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什么典故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相传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 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全部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
相传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
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
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
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
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
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
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农历九月初九),是华人“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这就是说,中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某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载: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绎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丸日登山饮菊花酒,妇人带茱萸囊是也。东汉年间,这个故事传开,从此,每逢农历九月初九,插茱萸和登高饮菊花酒,便成了历代相传的风俗。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而在这些文学家的故事里,包含着重阳节的各种风俗,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等。这些故事都成了有名的典故,所以这些风俗也为人们所熟知。
至于与重阳节有关的文人故事,恐怕要算孟嘉落帽和白衣人给陶渊明送酒最有名、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了。
盂嘉是东晋时代的著名文人,说起来还是陶渊明的外租父。他在当时最有权势的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幕下当参军。
九月九日,大将军桓温邀集宾客幕僚作登高盛会,在山顶大摆筵席,饮酒赋诗。出席节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齐,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问,一阵风刮过,把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竟然没有察觉帽子已不在头上。
但主人桓温已经看见了,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章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著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盂嘉。没料到孟嘉虽已酒醉,但神志不乱,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笔来;作了一篇文章酬答。
满座的人读了他的文章,都叹息称好,一时传为美谈。
大诗人陶渊明的重阳故事更有名。陶渊明最爱菊花,简直是个“菊迷”。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
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今江西)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又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多煞风景!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
古人认为菊花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所以不但用来酿酒,也用来食用。屈原的《离骚》所谓“餐秋菊之落英”,即是一例。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
陶渊明真是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罢。
由于这些重阳掌故的广泛流传,六朝以后文人都很重视重阳节,诗文中以重阳节为题材的,可称节令诗中的大宗。唐朝诗人工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咏重阳的诗,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了。杜甫的重阳诗也很多,很有名,如“醉把茱萸仔细看”等,特别提到茱萸。其他不少诗人,凡写重阳诗,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所以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这是一种小乔木,树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树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西晋初期的周处在他所写的《风土记》中,曾说到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宴会;把它称作“茱萸会”。
周处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所记的风俗是江南风俗。
比周处稍后的晋朝人陆翻的《邺中记》,也写到当地重阳有登高和佩茱萸的习惯。邺中是现在的河北省临彰一带,可见北方也有同样的风俗。按道理推论,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
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至于登高,在秋高气爽、遍地黄花的重阳时节,上山登临游览,欣赏深秋的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怕的感受。重阳节登高之风,在唐代已很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诗云: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裹,山翠县楼西。
唐代诗人邵大震的一首诗云: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如果说登高游览还只是文人们喜欢的事,那未追究起来,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正是好时机,农民们向来管这种上山采集叫“小秋收”。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当然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
重阳赏菊饮酒,也是一个传统的风俗。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写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首诗抒发了人老心壮的慨叹之情。至于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的诗句,语言隽永,诗意清新,更写出了赏菊饮酒的情趣。旧时重阳节还饮菊花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据《西京杂记》载:
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的习惯。重阳糕就是用粉面蒸糕,辅料有枣。栗或肉。
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高,象座小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思。有的在重阳糕上还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吧。
地面上最高的地方当数山,重阳节登高,本来也是要登山的。
但不少地方是平原地带,周围没有山,那怎么开展登高活动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这样就简单了。顾名思义,“登高”就是上高处登临,那未在当地找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地方就行了。
好多地方有塔,不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筑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登高的理想场所。另外城镇都有城楼,通常都很高,也是个可去之处。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
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农历九月初九),是华人“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这就是说,中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某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载: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绎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丸日登山饮菊花酒,妇人带茱萸囊是也。东汉年间,这个故事传开,从此,每逢农历九月初九,插茱萸和登高饮菊花酒,便成了历代相传的风俗。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而在这些文学家的故事里,包含着重阳节的各种风俗,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等等。这些故事都成了有名的典故,所以这些风俗也为人们所熟知。
至于与重阳节有关的文人故事,恐怕要算孟嘉落帽和白衣人给陶渊明送酒最有名、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了。
盂嘉是东晋时代的著名文人,说起来还是陶渊明的外租父。他在当时最有权势的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幕下当参军。
九月九日,大将军桓温邀集宾客幕僚作登高盛会,在山顶大摆筵席,饮酒赋诗。出席节宴的人都衣冠楚楚,穿戴整齐,杯盏相酬,兴致很高。突然问,一阵风刮过,把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孟嘉这时已有几分酒意,竟然没有察觉帽子已不在头上。
但主人桓温已经看见了,便叫在座的孙盛作文章嘲笑他。孙盛也是当时很著名的文人,他遵照桓温的命令,在席间写了一篇文章责难盂嘉。没料到孟嘉虽已酒醉,但神志不乱,依然文思敏捷。孙盛的文章刚做好,他草草一看,立刻提起笔来;作了一篇文章酬答。
满座的人读了他的文章,都叹息称好,一时传为美谈。
大诗人陶渊明的重阳故事更有名。陶渊明最爱菊花,简直是个“菊迷”。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的乱世,不满当时的政治倾轧和官吏的腐败,也有高洁的品格,正和菊花的精神契合。
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今江西)隐居,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他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传颂。陶渊明又喜欢喝酒,可是因为家贫,时常缺酒。那年重阳,陶渊明在篱边赏菊,却没有酒喝,不能一醉,多煞风景!他只得采了一把菊花在手里,嗅嗅嚼嚼,聊以为遣。
古人认为菊花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所以不但用来酿酒,也用来食用。屈原的《离骚》所谓“餐秋菊之落英”,即是一例。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酒,陶渊明正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忽然远处来了一个白衣人,那人原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送酒来给陶渊明的。
陶渊明真是喜出望外,立即打开酒瓮,对着菊花开怀畅饮,尽醉方罢。
由于这些重阳掌故的广泛流传,六朝以后文人都很重视重阳节,诗文中以重阳节为题材的,可称节令诗中的大宗。唐朝诗人工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咏重阳的诗,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了。杜甫的重阳诗也很多,很有名,如“醉把茱萸仔细看”等,特别提到茱萸。其他不少诗人,凡写重阳诗,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所以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这是一种小乔木,树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树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西晋初期的周处在他所写的《风土记》中,曾说到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宴会;把它称作“茱萸会”。
周处是东吴义兴(今江苏宜兴)人,所记的风俗是江南风俗。
比周处稍后的晋朝人陆翻的《邺中记》,也写到当地重阳有登高和佩茱萸的习惯。邺中是现在的河北省临彰一带,可见北方也有同样的风俗。按道理推论,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
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至于登高,在秋高气爽、遍地黄花的重阳时节,上山登临游览,欣赏深秋的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怕的感受。重阳节登高之风,在唐代已很盛行。许多诗人为此写了不少诗篇。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诗云: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裹,山翠县楼西。
唐代诗人邵大震的一首诗云: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如果说登高游览还只是文人们喜欢的事,那未追究起来,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
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正是好时机,农民们向来管这种上山采集叫“小秋收”。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当然是后来的事。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
重阳赏菊饮酒,也是一个传统的风俗。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菊花,别有一番情趣。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写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首诗抒发了人老心壮的慨叹之情。至于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的诗句,语言隽永,诗意清新,更写出了赏菊饮酒的情趣。旧时重阳节还饮菊花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据《西京杂记》载:
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的习惯。重阳糕就是用粉面蒸糕,辅料有枣。栗或肉。
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高,象座小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思。有的在重阳糕上还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吧。
地面上最高的地方当数山,重阳节登高,本来也是要登山的。
但不少地方是平原地带,周围没有山,那怎么开展登高活动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登高”而不叫“登山”,这样就简单了。顾名思义,“登高”就是上高处登临,那未在当地找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地方就行了。
好多地方有塔,不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筑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登高的理想场所。另外城镇都有城楼,通常都很高,也是个可去之处。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
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把重阳节称为“老人节”或“敬老节”,多少也有这个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