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近年来因国内外医学信息的传播,很多社会群体对抑郁症的特点及其危害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不了解抑郁症的许多类型。它们的临床表现虽然有一些共同点如情绪抑郁、精神萎靡不振、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甚至自杀等,如采取同一的治疗方案,效果往往是较差的或不理想的。 笔者就抑郁症的临床分型和特点以及治疗进行简要论述。
1 临床分型及特点
1。1 内源性抑郁 内源性抑郁是一种以持续性情绪低落为基本特征的精神障碍,伴有思维和行为改变,常出现睡眠障碍。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脑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所致[1]。
本病可分双相抑郁症和单相抑郁症。临床上常见单相抑郁症,主要特点有:①情绪低落:可以是心...全部
近年来因国内外医学信息的传播,很多社会群体对抑郁症的特点及其危害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不了解抑郁症的许多类型。它们的临床表现虽然有一些共同点如情绪抑郁、精神萎靡不振、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甚至自杀等,如采取同一的治疗方案,效果往往是较差的或不理想的。
笔者就抑郁症的临床分型和特点以及治疗进行简要论述。
1 临床分型及特点
1。1 内源性抑郁 内源性抑郁是一种以持续性情绪低落为基本特征的精神障碍,伴有思维和行为改变,常出现睡眠障碍。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脑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所致[1]。
本病可分双相抑郁症和单相抑郁症。临床上常见单相抑郁症,主要特点有:①情绪低落:可以是心情不佳、忧伤、压抑、苦闷,甚至绝望自杀,觉得“活着不如死了好”;②思维改变:思维明显迟钝,总把自己说成一无是处。
病情逐渐发展,可形成自罪妄想;③行为改变:活动减少,主观上感到精力不足,严重者可不言不语,拒绝进食,无法完成日常生活;④躯体症状:多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及各种躯体不适,心悸、胸闷等。本病首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效果甚微。
1。2 更年期抑郁症 首次发病于更年期阶段的精神障碍,女性多见,常有某些诱因致病。患者多出现消化、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表现。
早期症状多表现为神经衰弱,如头昏、头痛、乏力、失眠,而后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的主诉,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口干、便秘、心悸、胸闷、生理方面的变化在精神症状之前出现。
典型病例表现为明显抑郁,患者常用悲观消极的心情回忆往事,对比现在,忧虑未来,总觉得自己“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生不如死”。在此基础上,患者认为自己已无用又有罪过,人们一定会厌恶他、谋害他,因而极易形成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
患者思维与行为抑制往往不明显,而伴有突出的焦虑紧张症状。这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治疗方面应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配合性激素并应多给予精神安慰和生活照料。重症患者一般需要住院治疗,伴有冲动性自杀者,给予抗抑郁药加抗精神病药并配合电休克治疗。
1。3老年性抑郁症 老年性抑郁症指首次发病于老年期。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表现,伴有自我低估、情绪改变及精神运动性障碍为特征疾病。
本病主要特点有:①情感障碍:抑郁心境长期存在,大部分患者常有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兴趣下降,自述“没有精神”“心里难受”来表达抑郁的体验;②思维障碍:患者感到脑力和注意力下降,常表现为应答反应缓慢,思考问题和主动性言语减少;③认知功能障碍:多数人有记忆力减退,计算、理解和判断力下降,有人称之为抑郁性假性痴呆[2];④意志和行为障碍:病情较轻者,做事的主动性下降和依赖性增强,主动回避社会交往,严重者处于无欲状态,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有自杀企图和行为。
老年患者一旦决定自杀常比青年人更坚决,行为更加隐蔽。在治疗上多采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引导方法。
1。4 儿童期抑郁症 儿童期抑郁症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以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本病大多因家庭生活事件,如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家庭管教方式不恰当,父母感情不合或离婚等均构成对儿童的重大应激事件。
本病多表现为有:①情绪低下:表现为不愉快、悲伤、自我评价过低,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好发脾气,悲观厌世,甚至出现自杀企图;②以学习困难为特征患儿:可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全面下降,出现厌学、恐学,逃学和拒学[3];③行为迟缓:户外活动减少、思维迟钝、有的患儿表现为反向症状,如不听从管教,冲动攻击行为,或其他违纪不良等表现;④躯体症状:常述各种各样躯体不适,如头痛、头晕、胸闷、失眠等。
本病一般起病急,持续时间较短,预后较好,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诊断标准,在治疗上多以抗抑郁药物及家庭心理治疗为主。
1。5 隐匿性抑郁症 近年来有人应用这个名词来描述一些抑郁情绪不太明显的患者,由于躯体症状较为突出,患者起初总是找其他科医生诊治,做过许多检查,最后终因疗效不佳转入心理科。
本病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具有广泛性或指定部位的疼痛,可以说是全身性的不适,因而给诊断带来困难,因为可能与真正的器质性病变并存,而其抑郁症状反而隐匿不露。症状多见于全身软弱无力、易疲劳、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睡眠障碍。
患者总是认为患有某种躯体性疾病,有些患者怀疑是患了心脏病或癌症,要求医生反复进行各项检查[4]。具备以上几条,便有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指征,如果用药后有效果,则进一步提示隐匿性抑郁的可能。
1。
6反应性抑郁 反应性抑郁又称心因性抑郁。与内源性抑郁发病不同,本病往往是在受到超强精神打击或持久的精神紧张因素而发病。由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下,超过了个体心理承受能力而致。如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高考落榜、失业、离婚、人际关系冲突等,但患者病前人格特征也有一定的心理或性格缺陷使其适应障碍,对患病起了重要作用[5]。
临床表现以突出的抑郁情绪为主,同时也存在认知行为和躯体调节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碍。治疗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抗抑郁药起辅导作用。
2 治 疗
不同类型的抑郁症有不同的病理基础[7],治疗方法是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方法,恰当使用药物、心理及电针治疗等[8]。
2。1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治疗:是目前治疗抑郁症最主要的方式,也是比较便捷易行的方式。抗抑郁药虽然种类繁多,作用机制不尽相同,但每一种药物大约只对三分之二的患者有效,总还是有一部分患者是无效的。
抗抑郁药的起效时间通常在2~4周,因此选择一种药物治疗后至少使用4周以上再判定无效,试着换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种药又有可能有效。两种以上作用机制的药物足疗程治疗仍然无效的抑郁症称为难治性抑郁症,这样的病人可以试着合并药物治疗,包括两种抗抑郁药合用、抗抑郁药与情感稳定剂合用、抗抑郁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用。
抑郁症是容易反复和复发的病,一个有效的药物治疗在三个月后通常已经达到症状消失,社会功能恢复,即临床痊愈了。但是此时停药,许多患者症状可以反复,达到临床痊愈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应当继续巩固期治疗4~9个月,而复发的患者还应当进行维持期治疗1年以上。
本病的生化代谢提示可能脑内神经递质或受体功能紊乱有关[9]。对于抑郁症而言,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脑内的神经递质或受体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消除抑郁状态。以内源性抑郁为例,由于其发病原因的不同,心理治疗甚微,主要使用抗抑郁药物。
早年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以丙咪嗪、阿米替林为代表,它们的应用明显改善了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使众多的患者走出了抑郁。近年来出现了新一代抗抑郁药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百忧解、舍曲林等,它们的问世,使治疗抑郁症得到了全新突破,它们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
在治疗过程中,若不能控制其症状,尤其是自身观念与行为不能控制者,那么电休克治疗是最后的救命手段了,电休克对难治性抑郁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能改善或控制症状。
2。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也称精神疗法,是指治疗者与患者之间通过表情、态度和行为等相互交流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去改变或影响患者的消极认知情绪,从而消除或减轻导致患者痛苦的各种心理因素和行为。
如反应性抑郁症由于其病因不同则治疗上多以心理治疗为主,抗抑郁药物为辅的原则,即所谓“心病要用心药医”。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认知疗法,它是心理医生通过改变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方式,来达到解决患者心理问题,改变不良思维是认知疗法的关键。
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医生与患者之间关系,采用劝导、启发、说服、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自我领悟,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缺陷,纠正某些错误观点,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自我评价克服自卑感,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只依赖药物是不行的。
抑郁症及临床亚型症状是可以认识的,治疗是可行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