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唱歌时气不够怎么办?嗓门高怎么练

谢谢各位大哥大姐啦

全部回答

2017-12-06

61 0
    一、最大吸气量练习这个练习是深呼吸练习,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所有闲置的、平时呼吸用不到的、储备的肺泡,让它们在歌唱中发挥作用,以便在歌唱中获得最大吸气量,因而这种练习是强制往肺里吸气,让所有的肺泡都活动起来。
  练习的的要求是:“全身放松,慢呼慢吸,呼气呼尽,吸三呼一,吸气吸足,气沉丹田”。  重点是“呼尽”、“吸足”。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慢慢呼出肺中的气,呼气至最后要用力收腹,以使肺内的空气全部排出;第一次吸气至不能再吸时,屏息3秒,屏息时放松胸廓,这时会感觉气往小腹下沉,接着再做第二次吸气,然后再屏息3秒,再进行第三次吸气,至吸足不能再吸为止,再慢慢呼气。
    这是三吸、一呼的方法。三次吸气的办法可以使平常不活动的肺泡活动起来,从而相对增加肺活量。“气沉丹田”,是体会自己在最大吸气量时腹部的膨起程度,初练时可能肚脐以上鼓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肚脐以下也会鼓起,最后可以练到耻骨以上的小腹全部鼓起,这时肺的空气吸入量已经达到最大,中国古人称此为“气沉丹田”。
    这个练习每天练习1次,每次练习36个呼吸,用时大约15分钟。可以在练声时间同时练,也可以随便抽时间练。以后也可以经常练习,以巩固呼吸能力的不断加强。这种呼吸方法来源于古代道家性命双修时用的“入静、调息”的功夫,经常练习不仅可以增加肺活量,而且由于供氧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因而可以增强体力。
    如果有时间的话,每天练习2、3次,对身体没什么坏处。练习时有时可能会出现身体某一部位有点发热的感觉,这是促进血液循环的现象,可以不予理会,继续做即可。二、快速足量吸气练习这个练习的要领是“口鼻共用、快速吸气”。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歌唱时快速换气的需要。快速足量吸气练习强调快速吸气,即以最快的速度把气吸至最大吸气量,这时虽然吸气速度很快,但吸气量应当与最大吸气量练习中三次吸气时的吸气量一样多,有了最大吸气量练习的基础,快速吸足气并不难做,一下就可以把气吸到小腹最下端。
    呼气时则慢呼快呼均可,呼气时休息一下也可,不做要求。快速吸气时要口鼻共用,不要有吸气的声音,全身动作要自然、放松,似乎没用力就把气吸足了。要避免出现抬肩、扩胸等用力的动作。
  因为三吸一呼的练习已经把所有的肺泡都打开了,因而快速吸气能够快速吸足气量。这时的吸气与最大吸气量练习的吸气不同,前者是强制性吸气,这里是自然、放松的吸气。  这个练习用时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三、呼气强度练习前两种呼吸是在不发声的情况下练习呼吸,歌唱呼气强度练习则是歌唱发声时的呼吸练习。歌唱呼吸是在呼气肌肉群(包括腹肌、腰背肌)制造的呼气压力与声带闭合制造的阻力相对抗的情况下完成的,呼气压力略大于声带闭合的阻力,呼气才能冲开声带,由于呼气压力只比声带闭合的阻力大一点点,因此气流冲出声带以后,声带又能很快闭合,气流再冲开闭合的声带,声带再闭合,循环往复,即制造出了歌唱所需要的空气团流。
    因此,歌唱呼吸能力练习要锻炼声带闭合阻挡气流的能力,也要锻炼呼气肌肉群呼气冲开声带闭合阻力的能力,声带闭合能力增强,迫使呼气能力增强;呼气能力增强,又迫使声带增强闭合能力,练习重点是唱最高音时的呼气最大时长。
  做这个练习时全身要放松,喉咙也要放松,声带不要卡得太紧,随着呼气力度的增加,自然加大声带闭合力度,使声带闭合能力与呼气能力交替逐步共同提高。  增强呼气能力主要使用的是腹肌和腰背肌,因而这时最累的可能就是腹肌和腰背肌,因而这个练习的过程也是增强腹肌腰背肌力量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唱高音的持续时间才能延长到20秒以上。这个练习类似于京剧中的喊嗓、吊嗓练习。这个练习进行一年以后,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练习时要在不费力的音域之内进行,随着呼吸力度的增强,可能突然有一天唱出了以前不能达到的较高的音,这时不要太高兴,要先把声音降下来,把现有的音练习得饱满有力以后再练较高的音阶。
  练习时可以穿插练习渐强、渐弱、突强、突弱。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舞蹈
器乐/声乐
器乐/声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