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为什么春天郊游叫“踏青”?

为什么春天郊游叫“踏青”?

全部回答

2019-02-11

0 0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其实,人们心中最认同的那个时节,也是被称作“踏青节”的,是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
  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  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而诗人骚客更是吟颂成篇,佳句华章比比皆是。
  如“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孟浩然《大堤行》),“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欧阳修《阮郎归·踏青》),“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等,最优雅的无疑是1600多年前,发生在浙江绍兴的“曲水流觞”了,这一踏青活动中,不仅产生了37首酒中所赋之诗,更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 自小时起,春天的田野就对我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长大后,到江南上大学,这里比家乡的平原美多了,到处青山绿水,宛如画中。最盼着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一到,学校总爱组织去远郊踏青。
  有一年我们顺江而下,一路上,江水浩荡,远处的青山隐隐。至天门山,弃船登岸,便是一望无际的黄灿灿的油菜花,微风佛过,花香阵阵,花潮涌动。  我们一边吟咏着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边在花海中疯跑,心灵就像长上了翅膀,向仙境里飞升……多少年后,那情景,那画面还定格在记忆里。
   踏青是一种忙里偷闲的放松,它最能唤起童心的回归。冬日里,活动空间狭小逼仄,心灵像一颗裹得严严实实的茧,难以舒展。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偷得浮生半日闲”,卸却一切俗务,携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去郊野寻觅春天芳踪。
    融入自然,看蓝天白云,闻菜花香,听燕子呢喃,沐浴春光里,徜徉在乡间的小路上,随手摘片柳叶,放在唇上,吹出一曲欢乐颂;高兴了,不妨脱下鞋子,赤脚踏在泥土上,对天吼几声;累了,打个滚,就地躺下。
  如此放浪形骸,神游八极,让机体吐故纳新,不但赏心悦目,还能使人胸怀开阔。   从生理上看,踏青最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春天阳气上升,树林中、田野里、河边、湖畔,空气清新,饱含负氧离子,经常呼吸,可以使人心肺受益,精神大振,有消除疲劳、防止春困、调节神经等作用。
   踏青去,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出游,但不是每一个季节都能踏青。踏青路上,你定会觉得古人“芳草拾翠暮忘归”的踏青诗写得真好。   。

2019-02-11

26 0
是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我们都到郊外踏青去。

2019-02-11

28 0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就是指春天到郊野去游览.

2019-02-11

57 0
    拼音:tà qīng   释义:亦作“蹋青”。清明节前后郊野游览的习俗。旧时并以清明节为踏青节。   示例:唐孟浩然《大堤行》:“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元杨允孚《滦京杂咏》:“高柳岂堪供过客,好花留待蹋青人。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我尝清明上冢,见游女蹋青。  ”   柔石《二月》二二:“我们举行一次踏青的旅行也好。”   《瑞鹧鸪》昔时曾从汉梁王,濯锦江边醉几场。
  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 [编辑本段]概述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
    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编辑本段]习俗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
  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  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宋时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   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  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
  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   荡秋千   古代,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恒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中原。
  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  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代,秋千成为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
  打秋千时,人在空中荡来荡去,翩翩若飞,很有趣味。《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   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秋千的描述。  唐诗人韦庄曾有《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
  ”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郎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诗情画意。荡秋千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游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词中常有描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民间多爱在清明踏青时节,在郊外用竹子架成一种临时性的“竹笋秋千”,舞荡嬉戏。
    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放风筝是清明前人们最爱玩的游戏。风筝,在我车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在春秋时期,有位公输般,即神话中的“鲁班”,会做木鸢,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南北朝时期,梁正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大臣羊侃曾用风筝系上诏书,招来援军救驾。  风筝最初的作用只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 。

2019-02-11

56 0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  ”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
  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编辑本段]习俗   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
    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宋时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墓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     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他们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
  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