关帝像一轴。  据《满洲祭礼》载,“礼毕司香太监撤菩萨像,位关帝像于正中”,这时才开始杀猪。
  现在陈列的状况是炕前有两高桌,摆着盛猪的银里木槽盆,从供品前后次序说明猪肉摆上来之后,菩萨像当然是已经撤收了,所以现在朝祭神位的陈列中,只在神幔正中挂关帝像,和炕前的银里木槽是一致的。 夕祭所供的神根据《满洲祭礼》卷二夕祭仪的记载:“穆里罕神,自西按序供奉架上,画像神安奉于神幔正中,设蒙古神于左,皆于北炕南向。
    ”从卷六“器皿形式图”供奉古神连靠黑漆座的图式和各种文件上都记载着蒙古神列于最末,可以断定原存北炕的连靠黑漆座上的两个绸制偶像就是蒙古神。《清史稿》礼志第四解释坤宁宫夕祭祝辞中“喀屯诺延为蒙古神”,所以这两件偶像现在就定名为喀屯诺延。
  在供夕祭神位绘花黑漆抽屉桌中原有画像一轴,当即是画像神。  内容为七个盛装女子端坐椅上,上有飞鹊二只,下有清代服装的供养人二人。夕祭祝辞中有“纳丹岱珲”,《清史稿》礼志和《国朝宫史》解释纳丹岱珲为七星之祀,这个画像神是七个女子,可能就是纳丹岱珲。
  至于穆里罕神,估计原来可能是牌位而不是画像,在藏品中尚未发现此项物品。 煮肉蒸糕锅灶部分的布置:这一部分在正间之东的首间(即对着门的一间)向南的隔扇内。  灶上有大锅三个,两只猪各占一锅,另一锅蒸切糕。
   灶的北窗棂上挂着煮猪用的铁钩、铁勺、铁铲,窗台上放着照明用的铁板灯、木板蜡台。东墙上设着“东厨司命灶君之位”的木牌。隔扇外靠东墙设着“盛净水瓷缸”二件,放在红漆缸架上,两缸架之间放着一块圆形石头,叫作“打糕石”。
    据《满洲祭礼》卷五解释,打糕是“以稷米蒸饭,置于石,用木榔头打烂”,是粘糕一类的食物。 关于宝座的布置,《啸亭杂录》载:“大内于元旦次日及仲春秋朔,行大祭神于坤宁宫。
  钦派内外藩王、贝勒、辅臣、六部正卿吃祭神肉。上(指皇帝)面北坐……”《啸亭杂录》的作者是乾嘉时代的人,可以知道在那个时代以前,皇帝坐在南窗大床,而朝北。  又据《曝直纪略》:“每年坤宁宫吃肉三次,枢臣皆与(按:指的是大祭,这和每日常祭只有少数侍卫参加吃肉的情况不同)。
  两宫祭神毕,太后坐北床,皇上坐南床,如太后不御坐则皇上坐北床。”从这个材料知道到了同、光年间,除了南床上安设座褥靠背隐枕一份宝座以外,在北床上又增设一份。  这次陈列是按这种形式来布置的,坐北面南的一份最初曾经设在正间,后来经过文史馆衡亮先生提供照片核对后才改陈在西一间。
  还有南北两份宝座各安设铜座牛角灯两个于座褥左右,也是参考照片布置的。 综言之,坤宁宫原状陈列所表现的时间是包括清朝整个朝代的。在东暖阁内具体地表现同治、光绪婚礼期间内的状况,但并不排斥乾嘉以来遗留下来的陈设品。
    在明间内具体地表现举行朝祭的状况,这是坤宁宫从有祭神活动以来的原状,同时也不排斥同治以后南北对面设两份座位的状况。我们从一切能够找到的可靠史料中选择适当的内容,把原地点历史上积累下的室内陈设面貌,重新复原了。
  这次布置故宫中路的原状陈列自太和殿至坤宁宫都是在这种情形下进行的,这种陈列的方法,是否正确,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指正。     ① 见《明季北略》。   ② 见《翁文恭公日记》。
     ③ 见《国朝宫史》。   ④ 见《大清会典事例》。   ⑤ 见《垣宸识论略》。   ⑥ 见乾隆《御制诗集》坤宁宫铭。   ⑦ 我们曾经特请文史馆的衡亮先生到院参加意见。衡先生曾经当过清朝的御前侍卫和都统等职,当年他每隔几天在月华门值宿。
    他说:“每逢值宿的日子到五更天的时候,就听见乾清门有太监喊‘请大人们吃肉’,当时的习惯语是‘叫肉’。所有乾清门的侍卫进来到坤宁宫门口领肉。那时候我是伊立答(满语即站班的头目),还有几个御前的和卓钦(即侍卫中管理蒙文翻译事)、太医院值班的,共六人。
  进门来,从南窗下每人拿一块毯垫(白心红边),地当中有一灯架子(现在尚在坤宁宫),在灯前放下垫子,向西一叩首,坐下。  有太监给拿出一盘整方的肉,另有一人给盘内撒一把细盐,用手来撕吃,吃完把盘子一举,就有太监接过去,倘愿意再要也可以。
  ”这是他谈每日吃肉的情况。   ⑧ 据衡亮先生谈:同治大婚时,内务府堂郎中文索曾经把价值不过数千两的紫檀龙柜,开价十万两。   ⑨ 有些器物是举行祭祀时才陈设出来,平时则撤收,有些器物则是固定的。
       ⑩ 据衡亮先生口述。 。

2009-05-15

202 0

紫禁城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2009-05-15

216 0

  后寝部分有处于中轴线上的乾清、交泰、坤宁三座宫,它们是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处理日常公务及举行内朝小礼仪的场所。三宫的两边有供太后、太妃居住的西六宫;供皇妃居住的东六宫和供皇太子居住的东西六所;供宗教与祭祀用的一些殿堂,供皇帝休息、游乐的御花园以及大量服务性建筑也散布在后寝区里。
  所有这些前朝、后寝两部分的各种建筑都按照它们不同的功能和性质分别组成一个又一个院落,前后左右并列在一起,相互之间既有分隔,又有甬道相联,组成庞大规模的皇宫建筑群。 。

2009-05-15

219 0

   后寝是皇帝和他的皇后、嫔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即燕寝之所,包括寝宫、厨房、值房、供奉神像场所、祭祀场所等,亦由三路组成。它以中路乾清宫、坤宁宫和东西六宫为中心,位于两侧的东路和西路主要是先朝的妃嫔、或者没封的宫眷等居住的地方。
  西路设置有太后居住的慈宁宫、咸安宫,供奉神像的英华殿、隆德殿,还有众多的太监机构如监官典簿值房、司礼监经值房、司礼监掌管处、南司房等以及安供帝后梓宫的仁智殿。东路设置有祭祀祖先的内太庙,先朝妃嫔等居住的一号殿和仁寿宫等。
  慈庆宫于天启时改为太子宫。 。

2009-05-15

202 0

紫禁城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称为“后寝”。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