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美食/烹饪 酒类/饮品

红酒代理加盟是选择国内的红酒好还是国外的红酒好?

全部回答

2019-01-30

0 0
    高菲酒业资深市场分析师如是说:酿造的执行标准不同国内葡萄酒的酿造标准执行于我国的标准,但我国这种标准相比于国外欧盟严谨的葡萄酒执行标准却需要很大的提高。首先世界上各知名葡萄酒生产国早已有严格而详尽的有关葡萄酒的法律条文,从葡萄品种的选择、种植的方式、采摘到酿造方式以及陈酿方式等过程中都有严格法律约束。
    只有在严格合理且完善行业法律的监管之下,一个国家的一个行业才能够健康发展。例如法国在1935年通过了大量关于葡萄酒质量控制的法律。这些法律建立了一个原产地控制命名系统,并由一专门的监督委员会(原产地命名控制管理局)来管理。
  因此法国拥有了一个世界上最早的葡萄酒命名系统,以及最严格的关于葡萄酒制作和生产的法律。  而我们国家现在在葡萄酒管理机制上还十分的不足。2004年中国出台了《中国葡萄酒技术规范》,规定本身就与国外有很大差距,而且一直没有落实到企业执行。
  企业基本上是处于无序化生产状态。在2008年1月1日起才开始实施的强制性葡萄酒新国家标准,意在于加强我国葡萄酒生产的规范性以提高整体的葡萄酒质量。  新国标的良好实施,还需要技术支持、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消费者认识的提高等综合因素的相互配合。
  只有新国标得到很好的执行,才会使国产葡萄酒的质量得到期望的提高。另外,这个新国标本身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与国际通行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例如为保证葡萄原料的质量,新国标对每亩葡萄的产量做出了最高3000斤的限制。
    但很少会有部门真正去检查落实,而国外的亩产一般最高不高于2000斤。新国标中明确规定:一等葡萄酒,其葡萄原料的含糖量必须不少于180克/升,而含糖量少于120克/升的酒葡萄不可用作酿酒。
  通常,17g/L—18g/L的糖分可转为1°酒精,即1L葡萄汁发酵要获得1°的酒精度,则必须有17—18g的糖分,所以即使达到标准,酿酒时仍然需要添加糖才可得到应有的酒精度。  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国际化之路依然漫长。
  2。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原料不同酿制葡萄酒的葡萄原料决定着葡萄酒的质量,好的葡萄是酿造好的葡萄酒的基本前提。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在原料上的差异,是导致其内在品质差距的直接原因,其中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葡萄园不同我们国家的葡萄种植起步晚,而且在葡萄种植地区的选择上没有其它国家那么讲究。
    葡萄的种植除了我们平时注意的光照时间和降水量,还有一个对葡萄酒质量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地质环境。没有丰富的矿物质,或者说在地下2-3 米以后没有充足的钙,及一些其它的对葡萄树有益的矿物质来滋养葡萄树,即使国内葡萄树的年龄逐渐起来了,但是质量还是难以提高。
  国外的老葡萄树之所以酿出来的酒好,是因为老的葡萄树树根扎的深,而且有丰富的矿物质的地区产出的酒往往等级很高,质量很好。  国内这方面的管理和检测基本是空白。(2)葡萄园的管理方式不同在我国,由于土地国有政策,土地大都分散在农民手中,酿制葡萄酒所需的大量葡萄原料只能够由果农分散种植,在收获的季节由各酿酒公司负责收购。
  由于果农的分散种植,难以实现真正的统一管理,果农们总会按照各自的方式管理,不断地浇水,葡萄根会横向发展,吸水较多,而吸取的养分较少,化肥、农药无限定,采摘时间也与品质无关。  这必然导致葡萄原料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绝大多数果农的栽培管理经验都很有限,部分人还有抗拒西方酿酒葡萄的栽培方式的心理,这样葡萄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在进口葡萄酒的生产国家中,虽然新旧世界的管理方式会有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的大片葡萄园都能够统一管理,几十公顷或几百公顷的葡萄园可以由酿酒师确定何时采收。    酿酒葡萄的种植在欧洲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新世界国家也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且新世界国家最初的葡萄栽培种植均是从旧世界的欧洲引进的,所以进口葡萄酒葡萄原料的生产者们至少都有基本的酿酒葡萄的栽培观念。
  除大灾时国家允许使用规定的农**种外(当年不产正牌酒),基本不使用化肥及农药。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酒类/饮品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美食/烹饪
酒类/饮品
烹饪方法
厨具
餐厅/酒店
酒类/饮品
酒类/饮品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