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发展,是否加速了地球的灭亡
人类超过75亿,动物就不复存在了,我国幅员辽阔,有不同的地带,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受季风影响强烈,各地气候差异较大。这些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地区的差异性。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资源开发强度高,人口压力大。 这是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科学技术落后,管理水平降低,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阶段,对资源的需求量还比较大。这是影响我国未来生态环境状况最根本的因素。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有历史的原因,也受到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不足导致经济活动决策失误和管理上的混乱,则是几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 ...全部
人类超过75亿,动物就不复存在了,我国幅员辽阔,有不同的地带,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受季风影响强烈,各地气候差异较大。这些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地区的差异性。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资源开发强度高,人口压力大。
这是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科学技术落后,管理水平降低,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阶段,对资源的需求量还比较大。这是影响我国未来生态环境状况最根本的因素。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有历史的原因,也受到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不足导致经济活动决策失误和管理上的混乱,则是几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
在生态环境方面,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草原退化面积达0。87亿公顷,并仍以每年133万多公顷的退化速率在及扩展;森林覆盖率仅为13%左右,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
2%;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有加重的趋势,1990年相继发持较大面积赤潮26起;时至今日,对野生动植物乱捕滥杀、过度采伐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控制。 1 开发历史长,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今天的生态环境是历史塑造的。
目前我国一些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覆盖率低,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北方大面积的沙化土地等,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开发过程中形成的。 (1) 垦殖历史长,规模大 (2) 战火频繁,修边筑塞 (3) 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4) 帝国主义掠夺 如日本侵占东三省后,平均每年采伐木材约500万立方米。
“9。18”事变后的14年中,日本侵略者共掠夺木材6400万立方米,采伐面积400多万公顷。帝国主义的掠夺是我国东北森里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森林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从历史上看,沙漠化土地的扩大也和森林砍伐密切相关。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勤劳、智慧、创造,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和古迹是令人自豪的。然而,几千年的开发历史所造成的森里覆盖率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大片的沙漠化土地,则是我国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所在。
也正是今后的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的客观现实。 2 人口增长快,生态环境压力大 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问题使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
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
人口增长快,地区分布不均,人口素质差,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1)人口与耕地的矛盾 我国拥有144亿亩土地,可供农、林、牧的面积66。5亿亩,人均不足6亩,不足世界人均33亩的五分之一。
耕地面积为20亿亩,人均不足2亩,比世界人均耕地少的多。由于人口的地理分布不均,全国有9各省市人均耕地不到1亩,浙江省人均耕地只有0。7亩。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耕地面积一直在缩减。 在我国许多地区,人口增长已经超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所能承载的限度。
例如,宁夏南部山区自1949年至1984年,总数增长2。29倍,年递增率达3。49%,大大超过同期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人均粮食由1949年的430公斤下降到1984年的234公斤。人口的发展完全抵消了经济的增长。
又如,甘肃中部18个干旱半干旱县,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82人,其中泰安县高达281。9人。按国际上通行的人口密度标准,干旱地区合理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人,半干旱地区25人。上述地区的人口密度已大大超过了标准值。
东南沿海,虽自然条件较好,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口剧增导致村舍相连,农田骤减,不少农村已无地可耕,人地矛盾在一些地区已相当尖锐。 (2)人口对资源的冲击 从全球来说资源问题是紧迫的,我国的情况更加紧迫。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人口问题,人口多对资源的需求大,直接增加了对资源的压力和冲击。就任据水平来说,我国很多资源和生活物资消费水平均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与资源富饶的国家相比就更低。 人口增长,造成粮食和能源压力过大,迫使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从而造成植被破坏,生态失调,水土流失,灾害加重,三料(燃料、饲料、肥料)更加紧缺,生产条件恶化,粮食产量难以上去。
这样便不可避免地陷入人口“越多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的深渊。 另外,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去,文化水平低,环境意识低下,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的巨大冲击和破坏。我国某些地区流行的“要想富,去砍树”的经营思想,广西、东北等地专营“餐馆”的出现和发展,贸易部门收购和出口珍稀野生动物生物制品,云南一些地方滥杀野生动物案件,都是由于环境意识低下造成的对资源破坏的例证。
(3)人口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不高,而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这与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下,资源的消耗与人口成正比,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而生活水准的提高则会增加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是在资源的消耗过程中产生的,不合理的利用与过多地消耗资源必然带来严重的污染。而这又与人口多、人口素质差直接相关。这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口剧增,还会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和蔓延。
人体本身也可以说是一个污染源。一个人每天要吸进0。75公斤氧气,呼出0。9公斤二氧化碳,人体从呼吸道排出的代谢物含有400多种化学物质。人的粪便中有三分之一的微生物菌体,1个成年人24小时内排出的微生物由400亿个。
人体相当于500瓦灯泡的热量。人口密集在一起,也会产生“热污染”。 3 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 生态环境涉及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具有内在的规律性。人类活动干预环境,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经济活动只有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规律,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特点,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全国规划、统筹安排。
有些工程项目,只顾近期或眼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认真考虑其生态效益,违背了生态规律,结果受到惩罚。虽曾多次编制环境规划,但主要是就污染论污染,没有从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方式、技术路线、城乡布局、产业结构、经营体制等通盘考虑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的关系,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教训是深刻的。
(1)不认识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工程建设忽视生态效应 生态环境的首要特点是其整体性,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各个环境要素乃至不同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协同一致。
当人们在某一地域进行开发和工程建设时,对生态环境的干预往往造成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后果,有些影响往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看出。我国是人均水资源少,水资源是空分布及不均衡的国家,蓄水保水,调控径流适宜项长期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缺乏生态观点,单纯强调工程蓄水,忽视植被的蓄水保水,调节径流的作用,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有些工程违背了生态规律,不仅造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也影响了工程的效益。
例如,位于塔里木河下游的罗布泊,原是一片绿洲,60年代以后,塔里木河上游垦田用水,水量大大减少,后来又修了大西海子水库,把塔里木河完全切断,只是罗布泊整个干枯,下游大片胡杨林因缺水死亡,沙化面积扩大。
(2)不认识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开发活动“一刀切” 生态环境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区域性,在我国尤为明显。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为复杂的多样的国家,南方和北方,山地和平原,高原和丘陵,内地和沿海等地理条件、光热情况、雨量多少、资源类型大为不同。
这种情况造就了我国不同地区各自的资源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潜在的物质基础,但也给合理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过去,我们长期对生态环境的这种区域特性不认识,不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普遍推行单一经济,处处强调粮食自给,因而导致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围湖造田,不仅没有发挥资源优势,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干旱地区的生态特点是自然条件差,生物量少,生物种类多样性低,土地肥力不高,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平衡非常脆弱,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破坏。由于对这种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不认识,在“牧民不吃亏心粮”的错误口号冲击下,盲目开垦,不仅未能生产多少粮食,还造成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
估计解放后被开垦的草原面积达4亿亩,其中三分之一已失掉土地生产力,变成了沙漠。例如,河北省坝上草原的张北、沽源、康保、尚义四县,原有草原1200万亩,由于滥垦破坏,现仅剩下草原约200万亩。草原减少,过渡放牧,退化严重,致使牲畜下降,1979年比1955年,牛下降50%,羊下降29%。
我国是多山国家,有很多高大山脉,造成了很多特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不认识这种特异性,以为乱砍乱伐,是造成水土流失和资源批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不认识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功能和价值,重用轻养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资源利用的基础上。
资源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前者用以点少一点,直到用光为止。后者具有两重性,不加抚育,无限制开发,就会衰竭,变成不可再生性。如果用养结合,就可不断再生,永续利用。 可再生资源的价值分为现实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资源的价值有潜在转化为现实总是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而由少到多第一步步扩展,逐渐趋于完善。例如,森林的使用价值,在原始社会一方面向人类提供生存栖居地和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因藏匿毒蛇猛兽而有害于人类。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要提供能源、建材和劳动工具为特征表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则反映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而现代社会,森林的价值已由过去单一的生物产品生产使用价值扩展为包括森林生态功能使用价值在内的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其潜在使用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表3-2)。草原同森林一样,除了向社会提供肉、毛、皮等畜产品外,还起着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我们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认识上,过多地重视现实使用价值,而忽视对其潜在使用价值的保护。
反映在开发利用上,重用轻养,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观点,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为局部利益牺牲整体利益。当经济价值与生态功能使用价值发生矛盾时,总是牺牲生态,让位于经济。 保护养育资源,按各自的生态规律去开发利用,才能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许多可再生资源的衰竭正是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其价值,违背生态规律,实行野蛮征服的结果。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