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无忌”文章你怎么理解
张爱铃的《童言无忌》
张爱玲的文字我读的很少,对于一个女性文学爱好者来说,这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也曾读过她的几篇小说,认为她的文章太过偏激,又太过消极,和我的个性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也就从骨子里排斥她的东西。
最近文思堵塞,思想涣散,无法写作了,无意中发现一本张爱玲的散文,都忘了是何时谁买来放在书橱里的了。随手翻翻,居然发现她的散文要比小说更能吸引我,居然也能从她不多的文章里读到她的一丝可爱,一丝稚气,一丝快乐,还有一丝冷漠后的热情……散文表于心,这些拉拉杂杂的小短篇该就是她对人生一种态度,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
读她的《童言无忌》让我想起了我童年的时代,我的童年跟她比...全部
张爱铃的《童言无忌》
张爱玲的文字我读的很少,对于一个女性文学爱好者来说,这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也曾读过她的几篇小说,认为她的文章太过偏激,又太过消极,和我的个性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也就从骨子里排斥她的东西。
最近文思堵塞,思想涣散,无法写作了,无意中发现一本张爱玲的散文,都忘了是何时谁买来放在书橱里的了。随手翻翻,居然发现她的散文要比小说更能吸引我,居然也能从她不多的文章里读到她的一丝可爱,一丝稚气,一丝快乐,还有一丝冷漠后的热情……散文表于心,这些拉拉杂杂的小短篇该就是她对人生一种态度,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
读她的《童言无忌》让我想起了我童年的时代,我的童年跟她比,少了大上海的喧嚣、大家族的荣耀、大小姐的傲气……但是我的童年比她幸福。她的衣物可以去上好的洋布店选购,但是她穿着华丽却不开心,她羡慕母亲的收腰旗袍、高跟鞋。
可是当她穿上继母不要的这些服装时,内心就像长了冻疮怎么也好不了,那样的她不愿见人,也不敢见人。当她回到亲身母亲身边时,因为生活窘迫要上学就不能穿新衣。她活着的是一个鲜亮的外表,而内里却早已伤痕累累,仔细想想不看她的文章就是怕这份悲哀吧!
从懂事的时候起,我的印象里童年的那个年代,衣服都是灰色或者是深蓝色为主,刚过了动荡不安的时期,那余悸还在,大家都小心说话小心做事。
怎么能也怎么敢越轨而为呢?然而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用家里做窗帘剩下的天蓝色的布,用了点白布在胸前做了个口袋,又在袖口上裹了道白色的狗牙边,母她就像一位制造美丽的魔法师,很快一件让许多伙伴都羡慕的短袖上衣就在我的身上摇摆着、骄傲着了。
为此我的一位好友居然领着她的母亲不远几十里地就为了找一块和我一样的布来,然后求我母亲照着做了一件。
小时候的新衣都是母亲做得,布匹都是爸爸出差从全国各地带回来的。父亲眼光独到,母亲又心灵手巧,我的衣服在那个灰蓝的年代里却独树一帜。
这是我童年里最幸福和骄傲的事之一。
母亲做的衣服虽然不能跟时下的流行比,但是却能让我穿出与众不同来,因为那是世间唯一的一件。张爱玲在文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一种袖珍戏剧。
”
是啊,衣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喜好,一个家庭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息。张爱玲的衣着让我读到一种浮华背后的凄楚,看到华丽背后虚假,就像一个高高树立的支架,看上去又高又大,其实根本经不住推敲,轻轻一摇就可能摔个粉碎,那不仅是张爱玲的悲哀,更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悲哀。
而今是张扬个性的时代,一个自由选择的年代,满大街都是色彩艳丽,式样怪异的时装。有的色彩是传统里忌讳搭配的颜色,可是现在去大模大样地以高昂的价格立在橱窗里。
这使我想到当初小表哥穿大喇叭裤,被舅舅举着剪刀追逐的情形,那时刚刚开放,但传统的礼教还深深禁锢着父辈的思想。
新事物的出现都会让很多人排斥,不敢轻易尝试,就算你有胆试了,但也会被人指指点点。更甚者把衣着和做人联系到了一块。当初小表哥就成了那样一种人人敬而远之的“小混混”。儿子听我说这些时大惑不解,他怎么也无法理解穿衣服为什么被指责,我无法跟他细说,只能告诉他生活在这样一个张扬个性的年代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童言无忌》里张爱玲除了说到穿,还说到了吃,说她吃云片糕的情景倒和我当年吃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文中她写道:“云片糕吃着吃着,薄薄的糕变成了纸。”
儿时能在中秋节吃上一块椒盐月饼那可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每年的中秋在省城工作的舅舅和大姨都会给外公捎上几块椒盐月饼,等到中秋夜祭拜过月神后,外公就用小刀把它切成六块,然后分发给我和其他的表兄弟们。得到一小块月饼还不舍得一口吃掉,我就像张爱玲描绘地那样,先很小心剥下最外层的脆皮放在嘴里,然后再剥下一层,最后到露出了馅来,轻轻把它放在舌尖,细细地裹着,就这样一块六分之一的月饼也可以吃上大半天。
不过张爱玲在品云片糕时,最后品出的是涩,是一种难堪的怅惘。而我不是,我品出了那种意犹未尽的甜,一种亲人的爱。
其实童年的那个年代是个动荡过后贫穷的年代、物资紧缺的年代。就算你家里小有余钱,想畅畅快快地吃几个鸡蛋、吃几回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不要说是喝牛奶吃水果了。
记得那个时候什么都凭票供应,有时甚至就算是有票,也得先到先买,后到或许就没有了,于是就有了供销社商店门前排长龙的现象。更有人没空,挑个砖头或者菜篮子排队。这点我不得不说,那时虽然物资紧张,可是人们却精神高尚,只要你放个东西或者画个圈注明是你的位置,就鲜少有人会来抢占你的地方。
其实这些都是听父辈们说的,我并没有亲眼得见。但是过年过节为了买上一块肉要排队登上许久的景象我倒也是历历在目呢。
现在月饼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菜场更是物资丰富,应有尽有。然而新的问题又接着而来了。
这次有幸参加了一个关于健康与管理的学习班。有位非常有名的营养专家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营养课
物资丰富了,生活条件好了,然而这样那样跟饮食不当有关的病又多了起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疾病的起因或者是治疗都跟饮食有着一定的关系。
《吃掉肥胖》这是那位营养师写得书,出于尊敬和对健康的在意,我们到会者人手买了一本。肥胖是吃来的也要让它吃走,这就该考虑怎么合理膳食了。原来温饱问题已经悄悄退场了,健康开始唱起主角来。
然而在张爱玲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人考虑饮食与健康的问题呢?
看来东西再好也不能多!这大概就是适可而止的道理吧!
张爱玲的文章大多数时候都是对家庭的怨恨与不满,但是此文的最后篇幅她写到弟弟,她写弟弟的天真可爱,弟弟的俊朗。
最后还是不可避免地写到了家庭,写到了父亲的专横,继母的无情,弟弟在他们的压抑下开始玩世不恭。她的不满愤怒怨恨都毫无保留的泄于纸上。我为她悲哀,同时又为自己有个幸福的家庭而感到欣慰。
父亲因为职业的缘故,天南海北去过很多地方,他每到一个地方总会给我和弟弟带些好吃好玩的东西。
但是量却不是很多,毕竟那是家里也不是很宽裕,即使那样父亲也从没让我们失望过。
回来后母亲会帮我和弟弟平均分了,弟弟是个心思缜密懂事的孩子。而我却粗枝大叶,每次分到手的东西不一会儿不是吃完了就是拿出去分给小伙伴们了。
每当这个时候弟弟总会再分些给我,而我也就当仁不让了。弟弟和我直到如今也没有吵过架,我们的孩子也都大了,他们也非常的和睦,居然谦让有礼,这在时下“小皇帝”横行的年代却是少见的。这让我们很是欣慰,这大概就是一种家族遗风吧!
张爱玲的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其实是写了一个“钱”字,我之所以没写,是因为我觉得钱把玩着所有人的人生,因为再高尚的人都无法摆脱钱的束缚,没有钱你什么也不能做。
现在过去,还有许许多多的未来都是金钱在起主导作用。只是每个人对钱的表现态度不同罢了,花钱的方式不同罢了。张爱玲的古怪清高是出名的,但是她也不否认自己是个拜金主义者。我想我应该也是,有了钱才能吃饭,才能生活,才能有能力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实这是一个不愿向命运低头倔强人的悲哀。
张爱玲的散文多少让我听到一些来之她心底的声音,那个对着镜子大喊,要向继母复仇的她,让我看到一种溢于寒冷中的悲哀来,我想往后不该也不忍排斥她了!
在她的这篇文章里,应用了这样一句“他们花一辈子的时间瞪眼看自己的肚脐,并且想法子寻找,可有其他的人也感兴趣的,叫人家瞪眼来看。
”来开骂那些过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作家。她还戏言自己的文章也算是肚脐眼展览。我突然觉得自己和她有了很深的亲近,原来我也是个肚脐眼展览者,而且知道了还在坚持写,这就符合了我一直引为胜用的格言:“我笔我心,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兴趣而已。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