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的宝宝认生!都这样吗???
我的儿子和你的宝宝一样,打针就是撇嘴也不哭一声。现在11个月了,都说宝宝有认生期,可是他却是个"易大胆",对谁也不怕,见了生人还会对人笑,让人抱,而我和他爸上班时和他"再见"也没看出他有多眷恋,这让我心理挺不舒服的,后来看了文章才了解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气质类型,我的孩子这一种叫容易抚育型,我估计你的宝宝可能是混合型。
首先应该了解宝宝的认生心理:周岁内的婴儿都要经过一个“认生”阶段。表现为宝宝对妈妈特别依恋,尤其到了傍晚、夜间,往往除了妈妈谁也不要,致使当妈妈的感到小宝宝太“缠人”,自己太劳累……
其实,这种“认生”,恰恰反映你的小宝宝在成长。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在...全部
我的儿子和你的宝宝一样,打针就是撇嘴也不哭一声。现在11个月了,都说宝宝有认生期,可是他却是个"易大胆",对谁也不怕,见了生人还会对人笑,让人抱,而我和他爸上班时和他"再见"也没看出他有多眷恋,这让我心理挺不舒服的,后来看了文章才了解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气质类型,我的孩子这一种叫容易抚育型,我估计你的宝宝可能是混合型。
首先应该了解宝宝的认生心理:周岁内的婴儿都要经过一个“认生”阶段。表现为宝宝对妈妈特别依恋,尤其到了傍晚、夜间,往往除了妈妈谁也不要,致使当妈妈的感到小宝宝太“缠人”,自己太劳累……
其实,这种“认生”,恰恰反映你的小宝宝在成长。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在三四个月时已能对妈妈作出反应,只要你走近宝宝身旁,他就会乐滋滋地往上拱起身子,示意让妈妈把他抱起来;或者你在屋内做事时,宝宝的目光也常会追随你的身影,一旦你不在屋内他就会哭喊。
宝宝到了5个月时,随着自我认识和活动范围的扩大,识别能力不断增强,已能区别父母和其他人。6个月时,已能对熟人表现出好感,对生疏的人表现出陌生感,已经开始识别家中不同成员并且对各人有不同的反应。
这时的宝宝已开始有了依恋、害怕、认生、厌恶性、爱好等情绪。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这阶段的宝宝对生人生地就会产生过敏反应,尤其突出的是对陌生的妇女的反感,对天黑、孤寂的害怕,而对最亲他、关心他的人——妈妈则最为依恋。
这就是突出的“认生”行为。以后,随着孩子认识不断发展,自我认识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这种“认生”行为也就逐渐淡化。当妈妈了解了这是婴儿生长发育的必然阶段,也就不会过于紧张了。
那么,怎样帮助宝宝顺利地渡过这一“认生”阶段呢?关键在于“因势利导”。
当我们了解婴儿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后,不妨采用“略为提前”的教育方法,以促使婴儿较快地适应周围环境和不同的人和事。具体地说,也就是在宝宝将要产生“认生”行为之前,就让宝宝除了妈妈之外,多多接触一些其他家庭成员,或一些生疏的人,并让他们同样施以一定的爱抚和关心。
如帮助喂奶、喝水、换尿布、逗着说话、抱着玩、做简单的游戏等,以加强亲近感,消除宝宝的恐惧、害怕心理。根据常规,这类婴儿“认生”期很短暂,会很快适应新的人和事,什么人抱他他都乐意。当然也不排除例外,就有那么一类婴儿特别胆怯,特别难于适应新的环境和生疏的人,这就需要当父母的耐心地做一些工作。
如先从他熟悉的人员中开始逐步扩大他接触人物的范围,绝不能一厢情愿勉强宝宝和谁“亲”,这样只能加深孩子的排外心理。
应该让恐惧远离宝宝,让宝宝觉得陌生人并不可怕:
一见生人就哭,大都发生在2岁左右的小宝宝身上。
这是宝宝对陌生成人的一种消极情绪的反映。家长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排解当时尴尬的场面,往往首先是责怪自己的宝宝:“你看你这孩子,哭什么?”或强迫孩子与生人接触。当孩子不愿意,成人又觉得下不了台时,又会强行命令。
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当孩子害怕陌生人时,你应该:
及时把宝宝抱起。首先让他觉得有安全感,然后,一边轻轻拍抚着他,一边告诉他:“不要害怕,你不认识叔叔,可叔叔很喜欢你啊!”这样的话语可以缓解宝宝恐惧的心理。
如果这时孩子情绪稍微平静些,不再哭了,也可让对方用生动的玩具或有趣的动作等逗引孩子,以联络情感,解除紧张心态。
但如果孩子的表现还是十分紧张,则可以暂时把孩子带走,不必当时强求宝宝一定要与生人交往。
宝宝怕生的原因
父母一旦发现自己的宝宝有见到生人就哭的行为,就需认真探究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宝宝克服这种消极情绪。
●宝宝平时很少出门,与外界接触机会太少,一时无法适应新人新环境。
父母可有意识地逐步让孩子接触外界。一般2岁左右的孩子喜欢与同龄孩子一起玩,在与小孩的交往中也就逐渐与周围的新人接触,慢慢地当孩子意识到周围的人对他很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渐渐接纳一些新人新事。
●以往某种消极情绪的影响。
例如曾经到医院去打过针,对疼痛的印象很深,结果一见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如果这位护士是戴眼镜的,也许日后孩子一见戴眼镜的生人也会害怕得大哭。这时因为宝宝还小,还不能区别一些本质的属性。
对这一类的宝宝,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多接触一些不同类型的生人,逐步让宝宝知道,戴眼镜和穿白大褂的人很多,和人的好坏没有任何关系。一开始,爸爸妈妈也可以在家里有意识地穿件白大褂,或戴上一副眼镜,让宝宝逐渐习惯、接受,以消除某些消极情绪的影响。
●平时教育不当。
小宝宝调皮、不听话,父母常常喜欢用“别乱跑,要不,坏人把你抓走“等来吓唬孩子,一旦孩子接触生人,就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大哭起来。这就要求爸爸妈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莫因为不加注意随便说话而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
●孩子生性胆小,接纳外界新事物、新人很缓慢。
对这类孩子,父母就不要急于要求自己的宝宝和别的孩子一样,要耐心、细心、创造条件让宝宝逐步适应。
BOX
克服恐惧心理通用法则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害怕的事情还有很多。
总之,当宝宝能够做到时,应鼓励他讲述他的害怕情绪。你要注意听,表明你对他的故事感兴趣和对他表示同情。即使宝宝难以表达他的害怕情绪也一定要听他讲完,帮助宝宝解除恐惧心情,给他讲一些例子。如讲讲你是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恐惧的。
千万别戏弄或取笑孩子的这种情绪,因为那样只会促使他隐藏这种情绪,并会使孩子与你疏远。你应成为宝宝的有同情心的朋友,在他害怕的场合给他抚爱和安慰。你必须告诉宝宝如何对待这些惧怕。
●使宝宝消除顾虑的方法之一,就是告诉宝宝你小时候也跟他完全一样。
所有的小孩都喜欢听父母小时候的故事。告诉宝宝你像他那样小的时候,是如何在父母的帮助下克服恐惧心理的。
●如果宝宝因某件家庭用具而引起恐惧,你可以向他解释这是干什么用的,如何工作的。
●如果宝宝害怕迷路或发生意外事件,你应该告诉他怎么办。
●千万不要因为是小事而轻视宝宝的害怕情绪。如果宝宝把事情看得很严重,你也应认真对待。比如说,宝宝因他卧房里的灯造成一个影子在墙壁上,使他害怕,你就移动一下这盏灯的位置,以便消除令他不愉快的阴影。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