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德冲突的含义是什么?这是一个我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米德冲突(Meada Conflict)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即稳定通货,还须实现外部均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一般地,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 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全部
米德冲突: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当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度下内外均衡冲突问题。米德指出,如果我们假定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两种独立的情况,那么,单一的支出调整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政策)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
米德冲突(Meada Conflict)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即稳定通货,还须实现外部均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一般地,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
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但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时,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左右为难,经济学上称之为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的产生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内外均衡中的四大目标:外部均衡为国际收支均衡;内部均衡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詹姆斯·米德(J·Meade)认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理论,实现国际收支调节使之均衡的政策,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贬值和升值都受到极大限制,因而主要采用开支变更政策,开支变更对上述中个目标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
在国际收支逆差与通货膨胀并存时,减少总需求可以使二者均衡;在国际收支顺差与就业不足并存时,扩大总需求可以使二者相窜。但是,对于既有国际收支顺差又存在通货膨胀,或既有国际收支逆差又存在严重失业问题,就会发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使开支变更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米德冲突”在中国
今年中国CPI指数7月份创下1997年2月以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达到15。4%,肉类价格同比上涨45%。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评论称,中国已进入标准的‘米德冲突’。
美国经济学家米德提出的这个概念旨在说明:一国如果要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则必须同时使用支出调整和支出转换政策。单独强调任何一种政策,将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换句话说,在中国,通货膨胀和贸易顺差就像跷跷板的两头,官方的经济政策按下任何一头,另一头都将高高跷起。
文章指,一旦中国为了抑制通胀而实行紧缩政策,最后将是国内需求减少,更多的产品在目前的开放经济中到境外寻找出路,接踵而至的又是贸易顺差迭高不下,外汇占款?锢摹⒘鞫怨!⒁写畛宥?
相反,如果中国要减少正在高位运行的贸易顺差,就必须在国内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目前国内的消费和投资,而这种经济政策的后果将对目前的中国通胀压力雪上加霜,而其它许多针对贸易顺差的政策,在它们改变国内需求前,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编辑]中国应付米德冲突的建议
为避免米德冲突,就需要为不同的目标制定相互独立且有效的政策工具,即满足所谓的丁伯根法则。但是“丁伯根法则”看上去在中国已经碰壁。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药方仍未使高烧不退的中国经济回春。
建议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或许,中国的这种经济政策冲突,可通过国际经济政策合作来解决。但是目前“中国威胁论”仍在全球流行,中国所需要的高科技产品,不到万不得已西方绝不会允许中国进口。
而中低端的消费品,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中应有尽有。更重要的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核心的美国,即使任由美元在风雨中飘摇,财政和贸易赤字都在历史高位,也绝不收缩国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对中国来说,与其在贸易顺差和通货膨胀两害中挣扎,不如两者择其轻,实行适度通胀,但前提是,改变目前倾向于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分配方式,大幅提高居民收入,使其高于通胀涨幅,从而彻底改变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