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圆舞曲,波尔卡
什么是圆舞曲
圆舞曲(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的旋转舞。风行于19世纪。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圆舞曲的节奏滑行、旋转,情绪活泼。最著名的圆舞曲有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法国瓦尔德退费尔《溜冰圆舞曲》等。 不过也有许多为钢琴或管弦乐团的圆舞曲,并非实用的舞曲,如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钢琴曲《大圆舞曲》,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圆舞曲》等。
什么是波尔卡
“波尔卡”是一种题材,指一种男女对舞的舞曲。 它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写过这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圆舞曲,
英文是Waltz,所以有时也音译为“华尔兹”,...全部
什么是圆舞曲
圆舞曲(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的旋转舞。风行于19世纪。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圆舞曲的节奏滑行、旋转,情绪活泼。最著名的圆舞曲有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法国瓦尔德退费尔《溜冰圆舞曲》等。
不过也有许多为钢琴或管弦乐团的圆舞曲,并非实用的舞曲,如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钢琴曲《大圆舞曲》,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圆舞曲》等。
什么是波尔卡
“波尔卡”是一种题材,指一种男女对舞的舞曲。
它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写过这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圆舞曲,
英文是Waltz,所以有时也音译为“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慢三拍子农民舞曲“连德勒”。
18世纪~19世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交响曲作品中出现了这种舞曲,随着古典音乐的发展,它的速度不断加快、和声色彩进一步丰富、19世纪初、圆舞曲还难登大雅之堂,由于奥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偏爱与推崇,得以同高雅的小步舞曲分庭抗礼,进而赢得大众欢迎进入浪漫音乐时期以后,著名作曲家竞相创作圆舞曲,推动了圆舞曲的发展。
韦伯的《邀舞》是第一部技巧细腻的圆舞曲,于1848年首次作为芭蕾音乐使用:舒伯特创作的钢琴圆舞曲蕴含“高贵”“悲伤”“多情善感”等情调,为圆舞曲体裁注入了新的表现内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创作了由序奏、尾声加数首小圆舞曲联缀而成的圆舞曲套曲结构、完善了这种体裁的形式结构和表现内涵,标志着圆舞曲达到雅俗共赏的最高水平。
近代圆舞曲可分为维也纳式和法国式两种主要类型。前者通过三拍子中第二拍稍早出现的处理,突出韵律动感;后者则由三拍子(3/8或3/4拍)转为六拍子(6/8拍),并伴以不断加快的演奏速度,把音乐推向高潮。
圆舞曲的用途和表现内内容都比较广泛。可用于交际场合伴舞(多为维也纳式),也可用于歌剧、舞剧音乐,还常常以独立的器乐和声乐圆舞曲形式演奏或演唱。圆舞曲的代表作有:海顿的《德意志舞曲》,韦伯的《邀舞》,古诺的《浮士德圆舞曲》,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圆舞曲》,柴科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皇帝圆舞曲》等。
波尔卡
Polka
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2/4拍子的对舞。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都认为它源于自己的文化传统。19世纪30年代流行于捷克农村的一种波尔卡节奏的舞蹈的舞步为波尔卡提供了基础。
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地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主要的舞步有两种:一种是单足弹跳步,可以前进、后退或旋转,称为波尔卡步;另一种是脚跟、脚尖轮流击地的动作。
1840年,波尔卡由专业舞蹈家带到巴黎,在奥德翁剧院表演;巴黎的舞蹈大师们又把它改编成一种有5个花样(见乡村舞)的舞蹈,深受公众喜爱。1844年,巴黎的舞蹈教师采拉里乌斯把它带到伦敦,又传遍英国,从温莎城堡到小城镇的舞会上都在跳波尔卡。
与此同时,巴黎和伦敦的剧院中陆续出现了一些表演性的变体。F。切里托和A。圣-莱昂所创作的一种3/4拍子的变体称雷多瓦舞,也很有名。作曲家B。斯美塔纳的《被出卖的新娘》和J。魏恩贝格尔的《风笛手什万达》等歌剧中也都运用了波尔卡舞。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