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为什么兰州太平鼓被聲为“天下第一鼓”?

为什么兰州太平鼓被聲为“天下第一鼓”?

全部回答

2016-07-01

58 0
     兰州太平鼓,无论是鼓的结构,还是表演方式,都与《现 代汉语词典》所说的太平鼓截然不同。《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的 这种太平鼓,是指过去流行于幽州,也就是现今河北省及东北一 带的那种太平鼓。
   兰州的太平鼓是圆筒形,鼓帮用木料制作,双面蒙皮。兰州 太平鼓的个头很大,鼓身长约70厘米,直径约45厘米,鼓面蒙 的皮多为比较厚实的羊皮,通体呈规整的圆柱形。  鼓帮外表涂的 油漆,仅限于红色或黑色;并用泥金饰以狮子、牡丹等图案,两 头边缘部分则用“田”字花边装饰。
  在鼓帮一侧的两头,钉有 两只铁环,用来拴绑背带。背带很长,把背带持在肩上,鼓可垂 至膝盖以下。之所以如此,为的是便于击鼓者在舞蹈时将鼓拋到 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太平鼓全由青壮年男子表演,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三四十人,是群舞,而不是独舞。
    表演者一律头戴英雄帽,身穿皂隶 服,腰系灰丝带,脚蹬麻窝鞋,宛如京剧舞台上的武松,煞是气 派。表演时,表演者按规定排列成一定的队形,由领队用上面扎 有红绿绣球的竹竿统一指挥,并以锣、钹击节。
  领队手持竹竿, 有节奏地上下左右摆动,表演者根据领队发出的旗号,右手紧握 用麻绳制作的鼓鞭,左手不停地将鼓身举架到不同方位,忽上忽 下,时左时右,一边击鼓一边舞蹈。  那震撼山岳的鼓声,龙腾虎 跃的表演,。
  常常使观赏者振奋不已。 传说很久以前,兰州的太平鼓,也是流行于幽州一带的那种 圆形单面鼓。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相继克 庆阳,收临洮,又一举攻下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残部仍 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
  适逢元宵节,徐达便命令部队制作了 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武器藏在里面,然后扮作社火队,以大旗 为号,混进城内,只听城外一声炮响,社火队顿时变成了战斗 队,徐达就是采取这个办法,里应外合,很快攻下了永登城池。
     为了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人们就把这种又粗又长的鼓命名为 “太平鼓”,并逐渐演变成为兰州独特的社火形式之一。数百年 来,每逢元宵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可以看到太平鼓队 威武的雄姿,听到太平鼓那深沉的鼓声。
   从史料来看,新春打太平鼓(最初叫腊鼓)的民俗古已有 之。  其本意在于驱逐瘟疫,祈求平安。这说明,新春打太平鼓的 习俗,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称腊鼓为细腰鼓, 最初由西域传来。
  到唐代时,腊鼓不再叫细腰鼓,而叫画鼓或拓 枝鼓,击鼓的也不再是金刚力士,而变成了婀娜舞娥。到明、清 时期,每逢新春及元宵节,民间常用铁圈蒙上羊皮或驴皮为鼓, 形如蒲扇,鼓柄上套铁环,击鼓摇环,边舞边唱。
    可见当时春节 打太平鼓的习俗已很流行。 照民间流传的说法,兰州太平鼓的鼓点,还有一番讲究哩。 “终一略一咚,终一终一咚”,叫“三点水”,意思是:“今年好, 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
  ”“略一咚,终一终”,叫做“单条”, 意思是:“逐瘟!逐瘟! ”如此等等,不一而举。  总而言之,不 外乎是企望消除灾祸,求得来年太平吉利。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