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回回历法”在古代天文学中指的是什么?

“回回历法”在古代天文学中指的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6-05-26

52 0
    有1卷本和5卷本。1卷本未署撰著人姓 名,卷首有洪武辛亥(1371)吴伯宗序, 书末有贝琳志。该书原为穆罕默德 (570—632)所制订,洪武十五年(1382) 明太祖命李狲、吴伯宗和回回天文学家 马沙亦黑、马哈麻等人翻译而成。
  1卷本有明刊本。5卷本有明刊本(日本内 阁文库藏)、明贝琳撰清抄本(中国国家 图书馆藏)等。  《回回历法》用隋开皇己 未(599)为历元。622年7月16日,即 唐武德五年壬午六月初三,是回回建国 纪元元年元旦。
  其术以月亮圆缺为一 个月周期,全年12个月,月分大、小相 间,月大30日,月小29日,全年共354 日。有闰之年,于12月份末增1日。 30年共闰11曰。    它每年比回归年少 约10日21时1分,因此寒暑变化不 定,此实即太阴历。
  
  同时又以太阳运行 十二宫一周天为1年,全年365日,共 128年置闰31日,它与回归年相近,即 太阳历。全书记述回回历法释例6条,即释用数例、释回回历法积年、释宫分 日数、释月分大小及本音名号、释七曜 数及本音名号、释闰法。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