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信息技术的农业有何应用?

信息技术的农业有何应用?

全部回答

2016-07-16

83 0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同信息打交道,以扩展人类信 息器官功能的技术。它集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于一体,国外又称之为 “3C”技术。其内容包括信息接收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信息 控制技术。
  20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代世界 发展最迅速的科技领域之一。  农业信息技术则是指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利 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通过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的信息获取 和优化处理,建成农业信息数据库、农业生产管理系统、专家决策系统等,从 而进行不同方式的模拟、虚拟预测,进而支持农业研究,服务于农业生产。
   信息技术在当今世界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 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15%,是这些国家同期 GDP增长速度的3〜5倍。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类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农业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农业决策系统,目前常用的决策系统 有农业规划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模拟决策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   信息技术在农业资源和环境上的应用也很广泛,如快速查清各类农业 资源及其分布,了解和掌握环境状况;对有限的农业资源及环境变化进行有 效监测;预测各种措施对农业资源及环境带来的可能影响,实现资源合理开 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作物 生长模拟模型、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生产实时控制系统及作物遥感估产。  作 物生长模拟是利用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分析模拟作物生长过 程,协助解决多样化和不确定问题。
  专家系统是以知识为基础,在特定问题 领域内能像人类专家那样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计算机系统。农业生产实时 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灌溉、耕耘作业、果实收获、畜牧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农产 品加工自动化控制及农业生产工厂化。
      我国还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 术,研制出耕地变化监测系统,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调查系统,作物产量气候 分析预报系统,作物产量短、中、长期预报模型,小麦、水稻遥感估产信息系 统等。
  这些成果的实用化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信 息化。 未来信息技术的农业应用,将实现集成化、专业化、数字化和全球化。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