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甜瓜黑斑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是怎样的?

甜瓜黑斑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是怎样的?

全部回答

2015-12-19

50 0
    病菌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叶组织内外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在甘肃河西地区,6月下旬田间开始出现病斑,7月上、中旬病情发展缓慢,7月下旬至8月上旬病情迅速扩展,达发病高峰。
  这时正是甜瓜增糖期,发病严重时,影响糖分积累。潜育期20~30℃时3~4天,7~17℃时8~9天。  病害发生程度与湿度密切相关,东西向栽培的旱塘,北坡面发病重,南坡面发病轻。
  这是由于夜间露时长短不同造成的。兰州以西内陆干旱灌溉区,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低。7~8月常在10~15℃,而瓜类作物生长中后期浇水较多。因此瓜田夜间常有6~8小时露时。早晨露水散失时阳坡面较快,阴坡面较慢,每天相差约1小时以上。
    因此北坡面发病重。从浇水时间看,开花前浇第一水时发病重,而坐瓜后再浇水时则发病轻。这是由于提早浇水提早结露,以及过早浇水植株前期徒长,组织柔嫩,降低了叶片的抗病力。人工接种,河套蜜瓜、Cinco、w一5、老铁皮、蜜露原种发病较轻,而73—2、可可奇、黄麻皮、Aranasyokneam等品种高度感病。
    看来,白兰瓜系统抗病性较强,哈蜜瓜系统抗病性较弱。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