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民间借贷诉讼有哪些介绍?

民间借贷诉讼有哪些介绍?

全部回答

2018-04-10

2 0
    一、民间借贷的法律定义 第一条民间借贷与金融借贷 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下列纠纷,应当作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受理。 自然人与银行或其他具有放贷资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之间发生的借贷纠纷不属于民间借贷,属于金融借贷纠纷。
     第二条民间借贷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差别 当事人之间对因买卖、承揽、股权转让等其他法律关系产生的债务,经结算后,债务人 以书面借据形式对债务予以确认,债权人 据此提起诉讼,而债务人或担保人对基础法律关系的效力和履行事实提出抗辩并有证据证明纠纷确因其他法律关系引起的,原则上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但借据仍可以作为基础合同履行的重要证据。
     二、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 第三条借据约定了还款日期 借条或欠条上双方当事人约定了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从约定日期开始计算两年,诉讼时效期间内发生中断或中止情形的除外。 出借人在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的,其主张的债权受法律支持。
  出借人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应当立案,但借款人由此取得时效抗辩的权利,得以对抗出借人行使债权,出借人最终有可能无法实现债权。   第四条借据未约定还款日期 出借人依据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条提起诉讼,从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出借人依据未注明还款期限的欠条提起诉讼,从出具欠条的第二天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但名为欠条,实为借条的按前款规定处理。 第五条超过诉讼时效的补救措施 出借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发出催收通知,借款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的,应视为对原债权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应受法律保护。
     第六条如何延长诉讼时效 借款人在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 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两年。 第七条借款人如何主张诉讼时效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形除外。
     第八条分期履行的债务该如何计算时效 借款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三、民间借贷案件的管辖法院 第九条一般管辖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合同纠纷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第十条特殊的一般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法复[1993]10号),出借人住所地为合同义务履行地,但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出借人住所地作为合同履行地,由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第十一条协议管辖 借贷双方在不违反民事诉讼法有关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情况下对诉讼管辖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四、民间借贷案件原告与被告的确定(诉讼主体) 第十二条借款人与出借人的资格认定 持有借据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推定为债权人,具有原告主体资格。
    借据上署名的借款人推定为债务人,具有被告主体资格。 第十三条出借人为多人的情况 出借人两人以上的共同债权,仅一个或者部分出借人对借款人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出借人为共同原告,但明确表示放弃向借款人主张权利的其他出借人除外。
  放弃债权的其他出借人对借款人另行提起诉讼的,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第十四条借款人为多人的情况 对于共同债务人为两人以上的借贷纠纷,出借人仅起诉部分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第十五条借款人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情况 企业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签订的借款合同,人民法院应当列个人为当事人;企业法定代表人以企业名义签订的借款合同,人民法院应当列企业为当事人。   五、民间借贷中的利息 第十六条民间借贷约定利息才是有偿 民间借贷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
  借贷双方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第十七条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区别 借贷双方对借款期限内的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约定的利率超过借贷行为发生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以下简称四倍利率),超过部分的利息,法院一般不予保护。
     超过四倍利率就是高利贷。 第十八条本金中预先扣除利息 借据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 利息已经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本金应当按照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 第十九条如何计算复利 债权人出示的借据系双方对前期借款本金和利息进行滚动结算后重新出具,计算复利的,折算后的实际利率没有超出四倍利率的,借据确认的欠款金额可以认定为本金;折算后的实际利率超出四倍利率,超出部分的利息应当从本金中扣减。
     第二十条逾期利息的计算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从其约定。超出四倍利率的,超出部分的利息,法院一般不予保护。 逾期利率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仅约定借期内的利率,没有约定逾期利率的,出借人参照约定的利率或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3]251号)第三条关于罚息利率的规定,以约定利率再上浮30%-50%的利率,向借款人主张逾期还款利息的,可以予以支持,但均以不超出四倍利率为限; (二)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的,出借人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向借款人主张自借款逾期之日起或者自权利主张之日起的利息损失的,应当予以支持。
     第二十一条违约责任与逾期利息的关系 借贷双方对逾期还款的责任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的,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或者违约金,但均以不超过四倍利率为限。 出借人同时主张逾期利息和违约金,折算后的实际利率没有超出四倍利率的,法院可以予以支持。
   第二十二条违约金与实际损失 我国的违约金以补偿原则为主,以惩罚原则为辅。  违约金不能过分高于实际损失。 借贷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超出四倍利率的,法院应当对超出部分予以减少,但债务人明确表示自愿给付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不当得利 债务履行完毕后,借款人以利息或者违约金超过司法保护幅度为由,起诉请求出借人返还其已支付的利息或者违约金的,一般不予支持。   超过四倍利率的利息或违约金具有合同的约定,很难认定为不当得利。
   六、借款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第二十四条借款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借贷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借款合同、出具借条、欠条、发送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以书面、口头或者其他方式达成借贷合意的,借贷合同成立。 依法成立的民间借贷合同,自款项实际交付借款人或者借款人指定、认可的接收人时生效。
     第二十五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可以不履行 依法成立的借款合同,在出借人实际履行合同义务之前,出借人可以选择不履行合同,而不用承担违约责任。因为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实践性合同,该合同的生效不仅需要当事人之间达成借款的合意,还需要出借人实际履行才生效。
  没有生效当然不用承担违约责任。   七、举证责任的分配 第二十六条出借人的举证责任 出借人人应当对借贷金额、期限、利率以及款项的交付等借贷合意、借贷事实的发生承担证明责任。
  借款人提出抗辩的,应当提供反驳证据证明。 第二十七条借款人的举证责任 借款人主张借款本金、利息等债务已经归还或者部分归还的,应当承担证明责任,不能提供证据或者举证不足,对其主张不予支持。   第二十八条款项交付凭证的不足 出借人人仅提供款项交付凭证,未提供借贷合意凭证,借款人提出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或者其他关系抗辩的,出借人人应当就双方存在借贷合意提供进一步证据。
   第二十九条有借据而没有款项交付凭证 对于现金交付的借贷,债权人仅凭借据起诉而未提供付款凭证,债务人可对款项交付提出合理异议。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法律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