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物理学

金属热电阻特性实验中为什么使用1mA直流电流而不用100mA的电?

金属热电阻特性实验中为什么使用1mA直流电流而不用100mA的电流

全部回答

2016-03-24

91 0
    2 而且被制成各种标准温度计(涵盖国家和世界基准温度)供计量和校准使用。通常使用的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零度阻值为 100Ω ,电阻变化率为 0。3851Ω/ ℃。
   按 IEC751 国际标准, 温度系数 TCR=0。003851 , Pt100 ( R 0 =100Ω ) 、 Pt1000 ( R 0 =1000Ω ) 为统一设计型铂电阻。
     TCR=(R 100 -R 0 )/(R 0 × 100) ( 1 ) Pt100 在 100 ℃时标准电阻值 R 100 =138。
    51Ω , Pt1000 在 100 ℃标准电阻值 R 100 =1385。1Ω 。 Pt100 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满足下列公式: R t =R 0 [1+At+Bt 2 +C(t-100)t 3 ] -200<t<0 ℃ ( 2 ) R t =R 0 (1+At+B 2 t ) 0<t<850 ℃ ( 3 ) R t 表示 t ℃时的电阻值; R 0 表示 0 ℃时的电阻值。
     公式 (2) 和 (3) 中 A 、 B 、 C 的系数分别为: A=3。90802× 10 -3 C -1 ; B= - 5。
  802× 10 -7 C -2 ; C= - 4。27350× 10 -12 C -4 。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在电路连接上通常采用三线制: 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 线,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这种方式通常与电桥配套使用,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 响,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最常用的引线方式(如图 1 所示) 。
  三线制接法要求引出的三根 导线截面积和长度均相同,测量铂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铂电阻作为电桥的一个 桥臂电阻,将导线一根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分别接到铂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 邻的桥臂上,当桥路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 r R rR R R R R t    2 1 2 3 1 ( 4 ) 当 R 1 =R 2 时,导线电阻的变化对测量结果没有任何影响,这样就消除了导线电阻带来 的测量误差。
     图 1 三线制电路图 2 、 Cu50 铜电阻温度特性原理 铜电阻测温原理与铂电阻一样,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而铜热电阻测温范 围小,在 -50 ~150℃范围内,稳定性好,便宜;但体积大,机械强度较低。
    铜电阻在测温 范围内电阻值和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系数大,适用于无腐蚀介质。通常用于测量精度不 高的场合。铜电阻有 R 0 =50 Ω 和 R 0 =100 Ω 两种,它们的分度号为 Cu50 和 Cu100 。
   常用的铜电阻 Cu50 在 -50 ~ 150 ℃以内,电阻 R t 与温度 t 的关系为: 3 Rt=R 0 (1+αt) ( 5 ) 式中 R 0 为温度为 0 ℃时的电阻值 (Cu50 在 0 ℃时的电阻值为 R 0 = 50Ω) 。
     α 是电阻温度系数, α = 4。25 ~ 4。28× 10 -3 /℃。铜电阻通常是用直径为 0。1mm 的绝缘铜丝绕在绝缘骨架上,再 用树脂保护,当被测介质中有温度梯度存在时,所测得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质 层中的平均温度。
    铜电阻与铂电阻测温接线方法相同,一般也是三线制。 【实验仪器】 DH - SJ 型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 DH - VC1 直流恒压恒流源,九孔板,数字万用表。
   一. DH-SJ5 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 DH-SJ5 型温度传感器 (图 2 ) 实验装置是以分离的温度传感器探头元器件, 单个电子 元件,以九孔板为实验平台来测量温度的设计性实验装置。
    该实验装置提供了多种测温方 法,自行设计测温电路来测量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实验配有铂电阻 Pt100 、热敏电阻 ( NTC 和 PTC ) 、铜电阻 Cu50 、铜 - 康铜热电偶、 PN 结、 AD590 和 LM35 等温度传感器。
     图 2 DH-SJ5 型温度传感器 1。 本实验装置采用智能温度控制器控温。具有以下的特点: 1 、控温精度高、范围广、加热所需的温度可自由设定,采用数字显示。
   2 、使用低电压恒流加热、安全可靠、无污染。加热电流连续可调。   3 、本仪器提供的是单个分离的温度传感器,形象直观,给实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可对不同传感器的温度特性进行比较,更易于掌握它们的温度特性。
   4 、采用九孔板作为实验平台,提供设计性实验。 5 、加热炉配有风扇,在做降温实验过程中可采用风扇快速降温。   2。 温控仪与恒温炉的连线 连线见上图 2 所示 : Pt100 带红色端头的做控温用, 控温 Pt100 的插头与温控仪上 的插座颜色对应得相连接。
  红→红;黄→黄;蓝→蓝。 警告:在做实验中或做完实验后,禁止打开恒温炉的外罩恒温炉! 4 二、 DH-VC1 直流恒压恒流源 该电源是专门为九孔板物理设计性实验而设计的。
     该电源可以提供: ① 0~30V , 0。5A 的电压源;② 0~240mA 的电流源;③ ± 3。3V , ± 5V , ± 8V, ± 12V , ± 15V 的电压源。
  并 且其体积小,重量轻,避免了使用多种电源带来的管理和使用上的不便。   主要技术指标: 1 、工作环境条件:温度范围 5 ℃ ~35 ℃,相对湿度 25%~85% 。
   2 、额定工作电源电压: ~220V ± 10% , 50Hz 。 3 、 0~30V , 0。  5A 电压源: 短路电流 0。
  5A , 电压范围 0~30 ± 1V , 电压纹波 Vp-p<1mV 。 4 、 0~240mA , 19V 电流源:电流范围 0~240 ± 10mA ,开路电压 19 ± 1V ,电流纹波 <1µ A 。
     5 、 ± 3。3V , ± 5V , ± 8V , ± 12V , ± 15V 电压源: 精度 ± 0。1V , 最大输出电流 250mA , 纹波 Vp-p<1mV 。
   三、九孔板 九孔板的面板结构如下图 3 所示。  日字型的结构中每个插孔都是相互连通的。但任何 两个日字型结构之间是不导通的。田字型的结构中每个插孔都是相互连通的。
  但两任何个 田字型结构之间是不导通的。一字型的结构中每个插孔都是相互连通的。但两个一字型结 构之间是不导通的。我们可以用元器件,导线和连接器等连接成我们需要的电路。   图 3 九孔板结构图 【实验内容与步骤】 5 1。
   按照图 4 接线。 带红色端头的控温 Pt100 放入恒温炉中, 三色引线连接到温度传感实验 装置对应位置上。 用 DH - VC1 直流恒压恒流源来提供 I 0 =1mA 直流电流, 用万用表测量取 样电阻 R 0 两端电压为 1V 。
     ( 调节 DH - VC1 上恒流源的电流粗调、细调旋钮使其两端的电 压为 1V ,注意:将电压由 0~1V 缓慢调节。 ) 2。 将温度传感器(热电阻)直接插在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的恒温炉中。
  通过数字万用表 测量热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而得出不同温度下的电阻(由 U Rt /I 0 =R t ) 。  通过温控仪加热,在 不同的温度下, 观察 Pt100 铂电阻和 Cu50 铜电阻的阻值的变化, 从室温到 100 ℃, 每隔 5 ℃ ( 或自定度数 ) 测一个数据,将测量数据逐一记录在表格内。
   3。 以温度为横轴,以电阻值为纵轴, 按等精度作图的方法,用所测的各对应数据作出 R t -t 曲线。   4。 分析比较它们的温度特性。
   注:由于降温过程时间较长,所以可以 Pt100 铂电阻升温过程中测量, Cu50 铜电阻降温 过程中测量,以节省实验时间。 【注意事项】 1 、开机前要将 DH - VC1 直流恒压恒流源的电流粗调、电流细调旋钮逆时针旋到底。
     2 、 DH - SJ 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设定温度时,温度上限不能超过 120 ℃;加热到预设温度 后, 即刻将加热电流档位打到关, 然后风扇电流档位打到开, 加热电流逆时针调节到最小, ( 0 — 50mA 电 流 输 出 ) 直 流 恒 压 恒 流 源 V ref V out R t Pt100 或 Cu50 图 4 恒流法接线图 I 0 =1mA R 0 1K  /0。
    25W 6 再把温度设定到室温或室温以下。 3 、 Pt100 铂电阻和 Cu50 铜电阻两个电阻的导线严禁拉扯,以免断线,影响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比较 Pt100 铂电阻和 Cu50 铜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的优缺点?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用万用表测量取样电阻 R 0 两端电压并使之调整为 1V ? 3。
   实验过程中如何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数据处理】 1。 列表记录 Pt100 铂电阻和 Cu50 铜电阻的温度和电压值。   2。
   计算 Pt100 铂电阻和 Cu50 铜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 3。 绘制两种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4。 用逐差法计算 Cu50 铜电阻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线性方程 Rt=R 0 (1+ α t) 。
     Pt100 铂电阻数据记录 室温 ℃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U Rt ( V ) R t ( Ω ) 序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 U Rt ( V ) R t ( Ω ) Cu50 铜电阻数据记录 室温 ℃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U Rt ( V ) R t ( Ω ) 序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 U Rt ( V ) R t ( Ω ) 【分析讨论题】 1。
     在采用三线制的电路中,如何用万用表检测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2。 为什么实验过程中使用 1mA 直流电流而不用 100mA 的电流?。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物理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物理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物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