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条形码的每个数字都代表什么?
条码是将线条与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符号,用以代表一定的字母、数字等资料。在进行辨识的时候,是用条码阅读机扫描,得到一组反射光信号,此信号经光电转换后变为一组与线条、空白相对应的电子讯号,经解码后还原为相应的文数字,再传入电脑。 条码辨识技术已相当成熟,其读取的错误率约为百万分之一,首读率大於98%,是一种可靠性高、输入快速、准确性高、成本低、应用面广的资料自动收集技术。
世界上约有225种以上的一维条码,每种一维条码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规格,规定每个字母(可能是文字或数字或文数字)是由几个线条(Bar)及几个空白(Space)组成,以及字母的排列。 一般较流行的一维条码有 3...全部
条码是将线条与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符号,用以代表一定的字母、数字等资料。在进行辨识的时候,是用条码阅读机扫描,得到一组反射光信号,此信号经光电转换后变为一组与线条、空白相对应的电子讯号,经解码后还原为相应的文数字,再传入电脑。
条码辨识技术已相当成熟,其读取的错误率约为百万分之一,首读率大於98%,是一种可靠性高、输入快速、准确性高、成本低、应用面广的资料自动收集技术。
世界上约有225种以上的一维条码,每种一维条码都有自己的一套编码规格,规定每个字母(可能是文字或数字或文数字)是由几个线条(Bar)及几个空白(Space)组成,以及字母的排列。
一般较流行的一维条码有 39码、EAN码、UPC 码、128码,以及专门用於书刊管理的ISBN、ISSN等。
从UPC以后,为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陆陆续续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条码标准和规格,时至今日,条码已成为商业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 (One Dimensional Barcode, 1D) 和二维码(Two Dimensional Code, 2D)两大类,目前在商品上的应用仍以一维条码为主,故一维条码又被称为商品条码,二维码则是另一种渐受重视的条码,其功能较一维条码强,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详细内容将在下一章介绍。
目前全世界一维条码的种类达225种左右,本书仅介绍最通用的标准,如UPC、EAN、39码、128码等。此外,书籍和期刊也有国际统一的编码,特称为ISBN(国际标准书号)和ISSN(国际标准丛刊号)。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条码的概念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较高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
通常对于每一种物品,它的编码是唯一的,对于普通的一维条码来说,还要通过数据库建立条码与商品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条码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上时,由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因此,普通的一维条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它的意义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
条码的码制
码制即指条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UPC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
不同的码制有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
EAN 码:是国际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一种长度固定、无含意的条码,所表达的信息全部为数字,主要应用于商品标识
39码和128码:为目前国内企业内部自定义码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条码的长度和信息,它编码的信息可以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线领域、图书管理等
93码:是一种类似于39码的条码,它的密度较高,能够替代39码
25码:只要应用于包装、运输以及国际航空系统的机票顺序编号等
Codabar码:应用于血库、图书馆、包裹等的跟踪管理
条码符号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条码的组成次序依次为:静区(前)、起始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终止符、静区(后),如图:
静区,指条码左右两端外侧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限定区域,它能使阅读器进入准备阅读的状态,当两个条码相距距离较近时,静区则有助于对它们加以区分,静区的宽度通常应不小于6mm(或10倍模块宽度)。
起始/终止符,指位于条码开始和结束的若干条与空,标志条码的开始和结束,同时提供了码制识别信息和阅读方向的信息。
数据符,位于条码中间的条、空结构,它包含条码所表达的特定信息。
构成条码的基本单位是模块,模块是指条码中最窄的条或空,模块的宽度通常以mm或mil(千分之一英寸)为单位。
构成条码的一个条或空称为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包含的模块数是由编码方式决定的,有些码制中,如EAN码,所有单元由一个或多个模块组成;而另一些码制,如39码中,所有单元只有两种宽度,即宽单元和窄单元,其中的窄单元即为一个模块。
条码的几个参数
密度(Density):条码的密度指单位长度的条码所表示的字符个数。对于一种码制而言,密度主要由模块的尺寸决定,模块尺寸越小,密度越大,所以密度值通常以模块尺寸的值来表示(如5mil)。
通常7。5mil以下的条码称为高密度条码,15mil以上的条码称为低密度条码,条码密度越高,要求条码识读设备的性能(如分辨率)也越高。高密度的条码通常用于标识小的物体,如精密电子元件,低密度条码一般应用于远距离阅读的场合,如仓库管理。
宽窄比:对于只有两种宽度单元的码制,宽单元与窄单元的比值称为宽窄比,一般为2-3左右(常用的有2:1,3:1)。宽窄比较大时,阅读设备更容易分辨宽单元和窄单元,因此比较容易阅读。
对比度(PCS):条码符号的光学指标,PSC值越大则条码的光学特性越好。
PCS=(RL-RD)/RL×100%
(RL:条的反射率 RD:空的反射率)
标准码共13位数,系由「国家代码」3位数,「厂商代码」4位数,「产品代码」5位数,以及「检查码」1位数组成。
其排列如下:
EAN-13码的结构与编码方式如图 3。1所示,包括:
国家号码由国际商品条码总会授权,我国的「国家号码」为「471」,凡由我国核发的号码,均须冠上「471」为字头,以别於其他国家。
厂商代码由中华民国商品条码策进会核发给申请厂商,占四个码,代表申请厂商的号码。
产品代码占五个码,系代表单项产品的号码,由厂商自由编定。
检查码占一个码,系为防止条码扫瞄器误读的自我检查。
图 3。1 EAN-13码的结构与编码方式
EAN-13码的编码方式如下:
1。 导入值:为EAN-13的最左边第一个数字,即国家代码的第一码,是不用条码符号表示的,其功能仅做为左资料码的编码设定之用。
2。 左护线:为辅助码,不代表任何资料,列印长度较一般资料长,逻辑型态为101,其中1代表细黑,0代表细白。
左资料码:即左护线和中线间的条码部分,共有六个数字资料,其编码方式取决於导入值之大小,规则如表3。
1所示:
表 3。1 EAN-13码左资料码编码规则
导入值
编码方式
导入值
编码方式
1
AAAAAA
6
ABBBAA
2
AABABB
7
ABABAB
3
AABBAB
8
ABABBA
4
ABAABB
9
ABBABA
5
ABBAAB
表 3。
2 EAN-13码左资料码逻辑值
A类编码原则
B类编码原则
字码
值
逻辑值
逻辑值
0
0
0001101
0100111
1
1
0011001
0110011
2
2
0010011
0011011
3
3
0111101
0100001
4
4
0100011
0011101
5
5
0110001
0111001
6
6
0101111
0000101
7
7
0111011
0010001
8
8
0110111
0001001
9
9
0001011
0010111
注: 0为空白,1为线条
中线:为辅助码,作者区分左资料码与右资料码之用。
中线长度较一般资料为长,逻辑型态为01010。
右资料码:即位於右护线与中线之间的部份。包括五位数产品代码与一位检查码。其编码方式采为C类编码规则,如表 3。3。
表 3。3 EAN-13码右资料码逻辑值
C类编码原则
字码
值
逻辑值
0
0
1110010
1
1
1100110
2
2
1101100
3
3
1000010
4
4
1011100
5
5
1001110
6
6
1010000
7
7
1000100
8
8
1001000
9
9
1110100
注: 0为空白,1为线条
右护线:为辅助码,列印长度与左护线、中线相同,逻辑型态亦为101。
EAN-13码的检查码的算法与UPC-A码相同,例如假设一EAN-13码各码代号如下: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N11
N12
C
检查码之计算步骤如下:
C1 = N1+ N3+N5+N7+N9+N11
C2 = (N2+N4+N6+N8+N10+N12)× 3
CC = (C1+C2) 取个位数
C (检查码) = 10 - CC (若值为10,则取0)
我国的国别码为471。
其他主要地区和国家的国别码如表 3。4。
表 3。
4 各国EAN国家代码
代码
国家(或地区)
代码
国家
00~09
美国.加拿大
50
英国.爱尔兰
30~37
法国
690~691
中国大陆
40~44
德国
88
韩国
460~469
苏联
885
泰国
471
台湾
888
新加坡
49
日本
955
马来西亚
。收起