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微波灭菌的原理是什么?

微波灭菌的原理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22-03-22

0 0
    食品在生产、保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极易污染变质。通常可以采用高温、干燥、烫漂、巴氏灭菌、冷冻以及防腐剂等常规技术来实现对食品的杀虫灭菌与保鲜,但往往影响食品的原有风味和营养成分。
  而微波杀虫灭菌是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同时受到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其体内蛋白质和生理活动物质发生变异,而导致微生物体生长发育延缓和死亡,达到食品灭菌、保鲜的目的。  微波杀菌定义微波是频率从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微波热效应是微波与物料直接相互作用,将超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微波杀菌是微波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细菌膜断面的电位分布影响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因此营养不良,不能正常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阻碍死亡。
      从生化角度来看,细菌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若干氢键紧密连接而成的卷曲大分子,微波导致氢键松弛、断裂和重组,从而诱发遗传基因或染色体畸变,甚至断裂。
  微波杀菌正是利用电磁场效应和生物效应起到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实践证明采用微波装置在杀菌温度、杀菌时间、产品品质保持、产品保质期及节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2017-01-12

62 0
     微波的电磁场能使物料中的极性分子随着微波的震荡而相互摩 擦,从而产生大量热量,加速水分的蒸发。 其作用机理如下: 微波作用能改变生物性排列聚合状态及其运动规律,而且,微 波场感应的离子流会影响细胞膜附近的电荷分布,导致该膜的屏障 作用受到损伤,产生膜功能障碍,从而干扰或破坏细胞的正常新陈 代谢功能,导致生物生长抑制、停止或死亡,从而产生杀菌效果。
     另外,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在微 波场力作用下可导致氢键有松弛、断裂或重组,诱发基因突变或染 色体畸变,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的改变,延缓或中断细胞的稳定遗 传和增殖,这也是微波杀菌的另一原因。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