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为什么要送寒衣?

为什么要送寒衣?

全部回答

2016-05-04

156 0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亡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 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 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生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 悯。《东京梦华录》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 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繪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
  《梦粱录》记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  内廷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河南程氏遗书》云:“拜坟 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宋人祀祖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
   明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送寒衣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 辈行,如寄书然。  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新丧,白纸为 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记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 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 曰送寒衣。
    ”又有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在长城内外广泛流传。有 一首民歌唱道:十月里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