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湖南邵阳武冈有哪些风俗习惯?

湖南邵阳武冈有哪些风俗习惯

全部回答

2014-03-13

197 0
    饮食习俗   境内各地人们历来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红薯、麦子、包谷、荞麦等杂粮。过去,一般人家日食两餐,殷实户吃三餐。菜肴荤素搭配,依家境贫富而定,穷人数月不知肉味,少数富户则餐餐不离荤。
  农家荤菜,一般靠自养家禽家畜,过节开荤,以猪肉为主。城乡不论贫富均嗜辣味,春季常做腌菜,腊月烘腊肉过年。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发展,大部分地区农户过渡到一日三餐。城镇三餐以米饭和面食相间。
  荤菜以猪肉、鸡、鸭、鹅、鱼为主。   境内城乡遇有红白喜事,都有设宴请客习俗。农村普遍办鸡、鸭、鹅、鱼、猪肉席,8~10道菜;城镇加办海参或墨鱼,一般6碟10菜,多的8碟12菜。  不管什么席,每桌到时都要上“扣肉”(东坡肉)一碗,出菜时燃放鞭炮,家户长或主人出堂谢客。
  在家宴客严分座次,以堂屋神龛为准,上首左座为贵。对老人有荐菜、添饭的习惯,对小孩荐鸡腿。   节日习俗 春节春节是最为隆重的“新年大节”。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家家杀猪、蒸酒、熬糖、打豆腐,俗称“办年货”。
    廿四日为小年,当夜家家设糖果、粑粑、酒肴祭祀灶神。除夕,全家团聚不眠,俗称“守岁”。境内邓家铺等地在大年除夕有吃砧板肉的习俗。一交子时,炮竹齐鸣,叫“辞旧迎新”。当晚,禁忌串门,以免“踩断年庚”。
  正月初一日清早设香烛酒肴祭祖后,户主开大门“出行”,抱回预放的柴禾,取“出门大吉”、“动步生财”之意。  以后以老幼为序,互相祝贺新年,团聚会餐。餐桌上必备鱼和粉丝,取“年年有鱼(余),长吃长有”之意。
  当天禁忌扫地。初二日至元宵节,只能自外向内扫地,名曰“聚财”。春节期间,亲戚邻友往来拜贺,一般是“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姑舅娘。”新中国成立后,时兴在初一给军属与鳏寡老人拜年。  城乡舞龙灯、耍狮子欢度春节。
  元宵节当夜,家家张灯结彩吃元宵。 立春清代,立春前一天,知州率僚属到城东郊迎春亭迎春,民间集资装演“故事”随行。次日交春时,知州行耕礼、鞭土牛,俗称“打春”;家家门楣贴上用红纸写的“宜春”或“迎春接福”几个大字。
  民国时期,“打春”习俗已废,改为放鞭炮迎春,交春时,炮声连天,历一个时辰许;人人咬食生萝卜,俗称“咬春”。  立春前后几天,“春倌”挑“春牛”走村串户“唱春”,出售皇历。 清明节清明节前三日和后四日(包括清明日,除去寒食节)为“挂青日”。
  家家备酒肴祭祀祖坟,在坟上悬挂用彩纸制成的吊挂。寒食节为填坟栽碑日。旧时,同族人集体挂青后,宴会祠堂,俗称吃“清明会”。新中国成立后,改族扫为各户扫坟祭祖。  机关、学校兴起为革命烈士扫墓的新风。
  上世纪80年代,部分地方又恢复同族人集体“挂青”的旧俗。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家家挂菖蒲、悬艾叶,吃血酱鸭、棕子与皮蛋,用艾叶、菖蒲等草药煎水洗澡。资水沿岸,人们以龙船竞渡纪念屈原。
  民间认为当日百草是药,且药性最灵,因此当日市场上买卖草药的人头攒动,盛况空前。     尝新节过去,武冈农村有“一年有三饱”之说,即过年、尝新、生日才能吃饱饭。尝新节在武冈农村盛行,一般定在农历六月六日。
  《武冈州志・风俗志》载:“六月六日谓之半年节,以酒肴祀田神……”农家人辛勤劳动半年,收获在望,以喜悦的心情备上酒肉、煮上新米饭,首先供祀田神(农神)和祖先,以感谢上苍护佑农事,祈祷风调雨顺;同时,因相传稻种是“黄狗仙神”带来的,故要用新米饭加一块猪肉来“犒劳”家狗,然后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一日晚,家家摆一桌酒席,虚位待“老客”,家主烧香燃烛放鞭炮,跪接祖先就座,俗称“接老客”。十四日晚,以金箔、银箔纸制成金锭和银锭,将冥纸封包,写上各位祖先的讳名烧化,俗称“烧包”,至今此俗犹存。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  家人团聚会餐赏月,食品多具圆形,以象征全家团圆。当夜设供桌陈列月饼糖果,竖一根竹竿,顶端为一个插满线香的柚子以祭拜月神。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
  人们带茱萸爬山登高,饮菊花酒。农家于当日以糯米或高粱酿酒,俗称酿“重阳酒”。该日现定为“老年节”,有的地方组织慰问老人。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以上传统节俗基本保留外,又逐步兴起了一些时兴节日:如元旦节、三八国际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建党节、八一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
     红白喜事习俗 嫁娶传统婚俗,男女都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重视门当户对,男才女貌。  婚礼繁琐铺张,一般要经过求亲、合八字、拨庚书、报日子、迎亲、拜堂、回门等程序。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买卖婚姻、指腹婚姻、童养媳和一夫多妻制,实行一夫一妻制,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简化婚姻程序。
  1980年后,传统婚俗又起,铺张风气复兴,操办婚事,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   生育传统观念重男轻女。孕妇产后,丈夫即带象征性礼物(鸡)向娘家报喜,娘家以红糖、胡椒和鸡等回礼。
  婴儿出生第三天,办“三朝酒”(俗称“打三朝”),娘家馈送婴儿衣帽鞋袜,贴上红纸,鸣炮贺喜。亲友送布料或钱币祝贺,主人设宴待客。婴儿满月,剃去胎发,带到外婆家小住,叫“移窝”。  婴儿满一周岁,举行“试周礼”,习俗与办“三朝酒”同,此俗传流至今。
   寿庆历来遵循“男进女满”的习俗,即男子届59岁,女子满60岁则举行祝寿典礼,不到此年龄的为“作生”。60、70、80岁……叫大寿,寿龄越高,寿庆越隆重。寿庆规模视贫富而定,富户设寿堂、挂寿幛、燃寿烛、献寿桃、打寿醮、唱寿戏、大宴宾客;殷实户设几桌酒席宴客,贫苦人添道荤菜自寿自祝。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上祝寿风气从简从俭,但l980年以后,传统的寿庆习俗又起,祝寿礼物丰厚,主人待客少则几桌,多则数十桌。 丧葬清末民国时期,人们怀着“百行孝为先”的观念,十分重视丧葬礼仪,都力图办得热闹。
  凡有从简者,故男,有本家族干预;故妇,有娘家干预。办丧事叫“当大事”,涉及官司、债务、纠纷等事,一概不得上门。  丧事一般要履行子女“送终”、“烧藁荐”、“入殓”、“报丧”、“停柩”、“开吊(丧)”、“出殡”、“安葬”、“应七”、“谢悼”等程序。
  普遍棺木土葬,叫“入土为安”。上世纪50~60年代,政府提倡移风易俗,丧事从简,公职人员逝世,子女亲属臂戴黑纱,死者单位及亲友送花圈,开追悼会,大多数棺木土葬。  1980年以后,又慢慢兴起大办丧事的旧风气。
  政府屡申文明办丧事的规定,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提倡火葬。1987年,逐级兴起“红白喜事理事会”的群众组织,从简操办丧事。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文学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