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数学有什么兴趣我特别不爱学数学
关于数学学习的一些方法、心得及个人学习观
2005届毕业生 俞吉君 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经济学系
首先我谈一下我的数学学习的经历。刚入高中时,我数学成绩不错,因为底子还行。在高一时,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再加上当时我们每人课桌底下都有一台电脑,这是现在的学生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就沉迷于玩乐游戏当中。 给我上数学课的教师又不是很严,所以数学课就成了我的游戏课了,长此以往,我本来的数学老本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基础弱得不行,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好几次测试都在60分左右徘徊。
到了高二,我们换教室了,电脑也就没有了,大家开始发奋学习。 此时我就深深地感到数学是我心中的一根刺啊,什么函数,解析几何,...全部
关于数学学习的一些方法、心得及个人学习观
2005届毕业生 俞吉君 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经济学系
首先我谈一下我的数学学习的经历。刚入高中时,我数学成绩不错,因为底子还行。在高一时,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再加上当时我们每人课桌底下都有一台电脑,这是现在的学生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就沉迷于玩乐游戏当中。
给我上数学课的教师又不是很严,所以数学课就成了我的游戏课了,长此以往,我本来的数学老本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基础弱得不行,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好几次测试都在60分左右徘徊。
到了高二,我们换教室了,电脑也就没有了,大家开始发奋学习。
此时我就深深地感到数学是我心中的一根刺啊,什么函数,解析几何,都不行。当时压力特大。于是就拼命的补。
就这样到了高三,我的数学慢慢地好了起来,高考数学考了144,虽然不是很好,但我已差不多满足了。
我的数学学习是一条类似抛物线,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其中的辛酸苦辣,也只有我自个儿知道。我觉得我的数学的翻身得益于我的几种做法。下面我来介绍一个我个人学习数学的方法,心得。
那么,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同学中无非有以下三种情况:差,中,优。
我所要讲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从一个数学弱手上升到一个数学高手。当你数学成绩差时,通常会感到自己的基础不行,对于一些题的解法看懂是没问题的,自己做却常常是顾了东想不到西。这个时候是一个人特别容易灰心的时候,当然也是看你能否渡过抛物线最低点的时候了。
在此,我想教大家一个方法。比如说,你的映射、函数、解析几何的基础都不是很好,你对此很懊恼,而且你又急着想把它们补上(我想任何一个学生对自己弱的地方总是恨不得一下子把它补上),可是此时老师上课的进程到了学习数列的地方。
当然你有两种选择:先补旧科放一放数列,先学数列后补旧科。我个人建议你先学精数列,对,要学精,把数列学通了,再去补旧科。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你以前没学好,通常是由于一种恶性循环:一开始没学好A,然后在学B的时候补A,导致B也没学好,A也没补好……所以当你把数列学好时,也就是将这个恶性循环终止了。
其次,当你学好数列后,一般你的进度比老师快,当你用老师教你精通的数列的时间去补旧科,你将没有任何一丝负罪的感觉,此时的你学得安心,补得快乐,效率和效果自然会好很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当你在考试中遇到数列的题目时你可以易如反掌地把它们做出来,这可以大大增加你对你自己数学水平的信心。
下面我来讲讲水平中间的同学,如何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一个档次。我有两个建议:第一个,经常做题目;第二个,多多参与数学题目的讨论,多帮同学解问题。对于第一个做法的作用,不言而喻,题海战术是不科学的,但不做题是不行的。
相比于第一个建议,我个人认为第二个建议更有益于大家。在对于一个数学题目的讨论当中,很多解题思路会交织在一起,大家会交流各自的方法,此时积极参与将带给你很多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所以看似是在解一道题,其实其中大家奉献出来的智慧是巨大的。
我想你肯定碰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吧,就是:有一位同学解不出一道题,正在四处请教,处于中间水平的你,一定会犹豫到底应不应该也去挑战一下呢。此时大胆地告诉你自己:去挑战一下,没什么好怕的。帮人做题时,自己通常有一种优越感,这个时候最能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因而此时你解出这道题的概率要大很多。
当你没有解出这道题时,你也不会太失落,因为好多你班上数学很强的同学都有解出,我解不出也是情有可原的嘛。可是一旦你解出了那道题目,不用我说,你的喜悦肯定是溢于言表的,你的自信心就会大增,你对数学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对你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你经常帮同学解题,那就相当于你一直沉浸于一种兴奋、自信的情绪当中。试想一个这样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会不好吗?
对于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我在此也有几条建议。
首先,你得明白,一步领先不等于步步领先,所以你还是应该认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其次,你如果数学学得很好了,那么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你薄弱的科目上去,这样你的收益会更大。
以上是在平时数学学习中我的个人体会心得。
但如何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呢,这又有些技巧了。有不少人平时学习还好,但就是考不好,这是心理素质差吗?不见得是这样。我在数学高考时一点都不慌,这是我水平特别高吗?显然也不是。其实是我已经很熟悉了高考数学试卷的模式了:10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7~8道简答题。
我平时平均每天做一套这样的模拟题,所以对于这种模式我已经滚瓜烂熟了,当然在高考时也能心平气和地完成试卷,感觉和平时做题没什么区别,惟一的区别就是高考试卷的字体大了点。平时多训练,考试也成小菜一碟了。
最后我想谈一谈我个人的学习观,我很相信一个观点:生活有目标,学习才有动力。在此我想举我自己的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在高一时,当时的我喜欢玩游戏,因为我们课桌底下有电脑。所以我当时每天生活的目标很明确,尽快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玩电脑,照常理说我的成绩应该不会好才对,但是我高一的最一次期中考拿了全班第一。
第二个是在高三的时候,当时的我目标也很明确,要上好的大学,如北大,清华,浙大之类,每天都为之而奋斗。终于我高考后进了浙大的经济学院。第一个例子,仅博大家一笑,但它确实是真的。
我更希望大家能和第二个例子中的我一样,有一个奋斗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追求,这样我相信每一个人会取得成功的。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5届毕业生 林烨 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从小学到初中,我最薄弱的就是数学。每次考试以前,爸爸妈妈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地叫我要仔细。
是的,我最大的毛病就是粗心,不是漏抄括号就是忘记写了什么,所以虽然我基本上都会做,但是老是得不到高分,有好几次还徘徊于倒数的行列。因此,进入高中以后,我对数学就特别的上心。我是提早招生进入理科实验班的,在预科的时候我就开始预习高中的数学课程,每天都很有计划的学习一个小节,并做一定量的习题加以巩固。
可是,不知道是我学习方法有问题还是我的考试心态有问题,每次考试我都是高不上去,低不下来。仔细分析一下,发现有很多题自己都没有考虑周到,差了一点步骤,往往是“离正确仅一步之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真的很困惑:为什么我每次都不能把我会的题做对呢?难道我考试的时候比平时笨?答案是否定的,是我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并不够,不象我们初中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把所有要用到的方法什么的都会讲到。一来是因为高中的内容多而且千变万化,二来是因为高中的老师不会象初中老师那样象对你进行填充式的教育。换句话说,高中更重视自学,所以有很多同学就会象我一样刚进入高中,有个“低靡期”。
千万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只要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依旧和以前一样努力,成功一定会眷顾你的。当然了,你也要找出原因哦,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记住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不尽人意的数学让父母很着急。
这时,我的数学老师史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牺牲休息时间给我补习,培养我对数学的感觉,向我介绍数学学习的方法。渐渐地,我对数学的恐惧心理淡薄了,上了高二以后,我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不和其他人一样把学数学当成是负担、任务。
每当我解决一道数学难题的时候,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数学仿佛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粗心似乎也只是偶尔心血来潮地和我“握握手”。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觉得有困惑,可以去找你的老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会针对你的情况对你进行辅导,让你逐渐进入轨道;也许你自己看不清问题的所在,他们一定能给你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的。
进入高三以后,一切都变的得心应手,读完题目就有了解题的方法,能很顺利地把题答完,既有速度又有质量。这时我明白了,因为我以前做的题目多,而且在做好题以后都有做总结。所以看到题目就会很快地在脑海中浮现解题方法,下笔就又快又好了。
总结一下我三年来的学习,我觉得之所以我能在高三时将数学成绩稳定在145分以上,以及在高考中取得148分的好成绩,和我对待数学的认真态度以及我做了很多好题目有很大的关系。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帮助。
1、选择好的适合你的参考书。
我在挑选辅导书的时候很用心,一般我都会选有详细解答过程、一题多解的书,这样可以开括思路,发散思维,而且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用对着答案苦思冥想,另外对于你会做的题目,你可以看看你的方法和它给的一样不一样,看看谁的更巧妙更简单。
我觉得这比只给你一个答案好多了。当然选择辅导书的原则是适合自己,如果你的基础不是很好就不要选很难的书;如果你的反应不是很快,就可以选择解释详细的书;如果你的思维很敏捷,基础也很好,你就可以选难度较高的书。
2、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1)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预习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
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应讲究科学性。
首先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其次就是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等动作,生动而深刻的接受老师所要表达的思想,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数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
在此基础上,划出课文的重点,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这样的话,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特别注意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要认真把握好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老师讲课中常常对一些重点、难点会作出某些语言、语气,甚至是某种动作的提示。
最后一点就是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三、做好复习和总结工作。
1、做好及时的复习。
课完课的当天,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
复习的有效方法不是一遍遍地看书或笔记,而是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老师讲的内容,例题: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也可边想边在草稿本上写一写)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笔记与书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就使得当天上课内容巩固下来,同时也就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如何,也为改进听课方法及提高听课效果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
2、做好单元复习。
学习一个单元后应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同及时复习一样,采取回忆式复习,而后与书、笔记相对照,使其内容完善,而后应做好单元小节。
四、做一定量的练习题
有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
当然没有一定量(老师布置的作业量)的练习就不能形成技能,也是不行的。我认为,“不要以做题多少论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题多,而在于做题的效益要高。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
要在准确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而对于中档题,尤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你今后的学习。
另外,就是无论是作业还是测验,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速度的训练,有很多同学虽然正确性很高,但是考试的时候往往出现来不及的状况,这一点也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哦!
我的学习经验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们,希望你们可以在学习中总结好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只有自己的,才是最适合你的啊!
最后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学得快乐,学得充实,进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等学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