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鱼三甲反潜反舰鱼雷呢?
1985年之前,鱼-3型鱼雷是中国海军的第一种自制大型声导深水反潜鱼雷。6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为核潜艇配套研制一种深水反潜鱼雷作为匹配武器装备,设计要求该型鱼雷采用电动推进和被动声导系统,在深水攻击敌方潜艇(尤其是核潜艇)时,不受背压影响。
当时闭循环等新型动力系统尚未出现,中国根据国内水平选择电动力是较为合理的方案。 1964年冬,705研究所开始论证这种电动声导反潜鱼雷,1966年3月,国防科工委批准了研制方案,并命名为鱼-3反潜鱼雷。
在研制中,先后突破了高性能银锌电池、铝合金焊接鱼雷壳体、多波束自导装置等关键技术。1969年制出首具样雷,但迟至1984
年才研制成功。1988年5月,“汉”级核潜艇在海南深水实验场成功地进行了水下深海发射试验。
该发射系统能捕获目标并自动跟踪,一次过靶失掉目标后,仍可再次搜索与再次攻击。80年代后期,705研究所又对鱼-3型加以改良,1991年试验成功性能更优良的鱼-3甲改进型,亦称为“中华鲟”二型反潜鱼雷。
鱼-3改的最大特点,推测是导引系统由单一被动声导改为主被动联合声导,攻击导引精度和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根据台湾资料,鱼-3型鱼雷最大射程为15千米,最大使用深度约240米,最高航速为40节。
中国海军的第一种自制大型声导深水反潜鱼雷,代号YU-3。目前,该型鱼雷为汉级攻击潜艇的主战装备,夏级弹道导弹潜艇的自卫装备。6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开始研制核潜艇,决定研制一种深水反潜鱼雷作为匹配武器装备。
在设计上,该型鱼雷采用电动推进系统和被动声导系统。在战术上,以能在深水攻击敌方潜艇,尤其是核潜艇作为基本作战要求。1964年冬,705研究所开始论证这种电动声导反潜鱼雷。
1966年3月,国防科工委批准了研制方案,并命名为鱼三反潜鱼雷。在研制中,先后突破了高性能银锌电池,铝合金
焊接鱼雷壳体,相位多波束导引装置等关键技术。 1969年制出样雷,1984年研制成功。
1988年5月,汉级核潜艇在海南深水实验场成功地进行了鱼三鱼雷水下深海发射试验。该发射系统能捕获目标并自动跟踪,一次过靶失掉目标后,仍可再次搜索与再次攻击。80年代后期,705研究所又对鱼三型加以改良,1991年试验成功性能更优良的鱼三改良型,亦称为中华鲟二型反潜鱼雷。
鱼三改的最大特点,推测是导引系统由单一被动声导改为主被动联合声导,攻击导引精度和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
[展开]
●“鱼”-3型潜对潜电动声自导鱼雷
装备在攻击型核潜艇上的“鱼”-3型潜对潜电动声自导鱼雷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反潜鱼雷。中国鱼雷的研制工作从直航式跨越单平面自导反舰型,直接研制“鱼”-3型双平面声自导反潜鱼雷,可以说是一次飞跃。
为研制该型鱼雷,1964年冬,705研究所成立了论证小组,并于次年4月至10月在所内反复组织论证。 同年11月,国防科委在北京召开审查该型鱼雷研制方案与任务分交的会议。1966年3月,国防科委批复该型鱼雷研制任务。
该型鱼雷由董琳任主任设计师,杨保生和江连方任副主任设计师。同年5月底,该所提交了全套论证报告,制定了核潜艇搜
潜、攻击方案,考核修订了“鱼”-3型鱼雷的原定战术技术指标;随后,全面展开全雷总体、控制、自导、引信、壳体结构及电动推进系统的技术设计工作,制定相应的原则工艺,并确定和协调了核潜艇液压平衡式发射装置研制方案及鱼雷内外场实验规划。
同年底,国家计委、国防工办先后批复705研究所750试验场的基本建设等规划。1967年,在中央军委对核潜艇工程发出的《特别公函》的号召下,705研究所与80余个协作单位大力协同、排除干扰,于1969年初步建成750深水试验场,并按时总装出4条原理样雷。
与此同时,鱼雷深水发射装置也经过原理试验与试制后,按时装上潜艇。 1969年秋,“鱼”-3型零批原理样雷湖上试验成功。为适应设计定型的紧迫进度,705研究所决定预先投产用于设计定型的小批正样雷,经修改设计后,于1971年春在上海全部总装成功。
1972年,该批设计定型样雷顺利进行了湖上试验;1975年设计定型。
声自导系统是该型鱼雷的关键系统。 原先采用机械扫描方案,由于自导距离短,只能采取高速接近、低速自导的中途变速方案。
这不仅限制了航速,而且增加了电气装置的复杂性。1967年,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为主,705研究所参加,在主要研制负责人侯朝焕的带领下,共同协作研制了多波束声自导系统,提高了鱼雷自导搜索速度和捕捉概率,改善了自导性能。
为尽快完成该雷的试制任务,1974年到1976年初,在云南省国防工办领导下,由云南省六机局组织承担生产任务的曙光机械厂及其它有关单位成立了省会战指挥部,开展了攻关大会战。
历经三年的艰苦努力和曲折奋斗,在云南省内外40余个单位的通力协作下,该型鱼雷的大会战终于告捷。 1977年12月,零批“鱼”-3型鱼雷生产定型用的第一条样雷湖上试验取得成功。
1984年,该型鱼雷被批准生产定型。1988年5月,“汉”级核潜艇在海南深水实验场成功地进行了水下深海发射试验。该发射系统能捕获目标并自动跟踪,一次过靶失掉目标后,仍可再次搜索与再次攻击。 80年代后期,705研究所又对鱼-3型加以改良,1991年试验成功性能更优良的鱼-3甲改进型,亦称为“中华鲟”二型反潜鱼雷。
鱼-3改的最大特点,推测是导引系统由单一被动声导改为主被动联合声导,攻击导引精度和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鱼”-3型鱼雷主要性能参数为:直径534。 4毫米,长6。
6米,总重1340千克(战雷)、1203千克(操雷),装药量在190千克以上(高能炸药),航速40节,航程大于15000米,使用深度6-250米,最大发射深度150米,陀螺设定转角0度至正负170度。
小平头———鱼三甲反潜反舰两用鱼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