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对“健康”的认识 早在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全人类提出了一个“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的状态。 然而事实上如今的孩子是否都健康了呢?从各种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在不断增加,家长们很少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然而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仅是有一个健全的躯体,更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心理,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适应社会。 2、正确地评价 ① 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 过去,家长常常认为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他们常常支配孩子,指责孩子,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所期望的样子。因此,许多父母...全部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1、对“健康”的认识 早在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给全人类提出了一个“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的状态。
然而事实上如今的孩子是否都健康了呢?从各种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在不断增加,家长们很少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然而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仅是有一个健全的躯体,更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心理,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适应社会。
2、正确地评价 ① 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 过去,家长常常认为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他们常常支配孩子,指责孩子,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所期望的样子。因此,许多父母对孩子实施了过度教育,结果反而对孩子造成了人格上的扭曲。
有关专家指出,如果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支配过多,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常常为了避免错误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放弃通过失败来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强烈的压抑会使孩子产生人格上的扭曲。
如“天才儿童”窦蔻,7岁就能写出长篇小说,但他的性格已有点扭曲,对谁都严加防范,不信任。记者采访时提问他,他不正面回答,却总是反问记者。小小年纪,自视高人一筹,没法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过早出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很浮躁,会莫名其妙地傲视周围的一切,藐视、防范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最后可能变成“小时了了,大时平平”的悲剧人物。
因此,家长对孩子应持一种适度的期望。 ② 对孩子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既有令人兴奋的成功,也有使人困惑的失败。对于孩子的失败和过错,有些家长缺乏应有的耐心和冷静,只会骂骂咧咧,随便地将“蠢猪”“笨蛋”“没出息”之类的帽子强戴在孩子的头上。
殊不知,这样做会极大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这些打骂声中,没有了爱迪生,没有了爱因斯坦,没有了威特……” 失败总有其原因,或是主观上的不努力,或是客观上存在问题,家长应帮助孩子细细分析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措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不失时机的教育引导。
并且,在孩子不断努力的过程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绩,及时地给予不同形式的表扬与肯定。面对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尽快使孩子从“失败”走向成功。
二、创建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1、舒适的物质生活环境 家庭是人生活的基本固定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儿童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家长应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水平不同,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布置标准不可强求,但居室布置整洁、色彩协调是可以注意到的。
居室的布置最好能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最基本的就是能够把居室打扫的干干净净,给人一种整洁、舒适的感觉。其次就是布置得体,比如墙壁上可以悬挂字画,或是名人的,或是朋友赠送的,或者是自己创作的;还可以挂地图、照片等。
书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当前的畅销书刊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一间光线充足、安静而不受干扰的学习室,至少也要在房间的一角给孩子摆一张书桌和一个小书架。使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宁静、舒适、温暖,有文化气息的家庭中。
而现在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的布置,不讲究卫生,家中布置杂乱无章,污垢随处可见;还有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布置有条不紊,但对孩子限制太多,这也不许玩,那也不许做,使孩子的行动受约束。这样的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2、 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 如今,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一般不是那么困难;可要创造出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了。和睦的家庭心理气氛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情况表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
而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责,经常吵架、赌气,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不仅“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容易产生过分胆小、焦虑、冷漠、悲观、孤独、紧张等特征。少年犯中有40%的孩子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
可见,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有必要为孩子创设温馨的、和睦的家庭心理氛围;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需要有更多的爱心、信心、耐心、恒心,使孩子能够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采用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里的智力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
”卢梭也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有文化的下一代,抵制和净化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正确的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
大量调查研究已表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尊重孩子 许多家长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以为孩子“人微言轻”,忽视他们的喜怒哀乐,觉得他们小不,懂什么感情。
其实,孩子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有着很强的自尊心,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而在发现孩子有了缺点或错误时,父母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给孩子施加压力或说一些伤他们心的话,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孩子,使孩子失去自尊,从而产生反感情绪或叛逆心理。
并且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和平的交谈让孩子懂得他们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②平等对待孩子 有些家庭以家长为核心,认为家长就是权威,这类家庭笼罩着权利与强制,孩子都得听家长的,家庭情感处于霸道与无理之中。
在这种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中,孩子容易养成怯懦、自私、自卑、任性等不健康心理。调查情况也表明,一些容易冲动的孩子古怪多变的性情与父母经常发脾气有直接关系。所以当父母自己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子女发泄,对孩子做错事时,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③加强与孩子沟通 开放就是要坚持说心理话。家庭成员之间应用习惯的方式,平静地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活泼的性格。许多人豁达大度、直言不讳、善解人意的性格与他们开放的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
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父母有一天会觉得“这孩子怎么啦?”的情况。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适合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把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孩子内在的心理需要的教育。
总之,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培养社会健康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