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震应该怎样做?
我们坚信科学的力量,因此也坚信地震最终可以预报。但就目前而言,面对地震,我们能做些什么?拿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越来越迫切。
2005年12月7日,当记者走进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走廊里的小黑板上,正写着2005年12月5日发生在坦桑尼亚的地震,地震强度为7级。 记者采访的对象,就是这个中心的总工程师。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来源:
记者:坦桑尼亚的地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关注这件事?
曲国胜:这是最近的震例,借此也可以解释震后我们的工作职责。
2005年12月5日晚10点左右,我们收到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来的刚果与坦桑尼亚之间发生7级强震的信息。根据预案,中心快速启动国际巨灾信息...全部
我们坚信科学的力量,因此也坚信地震最终可以预报。但就目前而言,面对地震,我们能做些什么?拿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越来越迫切。
2005年12月7日,当记者走进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走廊里的小黑板上,正写着2005年12月5日发生在坦桑尼亚的地震,地震强度为7级。
记者采访的对象,就是这个中心的总工程师。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
来源:
记者:坦桑尼亚的地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关注这件事?
曲国胜:这是最近的震例,借此也可以解释震后我们的工作职责。
2005年12月5日晚10点左右,我们收到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来的刚果与坦桑尼亚之间发生7级强震的信息。根据预案,中心快速启动国际巨灾信息快速启动程序。10余人对50多个相关网站进行震区地震灾情、基础信息、建筑物设防能力、城市及其人员分布等多方面信息的搜索。
零点30分左右,我们向中国地震局有关领导和部门提交了灾情判定报告。我们的分析是:地震震中位于东非裂谷的坦嘎尼喀湖中,为正断层型发震构造,震源深度浅,约10公里。容易对附近的城市造成破坏。卡莱米市是距震中最近的城市。
该市由比利时建城,欧式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强。卡莱米市也是刚果的难民营。而难民营恰恰多是平房、草房。由此,我们推测:地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但不会形成巨灾。很快,这个结论得到了证实:迄今为止,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是7人。
自2005年9月份以来,类似的紧急启动已有5次。
记者:地震让我们畏惧,在这股来自地下的巨大力量面前,人类似乎有点手足无措了。
曲国胜:就现在的科学水平而言,地震一般是很难准确预报的。
目前只能对某些类型,比如前震——主震型,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大部分预报还很困难。因为地震发生前,可能有异常,但有异常不等于有地震。一只杯子,如果我们不断给它加压,它会在多点出现变形,但最后究竟在哪个变形点上裂开,则很难预测。
记者: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曲国胜:尽管地震预报非常困难,但我局的科学家还在不懈地努力,尽可能地进行准确预报,朝着准确预报的目标尽可能近些,再近些。
但更重要的工作是震前预防。
就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时有大地震发生,如美国、日本等,但由于设防能力强,往往不会形成大的灾害。前几年在美国西雅图北部与加拿大交界处发生一次7级地震,没有人员死亡。
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地震,如此次巴基斯坦地震,由于建筑物设防能力低,损失就非常惨重。
巨灾后的快速救援是有效减轻人员伤亡的重要途径,首先是要快速判定灾情和灾害的空间分布,是否有大量的人员伤亡;其次,快速实施救援行动。
记者:用什么指标来快速判断地震的灾害程度?
曲国胜:目前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指标:地震构造背景、地震参数、人口高密度区距震中的位置以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等。
地震构造背景,就是指震区处在怎样的地震构造带上,是怎样的一种发震构造,是正断(上盘下掉),还是逆冲(上盘上冲)或者是走滑(水平错动),或是某两个运动方式的联合作用;地震参数包括震中、震级和震源深度。
记者:这些指标怎么对应灾害的程度?
曲国胜:地震参数是我们判断成不成灾的重要依据。离城市越近,震级越高,震源越浅,建筑物抗震能力越低,造成的灾害可能就越大;反之,地震灾害就轻,或者不成灾。
地震构造背景则决定了地震灾害的可能趋势以及空间分布。
记者:巴基斯坦地震后,中国进行了紧急救援,听说你是赴巴救援的成员,能不能给我们谈谈这个案例?
曲国胜:好的。那场地震发生在10月8日中午。
我们下午两点半向中国地震局提交了第一份灾情判定报告,结论是:可能形成巨灾,建议中国国际救援队做好出队准备。根据当时的灾情信息,我们判断主要的破坏区域是巴基斯坦北部。下午5点,就已经有84人死亡。
晚上11点,巴基斯坦政府请求援助。中国国际救援队经批准紧急启动,连夜组织人员准备救援装备以及所有的后勤保障物资。第二天的中午12点,由49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携带所有救援物资登上了飞机。
记者:你们是怎么进行搜救工作的?
曲国胜:救援队伍在离巴拉考特镇500米的地方扎营后,很快就开始了搜救行动。
在到达后的2天内,从废墟中救出了3个人,同时开展了医疗救护。其后我们开展了灾害评估和科学考察,乘巴军方直升飞机对地形复杂的峡谷和山区进行了灾评,在离开巴基斯坦之前,我们向巴基斯坦内阁作了此次地震救援和灾评的汇报,提出了下一步的救灾与重建恢复建议,巴基斯坦政府对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视,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记者:2005年11月30日中国九江发生地震,你们是怎样判定这个灾害的?
曲国胜:地震发生在上午8点50分。十几分钟后,我们得到震情信息。9点多,做出了地震灾情的基本判定。九江地震的震级为5.7级。
一般情况下,这个震级是不该有严重损失的,但此次地震是地震震源浅(仅10公里),震中离城市近(距瑞昌市4.8公里,距九江县21.2公里),而且由于江西很少发生地震,因而房屋的设防烈度偏低,再加上震区位于长江岸边,水域多,可能引起地基失效,这些都成为此次地震破坏较为严重的原因。
我们当时的结论是:地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不会有很大的人员伤亡。这个结论,后来被事实证明是准确的。
记者:为什么没有出动国家级的搜救队伍?
曲国胜:国家级搜救队伍的出动有一定的条件。
救援是针对有人员被埋压在建筑物里,如果没有人员被埋压在建筑物里,就不一定派救援队。此次地震没有造成大量建筑物倒塌,因此并未派出国家地震救援队。但救援队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记者:近些时间,我们听到的地震好像多起来了,原来从来不发生地震的地方也经常有地震发生。
这是偶然的事情,还是暗含着什么趋势?
曲国胜:九江地震应该说没有暗含着该地区地震危险性增强的趋势。根据中国活断层分布图,中国华南地区相对稳定,即使发生地震,其震级也不大,主要发震断层可能是较薄的沉积盖层与基底之间的滑脱断层。
基底稳定,只是盖层的变形、破裂,没有强震的背景。
全球每年有7级以上的地震20次左右,大部分发生在无人区或少人区,没有造成大的灾害,我们就听说得少。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是否表明喜马拉雅地震带的活动性在加强,是否将引起中国大陆地震灾害加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被采访人简历:曲国胜,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构造地质、城市防震减灾与GIS和RS应用、城市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对策研究、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城市灾害应急管理及其系统建设和石油构造地质等研究工作。
负责和参与完成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基金会、中国地震局以及各级省市政府和石油企业的重大科研和科技工程项目50余项,多次获部级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