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法国歌剧在巴罗克时期是如何发展的?

法国歌剧在巴罗克时期是如何发展的?

全部回答

2017-08-17

0 0

    17世纪,法国出现了三位戏剧大师:高乃依、拉辛和莫里哀,他们 把自14世纪开始的法国戏剧传统进一步推向高潮。此外,产生于15 世纪意大利宫廷中的芭蕾舞,在法国也获得了远比意大利更巨大的 成就,到17世纪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
  随着意大利人吕利 (Jean-BaptisteLully,1632—1687)的到来,歌剧又在法国宫廷中获得 了新的土壤,取得了和在意大利不同的发展。  吕利出生于佛罗伦萨,14岁随一位嫁到法国的意大利贵族小 姐来到法国时,他只是一名仆役。
  后来,他的音乐舞蹈才能逐渐被 法国上流社会赏识,甚至接触到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而这位国王 偏偏是一位狂热的芭蕾爱好者,甚至常常屈尊粉墨登场表演。吕利 从此投其所好,把意大利歌剧和法国的宫廷喜剧、芭蕾舞相结合, 创造出一种与意大利歌剧既有亲缘关系但又明显不同的法国歌 剧。
    这种法国歌剧被称为“抒情悲剧”,剧情往往取材于希腊神话或 中世纪传奇,歌颂的是那种英雄精神和骑士风度。由于使用法语演 唱,又强调音乐与唱词在音调上的吻合(依字行腔),使得旋律风格 和意大利歌剧略有不同。
  结构上一般分为五幕,前面还要加上一个 序幕。序幕开始前,会使用速度布局为“慢一快一慢”三段的序曲, 慢板部分使用带数字低音的主调和声音乐,中间的快板往往是复 调的赋格段。  在歌剧进行中,咏叹调、宣叙调、合唱、重唱等方式都 加以使用,并要求演员和乐队严格按照乐谱表演,不得随意加花篡 改。
  此外,大量插人的芭蕾场面和豪华的机关布景是法国宫廷的最爱,吕利当然不仅加以保留,而且还变本加厉地进行了发展。由于 法国宫廷和整个贵族阶级对这种艺术形式的狂热追捧,使得法国歌 剧虽然晚于意大利歌剧产生,但到了 17世纪下半叶,也几乎达到了 和意大利歌剧分庭抗礼的地步。
    吕利除创作了十余部歌剧(代表作 有《阿尔米德》、《罗兰德》、《阿尔切斯特》等),还与莫里哀合作(由 他作曲并主演)了多部“喜剧芭蕾舞剧” (comedie-ballet),代表作有 《贵人迷》等。
  1687年,吕利因指挥乐队演出时不慎用指挥杖击伤脚背,引起溃 疡,化脓而死。  此后,法国歌剧的发展一度陷人低谷。至18世纪上半 叶,随着拉莫的出现,法国歌剧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让-菲利 普•拉莫(Jean-PhilippeRameau,1683—1764)是法国巴罗克晚期最重 要的作曲家,他出生于音乐世家,年轻时曾访问意大利,后长期担任 法国阿维农、巴黎等地教堂的管风琴师,并于1722年出版了音乐史 上重要的里程碑性质的著作《和声学》,这是主调和声音乐在进行了 近二百年创作实践后第一次理论上的总结。
    它的出现,标志着西方音 乐创作正式从复调时代进入主调和声时代。拉莫直到50岁时才开始 进行歌剧的创作,其第一部歌剧《希波利特与阿里西亚》于1733年上 演后即引起很大的争论,有人攻击它太意大利化,背离了吕利开创的 法国歌剧的传统,但拉莫本人却坚持要在吕利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此 后,他创作的每部歌剧几乎都毁誉参半。拉莫的歌剧创作,在吕利的 基础上更强调歌剧的戏剧性效果,强调合唱和好看的歌舞场面,强调 乐队的作用,基本上取消了只用通奏低音伴奏的“干宣叙调”。
  作为一 位和声大师,他的创作在调性与和声方面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规 范。他和吕利一样,创作的体裁不限于纯粹的歌剧,还包括“芭蕾歌 剧”、“芭蕾喜剧”等当时法国的流行体裁,主要代表作有《殷勤的印地 人》(1735 )、《双子星座》(1737 )、《青春女神的节日》(1739)和《纳瓦尔 公主》(1745)等。
    英国音乐在文艺复兴时期曾经有过两次辉煌:一次是15世纪初 以鲍尔和邓斯泰布尔为首的“英国复音乐派”的创作,曾对欧洲大陆 的勃艮第乐派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次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圣 诞颂歌、英国牧歌和琉特琴歌曲的创作以及维吉那琴的创作也曾繁 荣一时。
  17世纪下半叶,随着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的相继传人,英 国作曲家也开始了歌剧的创作。  但是在此之前,英国人创作更多的是 一种叫做“假面舞”的歌舞形式,这种体裁集诗歌、歌唱、舞蹈、器乐于 一身,带有较强的娱乐性。
  后来,随着音乐因素的逐渐增强,遂发展成 一种后来被称为“半歌剧”Uimi-opera)的形式,这种体裁的作品往往 取材于神话、寓言和历史故事,有较多的道白。  英国17世纪最重要的 歌剧作曲家是亨利•珀塞尔(HenryPurcell, 1659—1695 ),其创作的歌 剧《迪多与伊尼》既是他完整保存下来的唯一一部真正的歌剧,也是 巴罗克时期英国歌剧的代表作。
  从整体结构上看,英国歌剧明显受法 国歌剧影响(序曲的速度、芭蕾场面等),但咏叹调的写作又显露出意 大利歌剧的痕迹,注重情感的描写与抒发。  此外,大量半音化的和声 手法,又带有英国传统音乐的烙印。
  珀塞尔除歌剧创作外,还写有多 部“半歌剧”以及大量的器乐作品。德国在巴罗克时期一直受到意大利音乐的影响,尤其在歌剧创 作方面。巴罗克前期德国著名作曲家许茨(HeinrichSchUtz, 1585— 1672)曾写过一部歌剧,但未能保存下来。
    德国自己的歌剧是一种被 称为“歌唱剧”(singspiel)的东西,大量的对白中插人一些分节歌曲, 有点类似于英国的“半歌剧”。17世纪下半叶起,汉堡成为德国歌剧 的中心,在这里上演的歌剧大多是意大利人的作品,或者是德国人创 作的用德语唱宣叙调而用意大利语演唱咏叹调的歌剧。
    汉堡最重要的作曲家是凯泽(ReinhardKeiser,1674—1739),他一共写了 75部意 大利风格的歌剧,但有时也创作一些德国风格的“歌唱剧”。其代表作 是上演于1770年的《威尼斯狂欢节》。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地理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器乐/声乐
器乐/声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