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张炎的“清疏影”这首词如何赏析?

张炎的“清疏影”这首词如何赏析?

全部回答

2016-09-06

52 0
    张炎出身贵族,青少年时代,流连于西湖畅游中,过着优裕无忧的得意生活。元军攻入临安,张 炎遭受国灭家亡之祸,从此飘零街头。他与元有国恨家仇,却又没有勇气与之公然对抗。在亡国的 深痛中,他很想归隐山林,不问世俗政治,既保全性命,又坚持名节。
  这首《疏影》就流露着词人矛盾 复杂的心情,既有词人终难释怀的黍离之悲,又有自恃清高的隐士情怀,也有亡国之余的惊惶凄恻。   荷叶即是词人的自况。 首先,借荷叶以明志。词作一开头以“碧圆”两字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荷叶的特点,强调了其出淤 泥而不染的品格。
  很明显,张炎在这里有自喻之意,他虽然一贯过着与世无争的恬淡生活,但于人 格操守上,却自有分寸。他不想奴颜婢膝地取悦新朝,想做这婷婷独立的荷叶,“向浅洲远渚,亭亭 清绝”。  紧接着,“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句,借未展之新叶,嘲讽旧日的豪门子弟,那 些为了保住荣华富贵,而不甘寂寞、不惜屈身的仕元者。
  两相对比,更反衬出词人固守节操的高尚。 其次,表达故国情怀。词人从小就生活在西湖畔,“接天莲叶无穷碧”是他最为熟悉的景象。密 集而生的荷叶为密语的鸳鸯提供保护,意即危巢无完卵。  如今荷叶枯残,而他却还留恋着那一丝枯 香,意即自己对故国的无限深情。
  “盘心清露如铅水”,这些荷叶就像汉宫前金铜仙人的承露盘,以 金铜仙人辞汉时的铅泪来比喻荷叶上的清露,另有深意。 再次,表现内心深处的惶恐之情。元军攻破临安之后,张家即遭家破人亡之灾,张炎祖父张濡 被杀,父亲张枢下落不明,家产尽皆抄没。
    这一悲剧给词人心中留下很大阴影,即使在隐居生活中, 也不免“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长亭怨》)的惶恐忐忑。这首词也是如此,词作上阕 写荷叶之盛,下阕写荷叶之残,由盛而残,就流露着词人对家国盛衰荣辱变化无常的无限悲慨。
  而 “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一个“恐”字传神地写出他幸免一死而又孤苦无依的悲伤,一个 “忽”字又体现出世事无常的触目惊心。  盘盘清露也没让他感受到短暂的欢娱,却让他看到“又一 夜、西风吹折”的悲凉结局。
  由此可见陵夷之变是词人无法走出的噩梦,这使张炎的词作与其他同 类词作相比,少了悲壮,多了凄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