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御花园内的主体建筑是什么?
紫禁城御花园内的主体建筑是钦安殿
①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御花园主要有三大特色:
其一,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其中...全部
紫禁城御花园内的主体建筑是钦安殿
①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御花园主要有三大特色:
其一,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
两对亭子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为横跨于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侧伸出抱厦;万春亭和千秋亭为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其二,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
其三,彩石路面,古朴别致。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②钦安殿
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清乾隆年间曾在前檐接盖抱厦3间,后拆除。
殿为重檐盝顶,坐落在汉白玉石单层须弥座上,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顶。
殿前出月台,四周围以穿花龙纹汉白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惟殿后正中一块栏板为双龙戏水纹。钦安殿的雕石是紫禁城建筑雕刻艺术中的精品。
月台前出丹陛,东西两侧各出台阶。院内东南设焚帛炉,西南置夹杆石,以北各有香亭1座。
殿前院墙正中辟门,曰“天一门”,东西墙有随墙小门,连通花园。
钦安殿内供奉玄天上帝。清朝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遇年节,钦安殿设道场,道官设醮进表。钦安殿事务由太监道士管理。
③论故宫钦安殿宝顶上藏传佛教经卷安放的目的与意义
西历2004年九月,故宫北部最重要的宫殿钦安殿在大修时发现了安放于钦安殿宝顶内的3000多部藏文经卷。
众所周知,始建于明代的钦安殿,是故宫内部最重要的道教宫殿,作为故宫内部的宗教性建筑,在明代永乐皇帝在位期间落成,这座宫殿的崇高地位与永乐皇帝以真武大帝化身自诩、进行君权神授的政治宣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嘉靖年间,信奉道教的嘉靖帝不但曾在钦安殿进行过“嗣醮”,并且对钦安殿进行了修整,使得这座雄伟的殿堂一度蒙上了神秘而神圣的色彩。
但是,虽然在明清时期,以全真为代表的道教教派以及一部分佛教、儒家士人大力鼓吹三教合一的思想,但是在供奉真武的宫殿宝顶上安放密宗经书,这个行为,并不能单纯地看成是三教合一思想的产物。
以故宫为例子,在这次故宫大修过程中,昭德门上发现了一只宝匣,内中安放的物品为五色宝石、五味中药(将中药作为风水镇物是我国堪舆术中的独特内容)、五色丝线、五金元宝以及五枚“天下太平”金钱,很明显这个宝匣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术及五行思想为指导思想所布置的,并没有安放多余的具有宗教色彩(特别是佛教色彩)的物品——比如仁王护国经之类。
那么,宝顶内部这些据考证为清代时安放的藏传佛教经籍,安放的目的何在?
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佛教密宗以及显密合流的藏传佛教在政治史上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
按元史记载,宋亡以后,西域人出身的僧官杨琏真迦发掘南宋皇室陵墓,不但将南宋帝王、后妃的陪葬品盗掘一空,更将宋皇室遗骨混杂畜生骨骼埋入地下,建镇南塔进行镇压,这种令人厌憎的出于政治目的的巫术活动,无疑是密宗僧侣最擅长的把戏,远的例子不谈,本朝太祖二年,西藏僧人为了抵制国朝大军入藏,竟然召集了一些密法僧行法诅咒我朝军士及太祖皇帝、哀皇帝、太宗皇帝,然而这种下乘的伎俩显然总是靠不住的,但是却能给愚民以极大的精神安慰。
反观清代入关以来的政策,虽然从多尔衮时代起,“为明王朝复仇”就是清室极符合春秋大义的政治口号,然而无论易服剃发令还是文字狱、无论将衍圣公与嗣汉天师的爵位贬低,都符合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对先进文明那近乎本能的打压与仇视,虽然清室从政治大局出发,借鉴了元朝灭亡的教训,改仇汉为奴汉,改仇儒为奴儒,但是在潜在的民族心态上,仍然恐惧于先进文明对落后民族那强大的无法抗拒的影响力。
雍正年间,雍正皇帝认为,既然满族征服了汉民族,那么满族的服饰应该成为汉族乃至周边各国的表率。雍正乾隆父子一面命令画师大量创作汉衣冠的行乐图,一面又坚决地坚持满族服饰的统治地位,就是这种奇怪思维的具体表现。
同时,在天妃林默这个出身民间亦佛亦道的普通海神和关圣帝君这位忝为三教护法的民间神圣身价大长的时候,真武大帝的地位却一路低迷。
作为明王朝兼北京紫禁城的保护神,也许清室的诸位皇帝每次去钦安殿时都颇为不安的吧。
密宗在汉地经唐宋时代已经灭绝,但是作为以萨满教为传统信仰的游牧民族,接受起密宗特别是游牧民族化的藏传佛教的密宗,却十分容易。,特别是承德八大庙、北京雍和宫就是明显的例子,而我们翻开密宗的经书,不难发现所谓“调伏外道诸天鬼神”,简直是密宗僧人最热中的事情。
所以,在钦安殿的宝顶内安放这么多精美的藏文经卷,与其说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不如说是为了镇压那位明王朝的守护神真武大帝吧。
遗憾的是,那个总喜欢祈求密宗大神通的十四世大活佛已经流亡半个世纪了,摩诃毗卢遮那如来的无边神通并没有保护他在雪域佛国多住一些日子,而那个曾经入主中原的民族……哼哼,笔者倒是很期待他们能够重新展现后金时代驰骋草原的英雄气概,以为今天的草原旅游业,作出杰出的贡献。
故宫修复已经过去一段日子
那个隐藏着无数阴谋与遗憾的王城,也许会单纯的成为一个陈列馆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