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四川自然地理概况

(一)四川的地理位置。(二)四川的地形地貌与气候。(三)四川的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四)四川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五)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与大熊猫的故乡。

全部回答

2007-06-28

0 0
    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建国后4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成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
  目前,四川省铁路已形成包括宝鸡-成都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连接陇海线,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襄渝铁路与达成铁路连接,是四川与湖北间的重要通道。
  成渝铁路沟通巴蜀,同是也是四川通往贵州及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  成昆铁路南接南昆线,是成都至北海、至海边最近的铁路线。正在修建的内江至昆明、遂宁至重庆、达州至万州铁路,将继续完善四川与邻省市的铁路交通状况。
   全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公路、川青公路、川陇公路、川陕公路、川渝公路、川云东路、川云中路、川云西路及川滇路等。
    成都汽车中心客运站是四川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大动脉。它全长340。2公里,于1995年全线开通。此外,成都—都江堰、成都—绵阳、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雅安以及内江—自贡—宜宾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四川的航空事业发展很快,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全国民用航空机场已发展到6个(成都、泸州、宜宾、达川、西昌、南充)。目前使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空公司有16家,航线140多条,可以直飞国内外众多城市。
   四川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  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长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
  其中,金沙江新市镇以下,岷江乐山以下,嘉陵江阆中以下常年可通轮船,乐山、宜宾、泸州是水路干道上的重要城市。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桔、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中药材驰名中外;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的交通通讯发展迅猛。水陆空交通日趋完善发达,微波、光纤、卫星、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INI联网等现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县及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信息市场、科技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资金和金融市场以及各种物资市场、服务市场、旅游休闲娱乐市场也相应建立。
  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之后,四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实施《四川省国民经济跨世纪发展战略》。  在深化国企改革,“抓大放小”的方针指引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收购与兼并正逐步推行。
  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商业、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建设加快,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创造了条件。
     四川是一个综合科技力量较强的省份。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小学等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川剧、歌剧、杂技、曲艺享誉国内外。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遍布全川。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产业兴旺发达。  医疗机构也基本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四川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是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品位高的特点,历来就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说,许多景观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
    有人用这样的话形容四川境内的风景:“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九寨天下奇。”但秀、幽、险、奇其实只是四川风景的一个侧面,峨眉山、青城山、剑门、九寨沟也只是四川众多美景的一小部分。
     四川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3处:九寨沟一黄龙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青城山一都江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一乐山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的有4处: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汉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蜀南竹海自然保护区、黄龙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5座:成都市、峨眉山市、都江堰市、乐山市、祟州市;国家4A级旅游区有9处: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三星堆、蜀南竹海、海螺沟;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有5处:九寨沟、蜀南竹海、峨眉山、乐山大佛、自贡恐龙博物馆;国家级地质公园有2处:龙门山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有9处:九寨沟、黄龙寺、峨眉山—乐山、青城山—都江堰、蜀南竹海、贡嘎山、四姑娘山、西岭雪山、剑门蜀道;省级风景名胜区57处;国家森林公园有11处:都江堰市龙池、大邑西岭、洪雅瓦屋山、攀枝花市二滩、泸定海螺沟、九寨沟县九寨沟、剑阁剑门关、样撞七曲山、盐亭高山、合江佛宝、邓州天台山;省级森林公园有4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3处:汉川卧龙、青川唐家河、九寨沟县九寨沟、宝兴蜂桶寨、马边大风顶、美姑大风顶、攀枝花市苏铁、甘孜州贡嘎山、成都龙溪虹口、若尔盖辖曼、四姑娘山、长江合江—雷波段、亚丁;省级自然保护区有4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7座:成都市、泸州市、自贡市、宜宾市、乐山市、都江堰市、阆中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有4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27处;省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有63座;社会科学类馆有43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55处。
       四川是一个个性化的省份,它正敞开胸怀恭候五洲宾朋的光临。巴山蜀水无限美,天府之国欢迎您。   省树:珙桐、桢楠   2004年4月23日“搜寻四川省树暨评选天府树王”活动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办公大楼召开专家评审会。
  大会决定,开全国省树评定先河,将桢楠、珙桐两种珍稀树种同列为四川省省树。     省花:木芙蓉   别名:芙蓉花、拒霜花、铁箍散   木芙蓉产于我国南部,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都有栽培,在四川、湖南两省较为常见。
  木芙蓉在成一带十分常见,因此成都又称“芙蓉城”、“蓉城”,而木芙蓉也是成都市的市花。 国内外多栽培观赏。 四川天气气候: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日照: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在地域上由西向东递增:盆西900—1200小时,盆中1200—1400小时,盆东1400 -1600小时。
  在时间上,春夏多于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阳总辐射量3100—4200兆焦尔/平方米,其时空分布与日照类似。 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数为2000-2500小时,地区差异不大,仅龙门山区相对少,为1600—2000小时。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多为5000—6800兆焦尔/平方米,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时数1200—2700小时,较东部盆地多一倍。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部递增;时间上,干季多于雨季。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4000—6200兆焦尔/平方米,除小凉山东侧外,光能资源大于东部盆地。   气温: 东部盆地年平均气温14—19℃,比同纬度地区高1℃。一月平均气温3—8℃,盆周略高;四月平均气温15℃—19℃;七月平均气温25℃—29℃,是全年最热月份:十月平均气温15℃-19℃,接近该区年平均气温。
  四季分明:春季候温10°-21。9°,长约3个月;夏季候温≥22°,长3个多月;秋季候温10℃—21。  9℃,长2。5个月;冬季候温<10℃,长3。5 个月。全年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4200℃—6100℃,无霜期280-300天。
   川西高原主体部分年平均气温<8°C;一月平均气温-5°C左右;四月平均气温5℃—10℃;七月平均气温10℃—15℃;十月平均气温5℃左右。  全年无夏,冬季漫长,可分3期:寒期候温≤0℃,冷期候温1。
  1℃—9。9℃,温凉期候温≥10℃。全年日平均气温≥10℃积温在2000℃以下。 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气温:谷地15℃—20℃,山地5℃—15℃。一月平均气温 5℃,德昌以南谷地10℃—12℃,为全省冬季最暖地区;四月平均气温10℃—24℃;七月平均气温15℃—26℃;十月平均气温10℃—20℃。
    四季不分明,一般只分两季。全年日平均气温≥10℃,积温德昌以南河谷>4500℃,以北锐减至2000℃。 降水量: 东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于盆底,盆西缘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为1300—1800毫米;次为盆东北和东南缘山地,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区降雨最少,为800—1000毫米。
    在季节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总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占全年总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
  干雨季分明,6月—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总雨量的70—90%;11月—4月为干季,各月降水量小于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区差异大,干湿季节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
  木里以北与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于800毫米;安宁河东侧与东部盆地相当,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0%。

2007-06-17

808 0
    四川位于中国内陆西部腹地,占据着四川盆 地的绝大部分;四面环山,气候温和湿润。总面 积48。5万多平方公里。 海 拔   四川省地形西高东低,大致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
  四川盆地以浅丘和平原为主,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  5万平方公里,盆地内海拔200~750米,由北向南倾斜。 自然资源   水电资源蕴藏量达1。5亿千瓦,仅次于西藏,可开发量近1亿千瓦,位居中国首位。
  地下热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全省光发现温泉(群)354处,地下热水钻孔114个。 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132种,其中钒、钛、钙、芒硝、萤石、天然气、硫铁矿的储量居中国第一位,钛储量居世界第一,钒储量居世界第三。
       四川地处亚热带,加以地貌和气候多样,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全省森林面积746万公顷,长有许多珍贵树种。中国的水杉、银杉等“活化石”树种有1/5 生长在四川。   动物种类繁多。
  仅脊椎动物就有1100余种,占全国的40%,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55种。  举世闻名的大熊猫,主要生息于四川境内4个山系的36个县和保护区内。   四川拥有举世闻名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三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都江堰―青城山、蜀南竹海等九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国家森林公园11处、自然保护区40处、省级风景名声区4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旅游资源之丰富,世界罕见。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九寨沟 、黄龙   乐山大佛--峨眉山   都江堰---青城山 “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国家AAAA级(最高级)风景区   九寨沟 、黄龙、峨眉山   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   蜀南竹海、海螺沟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除以上景点外   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区)   稻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岭雪山(国家级风景区)   泸沽湖、大邑刘氏庄园   龙池风景区、兴文石海洞乡   珙县悬棺 四川省地域辽阔,总面积48。
    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1%,居全国第5位,居西部地区第4位。但人均土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四川地貌以多山和高原为特色,60%以上的地区海拔都超过1000米。
  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齐全,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7。  1%、12。9%、5。3%、4。7%。由于四川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土壤类型丰富多样,全省共有25个土类、66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
  48%和32。60%。   根据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利用现状及其他因素划分,四川省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8个一级利用类型(表1),45个二级利用类型和62个三级利用类型。  除橡胶园以外,其他省的一、二级土地利用类型四川都有,在全国极富代表性。
  土地利用以林牧业为主,土地利用地域差异十分明显,林地和牧地集中分布于盆周山地和西部高山高原;耕地则集中分布于东部盆地和低山丘陵区,占全省耕地的85%以上,以坡耕地为主,耕地质量不高;园地集中分布于盆地丘陵和西南山地,占全省园地的70%以上;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集中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区和丘陵区。
     四川省地处水热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有许多珍稀、古老的动、植物种类,是全国乃至世界极其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   全省有高等植物近万种,约占全国种类的1/3,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
  其中苔藓植物500余种,维管束植物232科、1621属;蕨类植物708种、裸子植物100余种(含变种)、被子植物8500余种;松、杉、柏类植物87种,居全国之首。  在全国389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中,四川分布有7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32种、三级39种,分别占全国各级重点保护植物种数的37。
  5%、20%和18%。   全省有各类野生经济植物5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4600多种,所产中药材占全国药材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  芳香及芳香类植物300余种,是全国最大的芳香油产地。
  野生果类植物达100多种,其中以猕猴桃资源最为丰富,居全国之首,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菌类资源在全国最为丰富,野生菌类资源达1291种,占全国的95%。森林面积1234。24万公顷,森林蓄积居全国第二,活立木蓄积15。
    82亿立方米,仅次于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达27。94%。   四川省野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有1246种脊椎动物,占全国总数的45%以上,兽类和鸟类约占全国的53%。
  其中:兽类217种,鸟类625种,爬行类84种,两栖类90种,鱼类23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46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30种、占全国的30。  9%,二级保护动物112种、占全国的47。
  1%,“国宝”大熊猫的数量占全国的85%以上。动物中可供经济利用的种类占50%以上,其中:毛皮、革、羽用动物200余种;药用动物340余种。四川省雉类资源极为丰富,达20种,占全国总数的40%,其中有许多为珍稀濒危雉类。
    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四川省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比较齐全,能源、黑色、有色、稀有、贵金属、化工、建材等矿产均有分布。已发现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132种,占全国总数的70%;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4种,占全国总数的60%,分布在全省大部分地区。
  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  钒、钛具有世界意义,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水平;资源种类齐全,但多数矿种储量不足,除钒钛磁铁矿、岩盐、芒硝、铅锌、硫、铁矿、石棉、云母、金、磷、水泥灰岩等储量可满足开发需要外,多数矿产资源都存在资源数量不足、质量差、探明矿山不足的问题。
    二是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形成综合性矿物原料基地。如川西南以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为优势,是我国的冶金基地之一;川南地区以煤、硫、磷、岩盐、天然气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蕴藏量大,是我国化工工业基地之一;川西北地区稀贵金属(锂、铍、金、银)和能源矿产(铀、泥炭)资源丰富,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
    三是共、伴生矿产多,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如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是我国著明的三大综合利用共生矿之一。四是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贫矿多、富矿少。除铅、锌、镉、银、岩盐、钙芒硝等品位稍高外,其他矿产多为中、贫矿。
   四川降雨量大,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4889。75亿立方米。  水资源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境内共有大小河流近1400条,被誉为“千河之省”。   四川省水资源总量共计约为3489。
  7亿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为2547。5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73%;上游入境水942。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27%。另外还有地下水资源量546。  9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115亿立方米;境内遍布湖泊冰川,有湖泊1000多个、冰川约200余条及一定面积的沼泽,多分布于川西北和川西南,湖泊总蓄水量约15亿立方米,加上沼泽蓄水量,共计约35亿立方米。
     四川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水资源量高于全国;河道迂回曲折,有利于农业灌溉;天然水质良好,但近年来污染有所加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洪旱灾害时有发生。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地球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