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南华工商学院现在的校风和师资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是199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国家教委备案,广东省总工会在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的以文科为主、兼含工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是全国第一所由社会团体——工会创办的具有普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学校,属国有民办新机制。 学院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总工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院和干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院形成了“求真务实”、“勤恳好学”、“健康和谐”、“儒雅自尊”的“博雅教育”理念。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引力激发育人张力,以建设精神家园、培养人文素养为核心,以环境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部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是199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国家教委备案,广东省总工会在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的以文科为主、兼含工科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是全国第一所由社会团体——工会创办的具有普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的学校,属国有民办新机制。
学院行政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总工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广东省教育厅,学院和干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院形成了“求真务实”、“勤恳好学”、“健康和谐”、“儒雅自尊”的“博雅教育”理念。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引力激发育人张力,以建设精神家园、培养人文素养为核心,以环境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为重点,以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打造具有博雅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院自建校以来共培养了9691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以广东省为主,面向全国部分地区招生,以全日制经贸类专业高职高专教育为主体,兼顾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
学院根据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诚信创新、求真务实、儒雅自尊、严谨和谐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至2006年上半年,共计有全日制在校生7064人。目前,共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商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外语、计算机、旅游管理、法学、医学技术等9个教学系,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等22个专业,涵盖财政、电子信息、旅游、公共事业、交通运输、土建、文化教育、法律、医学卫生等九个大类。
2005年总体就业率达98。54%,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学院现有天河、黄埔和清远(建设中)三个校区,共753。28亩,总建筑面积127638。23平方米,其中清远校区占地面积460。
59亩,规划一期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预计明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45。1万元。拥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44个,校外共建实习基地50个。图书馆藏书57。
46万册。清远校区2008年第一批新生入住,在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邻,在当地新政府的对面,今年启用清远新校区为升格为本科院校而打基础。
学院教师总数为406人,生师比为17。
8:1,其中专任教师345名,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25人,高级职称教师88人,中级职称教师95人,“双师素质”教师125人,“双肩挑”教师5人,兼职教师56人。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院形成了“求真务实”、“勤恳好学”、“健康和谐”、“儒雅自尊”的“博雅教育”理念。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化引力激发育人张力,以建设精神家园、培养人文素养为核心,以环境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为重点,以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标,打造具有博雅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院通过各项教学基本建设和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学院成立以来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为学院题写校名;200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张秋俭书记视察学院,对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从1994年至今,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直工委文明单位;1997年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普法先进单位等称号;2001年,学院党委被评为省总直属机关基层先进党委,2006年该院党委被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学院的创办与发展,一直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虽是“国有”,但学院自创办之日便无财政拨款,完全靠学费运转,办学条件非常艰苦。
办学十余年来,在机会不均等的条件下,学院之所以取得了与同类公办院校一样的结果,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共培养了9691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原因就在于:对生存与发展双重压力的正确认识,转化为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不竭动力,从而较为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特色创新之路:立足一线定位,强化博雅教育。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