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奇高速崛起的奇迹只发生在
感觉有很多以外因素凑到了一起,不能肯定里面是否有什么必然因素。具体如下:
1)中国文化中心的影响。
比较日本和当年的低地国家还有中东某些国家,可以发现二战前的日本,国家领导层有个影响力似乎比较大的“目标”:取得地区领导地位。 荷兰那块只知道赚钱,连殖民地都没搞大;阿联球那块似乎只知道花钱。但是日本不但做到了凝聚举国力量几十年以备战,而且积攒出来的资本花的都很有目的。
这个现象在朝鲜也有,当年清代明的时候,朝鲜似乎就自认为承袭了汉文化正统来着。 日朝的区别在于,日本有一次“开国”的经历,它不但在国力足够后有了“自己可以做东亚中心”的觉悟,还知道具体可以靠什么手段来做到这点。
2)接近中国...全部
感觉有很多以外因素凑到了一起,不能肯定里面是否有什么必然因素。具体如下:
1)中国文化中心的影响。
比较日本和当年的低地国家还有中东某些国家,可以发现二战前的日本,国家领导层有个影响力似乎比较大的“目标”:取得地区领导地位。
荷兰那块只知道赚钱,连殖民地都没搞大;阿联球那块似乎只知道花钱。但是日本不但做到了凝聚举国力量几十年以备战,而且积攒出来的资本花的都很有目的。
这个现象在朝鲜也有,当年清代明的时候,朝鲜似乎就自认为承袭了汉文化正统来着。
日朝的区别在于,日本有一次“开国”的经历,它不但在国力足够后有了“自己可以做东亚中心”的觉悟,还知道具体可以靠什么手段来做到这点。
2)接近中国还有另一个好处:祸水西引。
美国开始扩张以前,欧洲和中国地区间隔很多国家,所以欧洲殖民者的很多资源都用在中间的这些地方,能投入东亚地区的不多。
而以未开始改革的日本和中国来说,肯定是中国这块蛋糕更值得一吃。
3)最近了解到一个事情:英/俄在“远”东的竞争。
从历史上可以知道,沙俄在我们国家东北那块很花过不少力气;而且它还可以通过新疆或者中亚某些国家,获得直接到达印度的途径。
这个印度可是有英国王冠上的宝石的说法,英国自然要在沙俄的手伸进来之前做出反应。比如,试图把印度附近的西藏地区纳入殖民地,或者在远东扶植出一个可以和沙俄抗衡的小弟国家。
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当时似乎都是“小弟”候选国来着。
二国有很多海军军官似乎就是在欧洲培养出来的,很多大号军舰似乎也买自英国。可惜,日本把国力都用在军备上;我们国家不过一个下辖数省的北洋备出了点名堂,可是就这点资本也有不少用在造园林之类的地方。一心一意对三心二意,胜败之数么。
。。
这种扶植二个竞争者给自己打下手的做法,后来的大公司很多都用过,而且还很有效果。甲午之后没几年,沙俄不就在日本手里栽了好大一个跟头么?而且还是在东北地区栽的。。。
4)之后到二战就不说了,中国、沙俄都没戏,日本在东亚还有对手么?自然是步步为营的扩张开来。
5)然后是二战之后。和其它要从战争中恢复的国家相比,日本有二个优势:美国负责国家安全,直接融入美国牵头的经济体系。
据说八十年代以前,日本军费都是在1%以下的。这就硬生生剩出零点几个百分点的GDP了。
战后三十年里,很多国家都在打仗。于是二边一增一减,这个优势就很大了。
后一个优势很好理解:在上海工作赚个基本工资,邮寄回哪个穷乡僻壤可以养一大家子。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做到的,能去美国卖东西,那也得有东西卖才行。
日本给英国卖命时被现代工业化了一遍,还自己造出过战列舰和战斗机,战后造些摩托车之类的民用商品自然不在话下。
6)近几十年。。。
诸如此类吧。而且日本近一百五十年,国内发展似乎没中断过。
这持续百多年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积累,或者才是“奇迹”的基础吧。
世界上多数国家,这一百五十年里国土给犁过一遍的不在少数。日本最惨的时候不过是二战战败,可紧接着美国就全盘接手。最难得的是日本对这种接受还没什么反弹。
。。
其实所谓“奇迹”也不是“只”发生在日本。
美国就是一例。十九世纪初还给英军端掉过首都,到十九世纪末不但从东岸买到西岸,甚至还有了一支能环球航行的战列舰舰队,然后就是一百年的世界第一强国。
。。日本的可差的远。
德国也不差。俾斯麦以前,德国连个统一政府都没有;俾斯麦之后德国能连打二场世界大战而不损及根本。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