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发展为何如此艰难?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企业发展为何如此艰难?

全部回答

2016-07-06

58 0
     约在19世纪60年代,上海第一家民族机器工业企业诞生了,称“发昌机器厂”。该业主姓方,据说以前是一家打铁铺老板和兼做杂货贩运的生意。方业主也自称:“发昌能自造小火轮数只。
  大小车床有十多台,雇佣工几百名”。发昌机器厂的诞生,一方面说明上海已从手工业作坊迈向近代机器工厂的时代,另一方面说明部分商业企业随着资本的积累,开始走向工业资本。   另一部分商人继续活跃在自己所熟悉的圈子里,他们和洋人做生意其范围相当广泛。
  在本世纪初,在上海滩著名的南京路上,出现了由华侨创建的四大公司,即大新公司(今第一百货公司)、新新公司(今第一食品商店)、先施公司(今服装公司)和永安公司(今华联商厦)。这些公司经销手段各异,竞争相当激烈,从而反映了近代上海商业的繁荣景象。
     大约在19世纪后半期,那些洋务运动的代表开始从西方引进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原意想维护封建统治制度,但想不到生产力的发展必定会破坏生产关系,促进封建体制的加速灭亡。与此同时,洋务派代表李鸿章等又在上海创办官僚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轮船招商等。
  这些均为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   官僚企业的创办成功,同时也带动了民族私人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发展,如公永和机器缫丝厂以及龙虎公司(现上海中华制药厂)等。旧中国最大的私人民族资本企业集团要属上海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并称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这时,在沪的许多洋商人都在暗暗吃惊,私下发表言论说:“一种以外国方法发展工业的精神无疑地已在这些部门的人员中占了上风”。  并且预感到,以手工进行生产的时代已将过去,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即将到来。
   上海的经济发展反过来促使了金融的发展,金融和经济如影随形,相辅相成。上海开埠早期其银行均为洋人所开设。大约在19世纪末期,中国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诞生,以后又有像中国、交通、金城和盐业等银行将总部迁至上海。
    1920年还开设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这时,中国银行的资力开始超过外国银行,加上上海资金集中、金融业集中,金融市场对全国以及沿海国家的辐射能力明显增加,至20世纪初,上海终于确立了全国金融中心和远东金融中心的地位。
   民族资本企业的艰难崛起,为近代上海的经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在那个只有挨打,不能还手反抗的年代里,民族资本企业只能得到排挤和打击,同时也要受到封建和官僚势力的压榨。
  其命运是够惨的。如上面所述的发昌机器厂,尽管厂方想尽办法求生存发展,但最终逃脱不了倒闭的命运,最后连厂房和设备一起卖给了外商老板,从而结束了自己是中国民族资本私人机器工厂创始人的历史。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度假旅游
明星
音乐
电影
动漫
宠物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