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庞贝”古城——尼雅是怎样
在中国新疆素有“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河流干涸,林木枯死,不见绿色。天上没 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就连苍蝇、蚊子在这里也属罕见,这里是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到处都是黄
沙,风主宰着这片大地,微风一起就会黄沙漫天,但是你可知道,这里曾经林木丛生,河水涓涓, 牛羊遍野,阡陌纵横,房屋鳞次栉比,一派繁荣景象。 这就是古代的精绝国。
关于精绝国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西域传》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 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设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备一个。北至都护治 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抒弥四百六十里,时过四五百年,玄奘取 经东归时...全部
在中国新疆素有“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河流干涸,林木枯死,不见绿色。天上没 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就连苍蝇、蚊子在这里也属罕见,这里是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到处都是黄
沙,风主宰着这片大地,微风一起就会黄沙漫天,但是你可知道,这里曾经林木丛生,河水涓涓, 牛羊遍野,阡陌纵横,房屋鳞次栉比,一派繁荣景象。
这就是古代的精绝国。
关于精绝国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西域传》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 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设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备一个。北至都护治 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抒弥四百六十里,时过四五百年,玄奘取 经东归时看到的尼壤城,已是另一番景象了。
《大唐西域记》媲摩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 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 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娜(于阗)以为东境之关防也”。
残缺史料仅记于此,精绝国 此后便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精绝王国的遗址尼雅现在埋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它像 西方的庞贝古城一样,虽然消失于顷刻之间,但是古城遗址却保存完好。因此人们称尼雅为“东 方的庞贝古城”。
精绝王国给我们留下了并不连贯的历史,随之也给世界人们留下了众多谜团夂在这片寸草 不生的沙漠中为什么会出现古代的精绝王国?它又是怎样悄无声息退出了历史舞台的?古代 的尼雅人民是如何生活的?他们为何突然拋弃家乡,又去往何处了?这些谜团吸引着各国的考 古学家来到这片荒芜的沙漠之中,开始他们的探索之旅。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去看 看那个神奇的世界吧。
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西域“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一处东西交通要塞,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 丰县以北约1〇〇千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尼雅河下游尾闻地带。
遗址以北纬37°58'45。 3〃、 东经82°43'13。 5〃的佛塔为中心,沿古尼雅河道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分布范围南北长约30千米, 东西宽约7千米,其间散落着房屋遗址、佛塔、寺院、城址、台铸遗址、陶窑、墓葬、果园、水渠、涝 坝等各种遗迹约百余处,是新疆古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且保存状况良好又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 大型遗址之一。
1901年,英籍匈牙利人马克•奥里尔•斯坦因成为首次发现尼雅遗址的考古 学家。但是由于他的种种做法,更多的人认为叫他魔鬼斯坦因更为合适。也是这样的反差赋予 了他一生传奇的色彩。而这些都与尼雅密不可分。
马克•奥里尔•斯坦因,曾就读于英国伦敦 大学和剑桥大学,青年时代他有三个崇拜偶像,那就是公元前4世纪世界征服者亚历山大;公元 7世纪中国向西土取经的玄奘;公元13世纪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他从小便立志要追寻三 位伟大人物的足迹,创造和他们一样的英雄业绩。
最后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20 世纪初,他正式走向探险生涯,凭着超群的勇气、智力和决断力成功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四次进入尼雅,把他的事业、名声推向辉煌的顶峰。他将自己生命最后的一息都留在了这条 路上。
斯坦因受过的良好教育中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他为印度政府工作时,便相信在中 国干燥的沙漠中,定会保存着当时欧洲学界苦思不解的东方学问题的证据。于是在19世纪的 最后一*年,他毅然走上了东方探险之路。
斯坦因的新疆之行得到英国和印度政府的资助,因此经济不成问题。进入中国境内后,他 很快便积累了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经验,也学会了如何与当地官民打交道,他的“公关”能力并 不亚于在如何寻找古代遗迹方面表现出的出色才能。
他首先做的是,每到一地都和当地的官宦 打得火热,以求得到庇护和支持,另一方面他认为当地猎户、寻宝人的经历和传说具有重要价 值,从他们口中获取的信息是打开通往神奇大门的钥匙。于是他细心留意。
1901年1月的一天,斯坦因结束了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尼雅河流域的丹丹乌里克的探险发
掘后重新回到绿洲,本想做些必要的休整。
然而就在回来的第一天,他就从一位老人的口中了 解到沙漠中掩埋的另一处房屋遗址。斯坦因对这一线索异常兴奋,从其他人的口中证实了这些 传言后,他断定这是真实的事,便立刻派人四处探访,终于得知一位磨坊主人藏有带字的木版a 木版是在那里找宝时随手拾到的,一共6块,磨坊主人认为并无多大用处,在路上扔掉一些,带 回两块给自己的小孩子玩。
斯坦因一眼就辨认出木版上的字是罕见的印度北部地区遥远古代 使用的文字,这种文字只在印度很少的石刻中见到,于是他重金收购残存的木板,不禁使磨坊主 人后悔莫及。随后他带着两个胆大耐劳的猎人,募集了 30个村民,开始追踪精绝古城——尼雅 之行。
斯坦因在进入尼雅的第一天清晨,就无意中在一个小小的台地的斜坡上捡到三块梦寐以求 的木版文书。在这一天里,他就获得了几百片木版文书。那么这些木版文书到底是什么?它向 人们传达着什么信息?木版文书是用大小合适的两片木版对合在一起,一端削成方形,另一端 削成尖状,靠尖端处凿出穿绳孔可以捆绑,外面隆起处凿出方槽,用于押印封泥。
木版上书写的 是一种奇特的文字。字形过度弯曲,读法从右至左,发音无定准。人们曾叫它“驴唇文”,学术 界称怯卢文,使用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最早发现的怯卢文可追溯至公元前 251年,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怯卢虱底 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带使用,公元1〜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
怯卢 文字是一种音节字母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 写,一般用草体,也有刻在金属钱币上和石头上的铭文。怯卢文可能是在波斯人统治时从阿拉 米字母演变出来的,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演变的确实证据。
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 朝的灭亡,怯卢文也随之消失。18世纪末,怯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 1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怯卢文的奥秘。但是问题在于,公元3世纪时,怯卢文在 产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么突然又在异国他乡流行起来了呢?这着实让历史学家们摸不着 头脑。
在以后连续的日子里,斯坦因接连不断地发现各类文物。其中有用梵文雅语书写的一段段 佛经、汉文木简等。还有陶器、铜镜、金耳饰、铜戒指、铜印、铜镞、带扣、铁器、玻璃、贝器、水晶珠 饰、木器、漆器残片和各类织物。
更有欧洲人从未见过的捕鼠夹、靴褽斗、弓箭、木盾、红柳木笔、 六弦琴、餐具等,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而且出自寸草不生的沙漠中。斯坦因将发掘 到的宝物一并带走,由于物资的不足,他匆匆地结束了短暂但收获颇丰的第一次尼雅探索之旅。
5年之后,也就是1906年,斯坦因带着兴奋和期望再一次来到了古代精绝国的遗址尼雅^ 这一次被他发现的是一座佛塔。他在《尼雅河尽头以外的古遗址》中记载说:佛塔“中层南面已 全部坍塌,因此露出了其内部的建筑方法。
在此所见的这一层的最里面的部分与顶层一样,并 修成一个完整的外表,而外墙是分砲的,它砌在它的外面,这样就形成了塔的中层,可能整个塔 基都是用此法造成,三层建筑,一层比一层大,形成个同心的方形,而塔顶相应的圆柱部分,就好 似一个圆心。
”
尼雅的佛塔,位于北纬37°,东经82°,塔高7米多,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它,佛塔成为 尼雅遗址中最能引人兴奋的一景。佛塔又称宝塔,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一种建筑物。一般 的佛塔都由塔身、塔基、塔刹三部分构成,其砌成的过程是先塔基,后塔身,最后是塔刹,这是佛 塔的最顶部。
但是坐落在尼雅的这座佛塔的砌法却有些特别,好像是整个塔身从平地起砌,然 后在塔身底部四周补砌成塔基,这种建塔的方法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见过。这使人们感到不
解。除此之外,其他的塔是用青砖砌成的,而它则是由黄色土坯砌筑起来的0 土坯的砌法也颇 为特别:平铺上一层土坯以后,在其上面再铺上一层厚泥,然后再铺上土坯,就这样一层一层的 叠压,直到塔顶为止,这样的砌筑方法极大地加大了塔的坚固性,也是这个原因才使得这座千年 佛塔得以屹立于沙漠之上。
对于尼雅的佛塔的修建过程,基本像斯坦因所说的那样,先砌塔身,然后砌塔基。因为从整 个的构造来看,没有任何改建、重建的痕迹。对于尼雅佛塔,让人无法理解的还有就是这座佛塔 中间的佛坛处有一个深深的土坑,据推测应该是佛塔被人盗过,可是究竟是何人来此盗窃却不 得而知。
对于这一点,斯坦因在其著作中有过描述,浮屠塔圆顶的中央为一柱体……它仅1英 尺见方,而且已经挖开,这是那些探宝者从此进入坯砌建筑物圆顶的中央造成的,而在它的下面 有一些可能是早些日子偷盗时的遗留物,伊布拉辛在上一次到此的时候,曾经继续向塔基的中 层的中央发掘,但是在‘希望获得宝藏’方面,却明显地一无所获,另一大盗洞曾经斜着向台基 发掘过。
如果没有这些挖开的洞,就无法对掩盖着的一些早期浮屠塔的残存坯砌物加以描述”。 根据他的记述可知,斯坦因在第一次进尼雅以前,佛塔就已经遭到了盗窃,但是在斯坦因进入了 尼雅以后,他也对佛塔进行了不负责任的破坏。
他雇佣了当地的居民进行挖掘,而这些具有破 坏性的挖掘对佛塔造成了伤害,这些行为都是得到斯坦因的许可的。因此可以说斯坦因对此应 该负有一定责任。
尼雅佛塔是一座实心塔,也就是说其实里面没有人们所期望挖掘到的宝藏。
一般的佛塔如 果是空心塔,会藏有经卷和七宝,七宝也就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等七种宝物,因 此佛塔又称为宝塔。世俗之人认为尼雅佛塔是座空心塔,其中一定埋藏着稀世珍宝,于是不惜 来到这片不毛之地铤而走险。
由于历代的盗掘者的破坏,现在佛塔从远处看已经犹如双塔,走 进一看才知道是盗墓者所为。在佛塔西侧,有一条宽的盗洞,贯穿塔基和塔身,塔基第一层盗洞 高70厘米,宽115厘米,深60厘米;第二层盗洞宽70厘米,深60厘米;第三层盗洞直径为70厘 米,盗洞挖得很深,直达佛塔中心部位。
就是这个由上而下的盗洞将塔一分为二,可是究竟是谁 的“杰作”,至今仍是个谜。
既然尼雅是汉代精绝国的故地,那么精绝国就要有自己的国王和国都,精绝的国都在何处 呢?班固所撰的《汉书•西域记》中说:“精绝国,王治精绝城。
”其中“王治精绝城”意思就是国 王所住的国都,称作精绝城,国都名与国家号相一致。精绝是一个只有3000多人的小国,受国 力限制,王城也很小。玄奘曾经途经尼壤城,他在《大唐西域记》里说:“至尼壤城,周三四里。
” 人们认为唐代的尼壤城就是汉代的精绝国。既然是汉代的精绝王城,就要在尼雅的遗址范围内 寻找,但是实地的考古发现不得不让人有些失望,首先在尼雅考察中没有发现任何一件属于唐 代的遗物,其次就记载来看,唐代文献中有“媲摩川”或“媲摩城”,在今克里雅绿洲,由此向东约 二百里,便是今天的尼雅河流域。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媲摩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 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于是很多人都认为尼雅遗址就是唐代的尼壤城,这是根据 文献记录推断而出的,由于大致方向没错,言之有据,颇使人们信服。
但是所有出土的文物都是 属于东汉魏晋时期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晚至唐代,根据这些文物来看,尼雅遗址在东汉魏晋时 期之后即约四五世纪废弃后就再无人居住了。那么再重新审视历史记载《大唐西域记》,玄奘 所说的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而今尼雅遗址东西宽约七千米,南北长约二十五千米, 远远大于周三四里的尼壤城,完全不符,严谨的玄奘当年所见的如果是尼雅,不大可能对庞大的 地域视而不见。
另外尼雅并非“在大泽中”,也见不到“泽地热湿”“芦草荒茂”的痕迹。如果玄
奘所说“媲摩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的记录无误,那也只能在其他地方寻找了,尼 雅河流域广大,尚未找到的遗址还有很多。
另外在进行考古挖掘时,人们发现的编号为2号的文物古迹有可能是精绝国的王城,但是 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又让人们失望了,所谓的精绝王国城墙遗迹,在编号为2号的文物古迹的东 南部,而编号为2号的文物古迹是一个包括有20多个房址的遗址区,还有两座高大的长条形土 丘。
从侧面看,这两座土丘的中间,是层次清楚的黄土层,其下部的黄土层,已经坍塌破坏,层次 不清,上部的黄土则乱作一团,如烂泥堆砌&可是中国古代的城墙都是以夯土砌成的,层次分明 容易识别,但是在尼雅遗址中发现的土丘却烂如黄泥,看不出层次,很显然这不是人工筑成的, 而是由于黄土层坚硬的地区风蚀作用造成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地貌而形成的。
所以这应该不是 古代的王城。另外,古代王城都是四方或长方形的,四面都有城墙,而现在的编号为2号的文物 古迹中发现的土丘只有南城墙,其他三面没有任何东西。再者,根据墓葬中出土的那些珍宝来 看,如果这里只是精绝国的国都,那也应该有华丽的宫殿、雕梁画栋等可以显示国王至尊地位的 遗物,可是在编号为2号的文物古迹中除了发现书写文字以外,没有任何珍贵的生活器物,以上 种种都说明了这里也不可能是古代精绝国的王都,可是精绝究竟在哪儿,至今无人可以回答。
尼雅没能留下甜美的故事,辉煌悲壮的历史都融入到点点遗迹里,默默地叙说着往日的轰轰烈 烈、凄凄惨惨。尼雅为什么突然废弃便成了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种说法是战争说,认为尼雅的衰落是由于民族间的争斗和战争所引起的,在尼雅出土的 文书中,可以看到“精绝国”王朝长期受到西南方向的强大部落苏毗人的威胁和入侵,并且步步 加深,国王对苏毗人的威胁十分担忧。
东汉末年,汉朝国力衰弱,中原处于分裂与战乱,西域出 现政治真空,此时西域各小国和部族相互侵吞的战乱也随之而来,所以精绝被他国或更强悍的 部落毁灭也是可能的。但导致精绝国灭绝的“苏毗”人在历史上从无记载,让人们对既凶猛又 好侵占掳掠他国的苏毗人留下种种猜测和不解。
但是这种说法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当时的尼 雅是在于阗国的管辖之下,尼雅要是受到了苏毗人的威胁,那么于阗人怎么会坐视不管呢?于 阗国又怎么能允许尼雅人全体逃走呢?再说尼雅久居于此,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家园,历代人 民都会誓死保卫自己的国家的,而且从遗址的房屋中也没有发现烧毁、砍砸等人为破坏的痕迹, 没有开封的怯卢文还完整地放在墙壁边,房屋的立柱、门板、玻璃、窗户等还都是当年的模样,一 切都静悄悄的,似乎主人刚刚离去……种种迹象表明,人们撤离的时候很从容,房屋内遗物不 多,除了破碎的陶器,珍贵和常用的物品都被随身带走,无法搬运的笨重家具等原封不动地留了 下来,根本不像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也不是一家一户的个人行为,一切似乎都是有计划的大规 模全面撤离。
另一种说法是气候恶化说,尼雅人赖以生活的是尼雅河,水源来自昆仑山上的皑皑白雪,受 气温的影响,昆仑山上冰雪的融水有多少的变化,由于大气环流决定,会出现周期性变化。根据 中国的气象学家研究,周代的气候比较寒冷,前后持续了一二百年,到春秋时期,气候又变暖了, 中经战国时期,一直持续到西汉时期,到了东汉又转冷了,并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从春 秋战国到西汉,气候的温暖期大概持续了八百多年,在此期间,冰山积雪大量融化,于是发源于 昆仑山的各河流河水充足,这是西汉时期的尼雅经济昌盛的一个主要原因,后来自东汉气候转 冷,尼雅河水逐渐萎缩,农业灌溉出现了短缺不足,以至于妨碍了尼雅的发展,直至再也无法满 足人们生活必需的水源供给,而导致了尼雅举国迁移的结局。
并且尼雅人走了之后,再也没有 其他人来居住这一点可以作为旁证。看来尼雅河严重缺水这一说法似乎更可以解释尼雅衰落
的原因。
古代的尼雅人在遗弃了城市之后到了哪里?他们的后人和维吾尔人有关系吗?这些又为 考古学家提了一个难题。
新获得的23例干尸和颅骨为弄清这一问题提供了部分依据。经过测 量观察,这些尼雅人长颅型占主要比例,有高耸的鼻梁,除一例是金黄色头发外,其余均为深棕 色的头发,男性胡须发达,总印象是普遍具有高加索人种(欧洲人种)特征。
个别个体的鼻梁较 低,颧骨较宽,有别于欧洲人种,可能与蒙古人种相关。
专家认为,这些具有蒙古和高加索两大人种特征的人,是蒙古人种吉尔吉斯类型和欧洲帕 米尔及伊朗类型之间过渡的中间类型。他(她)们具有不同欧洲人种类型的混合特征,那些近 似蒙古人种的特征,大概是形态变异。
最后的结论是,已知的尼雅人大部分接近印度一地中海 人种支系的印度一阿富汗类型,可能是不同欧洲人种类型的混合,没有明显属于蒙古人种的个 体。另外在198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今和田洛浦县山普拉乡古河畔发掘了 52座相当于战 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学者将其人种与毗邻地区的古代欧洲人种各种支系进行了详细比较,认 为普拉乡人明显接近欧洲人种地中海支系,而且不曾与中原地区的蒙古人种发生过融合,却与 欧洲人种其他支系有混血迹象。
古代的尼雅人的种族之谜依然是个谜。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