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儒家的“经世致用”之学从先秦至清 近代常用于清末的历史背景下。属于一种主张,或者价值观。当时的清王朝积贫积弱,外夷入侵,要何去何从有大致两派,一派坚持旧的传统,抵抗便宜好用的洋货,痛恨洋务派,却无法抵抗洋货的蔓延。
另一派属于洋务派,即所谓"新派",讲究"师夷长技以制夷",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东西,包括技术,经营模式,科学文教等等。 洋务派的观点就是要"经世致用",要实际操作,学习新的有用的东西,不管是否颠覆传统,反正要实际。
以下是一些引用: “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即由文化学术价值向政治伦理价值的转换。 在先秦时期,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以王者之师自居,试图通过“格君心之非”来塑造理想君主,并从而重新建立统一的社会价值系统。
。。。“经世致用”主要是建构一种合理化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式。 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思想家提倡的经世致用思想,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习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
到了晚清,由于西方国象的压迫,也由于西方文化和政治思想的渗透,康有为等所代表的知识分子们才又重新张扬“经世致用”的口号,而观其政治理想,则已与传统儒家有了极大差别。
这时的“经世致用”实质上是试图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寻找一条救国自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