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什么是半导体?

什么是半导体

全部回答

2016-09-01

47 0

     像铜、银、铝、铁等金属的导电能力很强,就叫做导体。而塑料、玻璃、橡胶、瓷器等几乎不导电,就称为绝缘体。还有一类物质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就是半导体。半导体的导电能力还会随物理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在极低温度下,纯净的半导体像绝缘体一样不会导电。
  然而在较高的温度下,或者有光照射时,或者掺入一定杂质后,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就大大增强,可以接近金属的导电性能。  人们就利用半导体的这个性质来制作各种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运用到电子技术的各个地方。
  硅和锗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半导体元素。 为什么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导电能力天差地别呢?这是由于它们物质结构的不同。我们知道,物质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内的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无论是导体、半导体,还是绝缘体,里面都有大量的电子。
    在金属中,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很微弱,有大量的电子可以自由运动,所以,金属中的电子叫自由电子。一旦加上电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统一受到电场指挥,都向一个方向运动,于是就形成了电流。
  可是,在绝缘体中,带负电的电子要受到带正电的原子核吸引,不能随便离开,像掉进了一个“陷阱”里。  如果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束缚很强,就好像“陷阱”很深,电子就无法“脱身”变为自由电子,也就形成不了电流。
   半导体的情况介于上述两种情形之间。在低温时,电子受到原子核的束缚不能导电,但它受到的束缚比绝缘体中电子受到束缚要弱一些。随着温度升高,电子运动加剧,一部分电子就会挣脱开束缚,变成自由电子参加导电。
    温度越高,挣脱束缚的电子越多,导电能力就越强。用光照的方法同样可以给电子提供能量,使之挣脱束缚,从而改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 掺杂是增强半导体导电能力最重要的一个手段,仅仅掺入百万分之一的杂质,就能使半导体导电能力提高100万倍以上。
  硅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如果在里面掺入少量的磷或砷等杂质,因为磷和砷都有五个价电子,它们取代一个硅原子的位置就可以多出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就能参加导电,这种掺杂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  如果掺杂的是只有三个价电子的硼或铟,就会缺少一个电子,多出一个带正电的空穴,正是这个带正电的空穴参加导电,这种掺杂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接触形成一个pn结,利用pn结可以做成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等半导体元件,利用这些半导体元件又可以进一步构成各种电路。  可见,半导体材料在电子技术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