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谈谈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如何让贯彻其思?

依据主体教育思想的相关观点,谈谈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如何让贯彻其思想

全部回答

2013-12-04

46 0
  建立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中建立完善的教育体制。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无非说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出发。但现在对学生的关注却很少关注其本身的素质教育上,更多的是学生负担过重,师生关系严重等问题。
  教育的意义是为社会输送人才,更大点的说法是为国家培养接班人。个人认为教育当采取责任制,培养和教育教师学生的责任感。知道了自身的责任并且必须为这责任付出代价,这才能有效的去谈教育问题。

2013-12-02

50 0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 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 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 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 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 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 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 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 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 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 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 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 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7)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 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 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一 科学性与思维性相结合的原则;1坚持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指导教学过程2加强教学的科学性3根据学科特点,恰当的进行思想教育4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2要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3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三启发性原则;(1)引发学生的发展动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发扬教学民主,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这是进行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 四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1树立整理观念,做到“五育”并举2要正确处理整体发展与重点发展、同意训练与个别辅导的关系3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学生4面对大多数学生5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五循序渐进的原则;1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系统组织教学,不要随便打乱教材内容的逻辑系统而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完整性2教学方法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远及近,由简到繁,引导学生扎扎实实打基础,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和技能3要了解、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教学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六理论指导和直观引导相结合的原则;1教学首先应以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发展认知能力为主2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恰当的选择和运用各种直观材料和方法3充分利用语言、板书和板画的直观作用4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对直观材料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5充分利用实验、课外活动、参观、社会调查等形式进行直观教学 七巩固性原则;1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2组织好复习,同遗忘作斗争3要在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原有知识中巩固提高,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作业和其他实践活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巩固知识 谢谢。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