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描写大潮的样子有哪些句子

描写大潮的样子有哪些句子

全部回答

2018-12-27

0 0
    钱塘江大潮分一线潮、回头潮。回头潮,乃人工大坝 横空出世,桀骜潮水触之顷刻粉碎,蔚为壮观。擎云举日,携海提峦,挟雷裹电。统百丈惊涛,千里狂澜; 呼啸东来,直奔西天。气吞海宁,威震吴越,雁荡从此不称山。
  曾几时,叫钱塘倒立,不见坤乾。卧榻岂容人酣?筑长堤怒把天公鞭。  急堆星垒月,金汤倒灌。拱天接地,大坝高悬。孰进孰退,玉瓦两难,一代英雄捶胸叹。罢罢罢,纵碎骨粉身,亦男子汉。
  唐双宁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杨万里 宋朝李觏写有《忆钱塘江》诗: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宋朝朱继芳也写有《钱塘江》诗,“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描绘出一副色彩鲜明的钱江图:极浦无高树,苍茫只远空。
    潮来江水黑,日出海门红。两岸东西浙,千帆来去风。中原山色外,残梦逐归鸿。元末明初的诗人金涓,作有《浙江晓渡》诗,浙江就是钱塘江,让我们从他的诗中,体会一下钱塘江的神韵:片帆风力饱,凉气碧飕飕。
  江阔欲沉雁,天空惟见秋。渔歌闻四起,人影在中流。隔望秦峰出,东南第一州。  清代宋维藩有以《钱塘江》为名的诗,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钱塘江的风貌:钱塘江水势如铺,此日扁舟胜五湖。
  野旷天低连海峤,山青翠叠浸冰壶。蜃楼缥缈群仙集,瑶岛依稀只鸟孤。不是前人功德远,沧桑几度事模糊。明朝女诗人王素娥有《渡钱塘江》诗,写一江景色:风微月落早潮平,江国新晴喜不胜。  试看小舟轻似叶,载将山色过西陵。
  明代丁师虞的《渔浦晚归》写出了钱塘江畔的特有意境:春在山颠与水涯,江流曲处有人家。晚来渔棹长歌去,回首残烟点暮鸦。远山、曲江、人家、晚霞、渔棹、长歌、残烟、暮鸦,组成了一幅美丽朦胧的钱塘江边村落图。
  文学家郁达夫写《夜泊西兴》诗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江边情景:罗刹江边水拍天,山阴道上树含烟。  西兴两岸沙如雪,明月依依夜泊船。在现代诗人郭沫若的《溯钱塘江》诗中,钱塘江已是另一番模样:快艇溯钱塘,秋阳力尚刚。
  一江流碧玉,两岸染红霜。木伐铺滩下,风帆背日张。鲥鱼时已过,齿颊有余香。东晋孝武帝时苏彦已写有观潮诗:洪涛奔逸势,骇浪驾丘山。訇隐振宇宙,漰磕津云连。  唐朝温庭筠的《钱塘曲》说明唐朝时这一天下奇观就已经被诗人们写入诗中: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一曲堂堂红烛筵,长鲸泻酒如飞泉。李白来到杭州以后留诗不多,但却有诗形象地描写了钱塘江的潮水,这天下奇观,连见多识广的李白也感到惊奇: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来过恶风回;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唐朝孟浩然也有观潮诗,描述了观潮的过程和钱江大潮的特点: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回,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唐朝刘禹锡的《浪淘涛》,写出了钱江大潮的雄伟气势: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宋代诗人米芾云:“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苏轼登望海楼,写有《望海楼晚景》一诗,望海楼在杭州凤凰山上,当时在望海楼上就可看见杭州市区段钱塘江的大潮,苏轼在诗中描写了钱江大潮奔腾而来的情景: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十二回。  苏东坡还有一首咏观夜潮的诗,也很别致: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宋朝齐唐曾做过一首《观潮》: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
  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初似长平万瓦震,忽如员峤六鳌移。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宋代潘阆《酒泉子》很有名,其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诗句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仍常为人们引用: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