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8-10-19

0 0
    【比 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拟 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夸 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夸张类别有: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排 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个以上。
   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对 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 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设 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设问可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反 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引 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借 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反 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对 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顶针】 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又称联珠、蝉联、连环。 例如: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 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也不太常见的顶针格式,叫连环格(全联相邻的分句全都顶针,且联首与联脚也顶针)。
    如: 善可亲近,近可闻,闻思修习即臻善 生有老病,病有死,死去活来再受生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