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刚怀孕有什么法不要

选择“法先王”还是“法后王”?

选择“法先王”还是“法后王”?

全部回答

2018-05-24

61 0
    尊古,还是反古,体现了中国古代先哲在历史观上的分歧。春秋以前中国哲学的历史观的基本形式是天命论。这种观点认为:天生下民,授命君主治民,社会治乱取决于君主是否“顺乎天而应乎人”。
  西周末年,社会发生巨变,人们对历史,特别是古今问题逐渐形成了很多新的见解和主张。伯阳父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的经济状况,据此预言西周将亡。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承认历史的变化,但强调古今间的继承关系孔子考察了礼的因袭和损益,注意到社会的变化对礼的影响,主张维护周礼,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孟子则把社会的发展理解为一治一乱的转化过程,肯定先王之道的普遍性,坚信“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荀子提倡“法后王”,但也认为先王和后王有一贯之道。  墨家重视历史经验,主张“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道家则美化“小国寡民”的远古社会,主张绝圣弃智,复古倒退。法家与儒墨道诸家不同,强调古今不变。商鞅认为历史可分为上中下三世,韩非进而主张“世异而事异”“事异则备变”,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