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层楼"这句诗出自哪里?全
更上一层楼
[含义是:要想望远,必先登高。近年来常用“更上一层楼”来比喻工作上或学习上的提高一步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登顶之作
据《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又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悟,所以历来的解诗者大都认定诗中所写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景是诗人“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但如此解诗是失之于皮相和武断的。因为诗人并没有在诗里注明所写之景是第二层楼所见,也没有确指那“更上”的“一层楼”就是第...全部
更上一层楼
[含义是:要想望远,必先登高。近年来常用“更上一层楼”来比喻工作上或学习上的提高一步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登顶之作
据《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又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悟,所以历来的解诗者大都认定诗中所写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景是诗人“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 但如此解诗是失之于皮相和武断的。因为诗人并没有在诗里注明所写之景是第二层楼所见,也没有确指那“更上”的“一层楼”就是第三层,因此诗中所写之景虽有可能是第二层楼所见,但也有可能是第一层楼所见,怎么可以断言就是第二层楼所见呢?怎么可以断定“更上”的“一层楼”就是第三层呢?如果说后两句诗之妙在于能给人以无限想象的余地,那么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解为登第一层楼所见,此后还有两层楼可以“更上”,这样不是显得鹳雀楼更高,所观之景更壮阔,想象的余地更大了吗?
从游览的一般经验上看,鹳雀楼只有三层,而诗人显然又为登楼而来,哪有不一气登上最高层的三楼而凭栏远眺而即景赋诗之理。
认定诗人在登上第二层楼时就将所观之景写成了诗,那么第三层楼还登不登,登了之后,所观之景肯定要远过于第一、二楼所见,他还再赋不赋诗呢?依常情来说,他又怎么可能不把他登顶之后所看到的最为远大,最为壮美的景观描绘出来呢?登楼而不登顶即赋诗的不合情理的现象,在古典诗歌的创作中,实在鲜见。
再从诗人所写之景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其实已是“穷尽千里目”的至大至远至壮至美之景,诗人已经以他那神奇的无与伦比的如椽之笔,将登临鹳雀楼的最高层所能见到的极景写尽写绝了,即使再上一层楼,还能看到比这更远更大更壮更美之景吗?这样的景色,还能说是“未穷千里目”吗?就连那些持“二楼观”的论者也不得不承认其“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
显而易见,按“二楼观景”来理解,诗的前后部分就自相矛盾了:既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已穷千里目之景,诗人为何还要再“欲穷千里目”呢?既然在第二层楼就已穷千里目了,那还有什么必要“再上一层楼”呢?
切合诗意的理解应是,诗人所写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景并不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是登临鹳雀楼的最高层,亦即第三层楼所见。
也正因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登临鹳雀楼顶层的“穷尽千里目”之观,是登临一、二层楼所难以见到的至远至大至壮至美之景,诗人才可能在鹳雀楼的顶楼领略了如此远大壮美之景后,反思自己登临一楼二楼的观景过程,遂自然而然地生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生感悟--要想穷尽千里目,看到极远极大的壮美之景,就要登临最高处,登高方能望远;对鹳雀楼而言,就是要登到最高的第三层楼,而不要仅仅登上一、二层楼就停步不前,徒留下看不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美之景而“未穷千里目”的遗憾。
而历代读者之所以激赏这首诗,之所以能千万遍地吟哦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而深深地陶醉其中,深深地叹为观止,除了深受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人生哲理的启迪外,更在于诗人以虚实相生的如画笔墨,写尽写绝了“穷尽千里目”至美至壮之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